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灣龐小偉:投後才是投資起點,退出不是陪伴終點!丨沙丘學院

“一個職業投資人最完整的過程是,你的事業和做人是合二為一的。你一直在做一件事情,也就是在支持和陪伴那些人。你可以用錢去支持,也可以用資源去支持,也可以用思想智慧去支持,你陪他經歷那些高峰和低谷,最後你肯定會有收穫。”

天使灣龐小偉:投後才是投資起點,退出不是陪伴終點!丨沙丘學院

天使灣創投創始合夥人 龐小偉

以下內容根據龐小偉老師在沙丘學院講課筆記整理而成,有刪減:

01

投後是投資的開始

最好的投資是不是投了以後什麼都不管,最後能賺大錢?我從投後管理的價值和理念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投後管理的價值

我一開始不重視投後,將近十年走下來,覺得投後管理非常必要,它與投資之間有著很核心的關聯,我們一般從三個方面考慮投後管理的價值:

首先,為什麼創業者拿你的錢?除了錢之外,創業者還需要助力,你還要為他提供支持和陪伴。過去十年,我們專注在科技、消費、產業互聯網領域的投資,也積累了非常深厚的認知和資源。如果這個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對這一塊是有欠缺的,那麼他最希望的其實是我們在這兒能幫到他。這時候,其實也是你作為基金管理人,真正開始為LP創造價值的時候。

第二,你要對LP負責。早期項目的風險非常大,我們需要對被投企業進行專業指導,提高成功率和收益率。對於LP來說,投資管理人的責任是把風險降下來,我們的助力正是一方面管理各種風險,也在支持創業者創造更有未來的成功。

第三就是投資人自己。好的結果源自於好的過程。在做早期投資的過程中,你會遇見各種創始人,隨著交往越來越深,你們會成為交心的夥伴和朋友。這樣慢慢地,在投資這條路上,你不僅收穫了財富,還有收穫了人生。

一個職業投資人最完整的過程是,你的事業和做人是合二為一的。你一直在做一件事情,也就是在支持和陪伴那些人。你可以用錢去支持,也可以用資源去支持,也可以用思想智慧去支持,你陪他經歷那些高峰和低谷,最後你肯定會有收穫。

我們的基金是有周期的,投資幾年後是要退出的,但是我們和創業者的連接是終身的,一旦我們投資了,我們提供的投後服務也是終身的,即使股份退出了,投後服務會一直繼續。可能你今天投進去做那個交易,你陪伴了他5年8年;也有可能你先陪伴他5年8年,然後再跟他做交易;也有可能陪伴了一輩子也沒有做成交易,也沒有關係,我們人生中不是也有很多從沒有生意往來的好朋友好同學嗎?這都說不好,所以無論你是先做交易還是後做交易,你都需要陪伴創業者。

投後管理的理念

這是一個從冰冷到溫暖,從陌生到珍惜的過程。我舉個例子,比如小孩子在沙灘上撿鵝卵石,會覺得這塊漂亮,那塊也漂亮,那就都撿進來。撿進來之後,你的兜兒已經裝滿了,然後你還在撿,一邊撿一邊掉,因為你捧不住了。但實際上這個不是本事,真正的本事是你撿進來一塊石頭,你投了一個創業者,如何把一塊冷的石頭,在你懷裡捂熱,捂個5年、10年,最後這個石頭變珍珠、變鑽石,這是真正的功夫。

撿石頭太容易了,我們很多互聯網創業也是這樣,講流量,100塊錢拉進來一個用戶,砍一刀150塊錢,也就是100塊錢成本,50塊錢利潤,這個用戶放走了。然後再不停地引流,不停地放走,永遠是流動的,所以他永遠也是焦慮的。

只有那種真正的房子,一個用戶進來,在你這裡住下來,才更有意義。我們以前也投很多項目,今天不這樣看了,今天其實是要投那些真正的璞石,在你懷著捂熱,慢慢變成珍珠,變成鑽石,發光發亮,照亮世界,這是一個投資人存在的意義。任何一個商業也一樣,我們做太多的商業其實都是冷的,沒有內心深處的連接。真正用心連接的東西,一旦達成以後就會無往不利。

02

如何搭建投後管理體系?

