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拼的是認知思維模式,優秀的人都具備這種思維

有人說,人與人之間的最大差距就是思維的差距。

前段時間,有一則新聞引發人們的熱議。一位37歲的女碩士,兩個孩子的媽媽,在外企工作了10多年,因為部門關掉被裁員去重新找工作。

按理說,有學歷,有經驗,找工作並不會是一件很難的事。可這位碩士發貼說,她的要求不高,月薪3千就可以,可她還是找不到。

一個碩士,月薪3千的工作一時間引起了大家的熱議。

有網友說,讀書就是沒用,一個碩士還不是找不到工作。

有人說,社會就歧視女人,一個好好的大學生都找不到工作。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拼的是認知思維模式,優秀的人都具備這種思維


帖子裡,這位碩士媽媽說:做過科研,合作管理,但只是“打雜”;本專業證書沒考下來;考了日語1級,但不能口頭交流;英語還行,因為考研時成績不錯。

看到這裡,似乎明白了,她看起來很厲害,但不具備相應的技能或者能力。

畢業工作10多年,但專業的證書沒有考下來;做科研合作管理,只是打雜;會英語、日語,但只是成績不錯,根本不會說,這些看起來很普通的事,從中不難發現,她根本對自己沒有要求,沒有做好自我管理,更缺乏主動思維。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拼的是認知思維模式,優秀的人都具備這種思維


主動思維,主動出擊,做好規劃


同事小芳經常跟我們講她和她小琳同事之間的事。

小芳說特別羨慕她的同學小琳,他們同是一個學校畢業,畢業以後去了同一個單位。開始的時候大家是按部就班的工作、生活,直到有一天,領導開會的時候問誰會弄PPT,大家都搖搖頭。

下班後大家呆在宿舍裡還向往常一樣刷劇,在大家刷得很開心的時候,小琳突然問,什麼是PPT?領導為什麼要弄這個?小芳搖搖頭繼續刷劇去了。而小琳開始了搜索瞭解、報班學習,並且把平時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也用PPT弄出來。

某一天,小琳說,她想要當領導,並且寫出了自己的規劃和制定了一系列的計劃:學習溝通技巧、學習管理技能、學習演講技能、

後來,小琳被調了部門做助理、主管、然後升到了經理。

小芳因為不滿新的領導,辭職來了現在的單位。

每次她特別羨慕又特別懊惱,總是感嘆,要是當初我也積極主動一點,要是我做好自己的規劃,現在也不用每天看領導臉色還經常加班。

這個世界沒有早知,只有結果和後果。

《孫子兵法》中提到:“凡先處戰而待敵者佚,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

告訴我們要把握先機、主動出擊。

知識的獲取、能力的進階,不是靠被動等待,而是靠主動出擊,做好規劃。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拼的是認知思維模式,優秀的人都具備這種思維


主動思維,敢於負責,勇於承擔


和菜頭在他的書本《你不重要,你的喜歡很重要》這本書裡講到一個事。

當時他是航空公司的飛行籤派員,職責是放行飛機,在飛機起飛前和機長在放行文件上簽名。

有一天,在做航行氣象文件情報時,發現當地的飛機沒有發來當地天氣預報,無法確認那邊飛機是否能降落。

他臨時有事去放行其他飛機,把這件事交給另一同事負責。

等他忙完後回來問同事,這件事處理得怎麼樣,同事只說了,電話打不通,無法聯繫對方氣象臺。

和菜頭繼續問,其他聯繫了嗎?同事說,所有能聯繫的已經聯繫了,所有電話都打不通。唯有等消息了。

和菜頭一看時間,那架飛機起飛的時間馬上就要到了,但還確定不了對方情況。他想到,如果飛機因為正常的情況下完成晚飛對乘客和航空公司都會完成損失。於是他趕緊想辦法去解決。

他立馬翻查文件,發現對方機場有航行電文發過來,說明對方機場是能聯繫的。於是打電話到當地的114查找機場電話,再請機場人找到氣象部門的人,電話裡口述天氣預報,這邊複述天氣預報,簽名,然後飛機順利起飛。

和菜頭講到,他的同事並沒有做錯什麼是都按照了流程處理了。只是他沒有主動地去想想其他辦法,沒有考慮到航班不能準點起飛的損失,所以打完電話後只能乾等消息,

很多時候,不是我們沒有做好,是因為我們腦袋裡的框條太多,害怕去擔責,到最後只能呆在一邊等待

有人看到機會會視而不見,因為害怕去承擔背後的責任,而有主動思維的人會主動要求去嘗試,勇於承擔後果,,最後達成了自己的願望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拼的是認知思維模式,優秀的人都具備這種思維


主動思維,積極爭取,創造機會

有些機會擺在眼前,需要自己伸出手去接才能降臨到自己身上

在《當幸福來敲門》這部電影中,一次男主在證券公司門口下車看到了從公司走出來的人,感覺他們每個人都很幸福,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微笑,他立刻抓取了機會問了剛走出來的人,這是幹什麼的,需要什麼樣的條件。

問完後回家經過思考,他也想要這樣的生活。第二天趁工作間隙他去了證券公司拿報名表,並且觀察公司的人怎麼工作。

在交報名表的時候出現一些意外,他託人幫他拿的儀器被意外拿走,報名表還沒交他就飛奔去追他的儀器。

再後來,交了報名表還沒有收到結果,他又去證券公司找當初跟他講話,給報名表的那個人,剛好遇到他外出,他思慮過後跟著這位人一起坐車,爭取交流和介紹自己的時間。

在他這樣一次又一次的堅持下,一次又一次爭取下終於成了證券公司的實習生。

機會從來都在,但對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只有自己主動去創造機會抓住,最後才有可能成為自己的機會。

有時候一件事看起來已經沒有機會了,但主動出發,積極爭取,機會就這樣來了。

美醇特創始人王中永先生認為:“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機會這件事情,真正主動來到你身邊的,少之又少,大多還是得靠自己去製造,你有多大的主動性,為此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機會真正到你的碗裡來,為你帶來成功。”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拼的是認知思維模式,優秀的人都具備這種思維


主動思維,是一種成長型思維

在《終身成長》這本書裡,作者講到兩種思維模式:成長型思維模式和固定性思維模式。

成長型思維模式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努力學習改變,主動走出舒適區,不斷接受生活的改變,直到實現自己的夢想。

主動思維需要我們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勇於嘗試。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拼的是認知思維模式,優秀的人都具備這種思維


傑克·霍吉在《習慣的力量》這本中講到: 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改變自己,從主動思維出發,邁出成功的第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