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那閨女》:王鷗重返南寧,原來三十歲之後的生活真的會變

《我家那閨女》綜藝節目是通過視頻展現了獨居女藝人的日常生活狀態,瞭解她們生活的另一面。這檔綜藝節目不僅僅是向父親們展示女兒的真實獨居生活,更多的是向大眾傳遞出當代獨立女性的成長曆程。

在4月25最新一期的《我家那閨女》中,王鷗回到老家南寧,在美食和朋友的陪伴下,度過美好的一天。那些儲存在記憶深處的時光,總是美好的,無論是初戀還是友誼!

《我家那閨女》:王鷗重返南寧,原來三十歲之後的生活真的會變

坦然面對才是對過去最好的回饋

20年未見的初戀,網友的評論有好有壞:

有覺得分開就是分開了,和平的分手都是不帶遺憾的。

也有覺得這些回憶都是坦蕩的,是美好的,何必要去評論。

有說王鷗沒有顧慮到已婚男士的處境,沒有顧慮到初戀老婆的想法。

還有甚者說前男友家庭幸福,有老婆孩子,王鷗根本不應該再出現。

《我家那閨女》:王鷗重返南寧,原來三十歲之後的生活真的會變

但筆者認為,許多東西,不必帶著執念和偏見去看。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會遇見許許多多會在生命裡停留的人,對於避而不談和坦誠以待,王鷗落落大方的態度讓人看到作為一名成熟女性的豁達。

《我家那閨女》:王鷗重返南寧,原來三十歲之後的生活真的會變

二十年後大家還能圍坐在一起,三兩杯啤酒回憶往昔,那些回顧都是飯後茶餘的笑料,這樣的相處模式,不是更美好嗎?

對於老朋友來講,現在的王鷗就是他們的驕傲,而對於王鷗來講,他們就是她獨在異鄉時候,心底最溫暖的歸屬。

對於年少開始交往的朋友,總是讓人覺得格外美好。年少的朋友可能看起來沒有那麼"精明",做起事來或許還會顧此失彼,也沒有成年後的朋友更"面面俱到",但他們才是青春中遠離現實,難得天真的人。

《我家那閨女》:王鷗重返南寧,原來三十歲之後的生活真的會變

成年後的我們,需要在外打拼和奮鬥,我們可能無法再與從小到大的朋友呆在一起,就像王鷗所說:每個人想得到一樣東西,就要放棄另一樣東西,我們的人生總是要做出一些犧牲。王鷗即使常年在外,但她明白,自己始終是被家鄉的朋友掛念著,被關注和惦記就是最大的幸福!

朋友其實在我們所有人的生活中都佔據了很大位置,無論是明星還是普通人,身邊都會存在著你願意卸下偽裝去面對的朋友。隨著我們歲月的成長,會遇到越來越多的人,而年少時候的朋友,多年不見,人生方向可能已經相差千里。

真正的友誼,沉澱後反而愈發醇香

在年底的老友聚會上,當朋友感慨道:"原來我們已經認識12年了。"筆者在那時突然覺得鼻頭一酸,在散發冉冉熱氣的空間裡,那些曾經稚嫩天真的朋友,已經悄然蛻變。

十幾歲的你可能剛剛遇到一見鍾情的初戀;再大一點便是學會喝酒,約上三五個朋友喝的酩酊大醉;二十幾歲可能會因為愛情心碎,或者步入婚姻的殿堂;再成長一點的你或許正在經歷職場上的磨練;直到三十歲,彼此都目睹了對方的獨立和成熟。

《我家那閨女》:王鷗重返南寧,原來三十歲之後的生活真的會變

有的已經結婚,有的已經做了父母,有的可能單身或者雲遊四方,或者為了創業和職場立足在拼殺。可是即使如此,友誼之情還能將彼此聯繫在一起。

我們的路程可能不同,奮鬥和發展的方向也不同,但在歲月的洪流裡,那些互相激勵成長的朋友,可以說是人生路上比金子和鑽石還要閃耀的。

朋友就是會讓你覺得相聚在一起時,我們講述的故事永遠不會停止。從職場中的鬥智鬥勇聊到旅行的奇妙探險;從新Get的技能點到操蛋的愛情。

期間會有笑料百出的段子,會有傷心難過的往事,我們笑了又哭了,哭了又笑了,最後離別之時卻覺得整個世界依舊很美好。當你回家,打開臺燈獨自躺在床上,你會感慨友誼的偉大和力量,它能讓你成為一個擁抱快樂的人。

好的友誼需要有互換信息的價值

亞里士多德說過:"每一方從友愛中得到的東西都是相同或相似的。"在友誼中,本就是一個互相給予和索取的過程,有來有往才是對待友誼能夠長期經營下去的辦法。我們需要的是"志趣相投"抱有相似三觀和價值觀,才能在友愛中得到相同或相似的東西。

所以真正朋友並不僅僅侷限於吃喝玩樂和遊山玩水的,真正的朋友沉澱在你們多年的志同道合,你們對待事物的觀點交換和彼此身上的正能量上。

《我家那閨女》:王鷗重返南寧,原來三十歲之後的生活真的會變

你們會談論職場,會談論政治經濟、學習和心得、關於成長曆程中的觀點、即使是意見不同,你們也樂見交換彼此的觀點。談論憤憤不平的生活瑣事,並不是維持友誼的好途徑。

最重要的是,所有年少的交友其實都是出於本能。當你成長之後,才會逐漸的意識到如何去選擇和維繫友情。

對於筆者而言,許多友情之所以能長存,是因為彼此都有契合正直的三觀,有善於發現世界的心,有一個不斷思考的大腦和層出不窮的觀點。這些東西能夠給彼此帶來信息的互換,好的友誼就如同愛情一樣,都需要經營才能讓它更加牢固!

王鷗在這一期說過自己對於現在獨在異鄉發展的感悟:"每個人在想要得到一種東西的時候,勢必就要放棄另一種東西,總是要犧牲一部分的。"

在筆者看來,這個理念也可以換句話來說:貪安穩就沒有自由,要自由就得歷艱險!

其實這應該算是一句人生常態的話吧。我們總是在選擇中權衡,得到你想要的,得不到你想要的。如果選擇外出奮鬥,就要遠離自己的家鄉,遠離自己的朋友,也無法陪伴你的家人。

《我家那閨女》:王鷗重返南寧,原來三十歲之後的生活真的會變

成年人的世界裡總是權衡利弊,兩權相利取其重,兩權相害取其輕。王鷗,在20歲就明白自己應該做什麼樣的選擇,她有自己的夢想。並且不斷磨練和成長中,一步一步勇敢的走向自己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