投後管理的團隊搭建

對於投後管理的團隊搭建,主要從三個方面來看:

第一,整體線。整體線基本上是基金管理人來做,包括整個基金的整體規劃,對大的投資方向的抉擇,以及一些重要的趨勢節點判斷,一些系統性的風險管理,這是你高層要去管控的。

第二,投資線。我們內部是有投資組長的,組長下面再帶投資經理。組長可能是投資合夥人,或者VP級別的董事,這部分主要是負責具體企業的發展戰略、經營、支持、陪伴、退出、風險的管控等。

第三,投後線。我們有個專門的投後團隊,主要就是協助創業公司做融資,幫他們招人,做組織優化、管理提升、需求反饋。另外,我們還有一些專題分享活動,合夥人時間預約等。

與企業建立多維度的溝通方式

我們跟企業的日常連接是這樣的,首先要有一些財務報表,基本上是季度或者半年報,因為我們也要對基金LP有半年報年報等;同時,還會有業務數據,半年和年度的總結,以及董事會、股東會等交流。

更重要的,我們還會週期性的主動收集需求和反饋響應,基本上每兩個月,我們會收集所有被投公司的需求。有時候創業者心態會比較奇怪,他不願易主動跟你溝通,尤其是壞消息。所以,很多時候你要主動去問他有沒有問題,當我們把所有的需求理出來之後,再根據公司的具體需求去解決問題。比如針對共有需求來設計課程或研討,我們自己也可能召集一些活動。

天使灣龐小偉:投後才是投資起點,退出不是陪伴終點!丨沙丘學院

03

如何與創始人打交道?

對於創業者或者企業家去做投資這件事情,我們要警惕。為什麼企業家直接做投資,有時候做不好?因為角色轉化是很難的。一個創業者,他在公司裡面是老大,他是控制型,但是當他做投資的時候,他只是被投公司的股東。所以,心態是非常關鍵的。

如何與創始人打交道?

創業者是紅花,投資人是綠葉。如果投資人也要去做紅花,那怎麼平衡關係?這是一個很淺顯的道理,也對人性巨大的考驗,因為每個人都想自己更有錢,有名氣。投資失敗了,當然沒錢沒名,如果投成了,基金也只有10%/20%的股份,創始人可能有50%/60%的股份,所以成功了是創始人更有錢,更有名。這是投資人要面對人性上的東西。

我們做投資,遵循的是“士”的文化,“士”是服務於“王”的。我們要看這個創始人值不值得投資,但是我們不會在意他的背景和年齡,也不在意學歷,不在意是不是BAT出來的,是不是有高管的背景,我們只看這個人是不是非常獨一,我們內部叫“突變者”,因為每一個走出來的人,都是非常獨一無二的。

所以,投資人與創始人打交道,首先就是要處理好綠葉和紅花的關係,投資人還是要做好綠葉,不控制、不指揮、不命令,要多給創業者支持和陪伴。

第二,投資人和創業者要保持連接。人與人之間一定要有連接,連接才能走近,走近才能走深。

第三,創始人在創業過程中,會有高潮和低谷。當一個創始人處在高峰的時候,他會很狂妄,覺得天下都是他的。這時候,投資人要有些提醒。在他低谷的時候,他會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是,你要對他有些鼓勵。。其實,創業者經歷創業失敗,他是成長了,因為這些經驗、教訓堆積在他身上。但是創業者絕對不會這樣想,他會全盤否定自己。所以,投資人要客觀,給予鼓勵和支持,讓他看清真實的自己。

創始人會做惡嗎?

還有一點我想跟大家分享,創始人也會做惡的。如果在投資過程中,你和他之間沒有足夠的信賴,彼此的認可,他會把這個東西當作交易,你會很慘的。

首先,創業者自己回購時博弈。比如,有時候你要退出,你的股份他來回購。其實這時候你就很難,因為他知道公司的一切事情,而你是呆在外面,不夠了解公司。他是不是以一個公正、公平的價格來跟你回購。

第二,出售的時候信息不對稱。一般情況下,我們是隔一輪才開始退的。一個出售方案由各種因素構成的,一般是創業者在協調整體方案,所以信息會有不對稱的部分。

第三,出售時,創業者會站在公司的角度上去平衡,比如降低轉讓價格,提高增資價格。舉個例子。有個投資人出5000萬,拿15個點,如果投資人想退,創始人總是希望公司的錢多留一點,投資人變現的少一點,所以他會讓轉讓的價格低一點,融資的價格高一點。

第四,股份會被期權池稀釋。一般後輪投資人都會要求把期權池增加到10%。比如我們投的時候可能要求它有10%,過程當中引進一些人才,可能變成5%了,A輪進來又要到10%,要補5%,這個5%是所有老股東都要出的,我們也要支持。如果下一個投資人,比如B輪或者C輪,他要求期權值增加到20%,你就很被動。後面的投資人的要求,實際上相當於我們的股權會被稀釋。

我說我這個GP,364天是站在創業者一邊的,全然地支持和陪伴他們;但是有1天,凡是遇到和我們股權相關的,我是一定會站在LP這邊的,要為基金爭取權益。

04

增值服務的重點內容

投後管理服務的內涵

整個投後服務基本上分成兩個軸,也就是X軸和Y軸。

天使灣龐小偉:投後才是投資起點,退出不是陪伴終點!丨沙丘學院

X軸主要包括戰略、融資、找人、管理、BD、業務資源、政府關係等等。每一個投資公司或者每一個人的工作,都會關注X軸上的東西,這些東西是很重要的,看得見摸得著,我把它叫做“物”。

我把Y軸叫做“心”。一個創業者,如果在Y軸這個維度上有所提升的話,他的成就就會更大。這個維度就是創業者的成長,這些成長包括他的格局、使命、願景,以及他的學習和自律能力,他對金錢、權力的看法等等,這些東西看不見,不可衡量。

我感覺這個世界真正的真相,它不是唯物的,也不是唯心的,而是物和心連起來的統一。X是陽,Y是陰;X是看得見的,Y是看不見的;X是質量,Y是能量,E=mc²,質量和能量之間是可以轉化的;X是粒,Y就是波,波粒二象性。這是一個非常底層的認知框架,要想理解這個世界,你不能光看到X軸,同時還要看到Y軸。

公司招人也一樣,公司一般都是看他的能力,卻忽略了德行。能力是物,中國有句話叫什麼?叫厚德載物,這些物是要用德去載的,如果德不高,這個物再厲害也會退回來的,載不住。中國傳統文化是講Y軸這個維度的,有很深的積澱,有世界級的高度,是很厲害的。

很多投資機構都是講招人、融資,幫忙做BD、介紹業務這些東西,但是這些東西你幫得了一時,幫不了一世,你只有在Y軸上幫他提升改善上去,他才能真正意識到哪些東西要做,哪些東西不要做。人是認知維度上的生物,這個東西非常關鍵。所以,我們要做投後服務的時候,不僅要在X軸上面支持他,也要在Y軸上進行陪伴,讓他能夠從一個普通創業者慢慢改善提升上去,最後能夠架構承載一些偉大的事業。

如何選擇退出的時點?

我們做投資,最後還是要退出的。

退出是LP回報和GP存續的一個閉環。你從進來到最後退出,相當於你在這上面做了一個閉環。

以終為始,以退為進。你投一個項目的時候,要想想自己能不能退出,有沒有一個合適的退出方案。如果個人做投資,我建議你們投進去,隔一輪之後就退,也不要投很多案子,顧不過來。

我們投天使輪,我們就在B輪開始退。如果A輪就退的話,A輪會有擔心了,是不是公司不好你才退,所以隔一輪。B輪開始,無論是融資金額,還是股權比例,還是創始人和投資人的心態,對天使的退出是合適的。

退出時點:勢差消失。投資是一個勢差,人的勢差、時間的勢差、事情的勢差。什麼是人的勢差?有的人成長性非常快,他今天在一個較低的地方,可能時隔三日,刮目相看,這就是人的成長;

時間的勢差是什麼?孫正義很多的投資可能在東南亞、印度,他就是賺時間的差異。他知道那個地方也會有支付寶,那個地方也會有滴滴這種大的互聯網公司。

另外就是事情的差異。比如在你的創業方向上,市場很分散,未來會發展集中起來,這就是市場的前後差異。

所以,當你發現這個人有很大的空間,時間上也有很大的勢差,這件事情才剛剛起步,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這時候你就可以去“開槍”。

然後你還不是隻開一個槍。我們一隻基金可能至少要投20到30個案子,可能有個別會沒有判斷準,但是大概率事件是沒問題的。

退出不是陪伴的終點。錢雖然退出了,但是我們的陪伴是終生的。如果創業者一直在堅持,人品也很好,一直想創業,那我們會一直支持他。

退出的策略

首先是紀律。一般情況下,20%的項目值得保留,80%的項目不必戀戰,TOP3之外的一些項目要果斷退出。一個基金可能要投20-30個項目,但是隻有10%的案子可能你要賭它IPO。既然這樣,那就意味著80%、90%的案子其實要趕緊退。當你發現投進去苗頭不對,你站在LP的視角上,你就要抓住契機儘快退。

信託。創業失敗了,再次創業,投資人當然希望有適當的股份平移,而不是法律上的事情,我們協議當中也沒有這樣寫。所以,如果能部分平移,我會非常感謝。當然,你給我平移了幾個點,創業者的人生當中一定會得到相當的更多的東西,我們也要給予他足夠的反饋,不能白拿。

如果有的時候確實沒法平移,那能不能讓我們有些優先投資權或者參與權?比如這個項目他不做了,那麼他下一次創業時,我們能不能再投一點錢?我們有這樣的案子,就是在連續投一個人的時候,你也可以跟他商量,我上一次投了100萬,我這次再投你100萬,上一輪的100萬能不能折成50萬,讓我這100萬能夠算給你150萬?因為投資人背後是LP,也要為LP爭取利益。這些是不寫進合同的,其實這就是靠彼此的信任,靠你是否是不是真的過程中得到了他的認同。這是投資里人性和人心的部分。

很多創業者都是以心換心的。如果你一開始就跟他談很多東西,那他也會跟你談這個東西,咱們條款見。這些人可能下一次成功了,就跟你沒關係了。

第三是情義。我們一定要明確,買賣不在人情在。我們天使灣有個群叫“灣仔碼頭”,每個被投公司都叫灣仔,天使灣就像個補給港灣,我給你個小帆船,你就去做“海盜”,搶地盤去,打世界去。當你回來時候,也許你開了個航母艦隊,整個艦隊可能有20條軍艦,我佔5%,其中一艘軍艦上的黃金是我的,這是一種結果,我希望這樣子。另外一種結果是,我給你個小帆板,你出去闖海,搞砸了,你就光著身子回來。你不要一個小帆板出去再回來個小帆板,你要麼贏得這個世界,要麼你就輸光了回來,然後我再支持你。只要你不放棄,你就算一次沒拼成功,也可以再去拼第二次,再第三次。而且無論是否有股權利益相關,都是灣仔,我們一視同仁。

另外,對於失敗的項目,我們不逼迫創業者個人負債,天使階段我們沒有去要贖回這樣的條款。只要你是個創業者,拿了天使灣的錢,只要這輩子就想著創業,我們就會繼續支持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