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危情》——逃亡,以愛之名

看片名,以為是諜戰片,看完後,私以為這是家庭愛情片。不過,該片倒是繼承了諜戰片的諸多特質:緊張、曲折,伴之以人與人之間的鬥智鬥勇。何以愛情片如此,擁有本不屬於愛情的片的基因?因為本質上來講,它講了一個越獄的故事。

《三日危情》——逃亡,以愛之名

故事講述了一個闔家美滿的家庭因為一場殺人案,家庭破裂、妻離子散。面對司法對妻子的指控,和所有指向妻子殺人事實的證據,丈夫始終堅信,自己的妻子是無辜的,殺人者另有其人。而妻子入獄後,始終無法融於本不屬於自己的監獄生活,對脫罪依然翹首以盼。希望漸漸被打碎,絕望慢慢牽住頭腦,眼看妻子脫罪無望,丈夫動起了腦筋,策劃了一場越獄行動,最後,他們成功了。

電影以3年、3月、3天為線,將故事分割成三個部分——妻子入獄前、妻子入獄後、丈夫和妻子越獄。這也是電影名字的由來。這一切,都是因為愛情。

無論別人怎麼看,我的愛始終讓我對你保持熱情和信任,他們以莫須有之罪關住你,而我要以愛之名,攜你奔向遠方。

這是故事的大致脈絡。

該片豆瓣評分8.0。

《三日危情》——逃亡,以愛之名

IMDb評分7.4。

《三日危情》——逃亡,以愛之名

以分數來看,此片自然比不得同為越獄題材的名作《肖申克的救贖》,但也不失為一部佳作。

越獄題材的影視作品其實早有標杆,除了上文所述的《肖申克的救贖》,電視劇《越獄》更是美劇打入中國的先驅,其經典程度早以不為人言所撼,刻在劇迷們的心中。

《三日危情》——逃亡,以愛之名

和《危情三日》不同,在這兩部作品中,越獄行動是由監獄內逃向外進行的,主角帶著別人一起逃出生天,其敘述中心和視角自然也在監獄內部,世界觀也就濃縮在小小的監獄一隅。

而《危情三日》的越獄行動是由外而內的,連帶著敘述中心也被搬到監獄之外,廣闊的舞臺給了劇本更多的發揮空間,但同時,也對故事把控提出了挑戰:既然是越獄,對越獄行動細緻入微的刻畫和表現是其根本,可電影自身的敘述中心卻不在監獄,這就帶來了一個沒法迴避的悖論——

如何表現越獄。

《三日危情》——逃亡,以愛之名

如果電影將重點傾注在丈夫為了幫助妻子越獄所取得的“技術性”改變上,該片就陷入了俗套,並且,妻子、孩子、家庭這三者的關係,就在電影的語境中消失,成了附帶產品,這就和電影所要表現的主題背道而馳了,因為這是一部“家庭電影”。

於是,導演將越獄的細節濃縮,放在主角和一個越獄七次的罪犯的會面上,通過那次會面,主角一次性知曉了越獄方式和細節,隨後開始越獄準備。至於如何表現越獄,技術細節其次,導演將對主角的“

心理刻畫”搬到鏡頭中心,放到首位。

你會看到,故事的行進完全源自主角的心理變化,從開始時,小心翼翼尋求法律渠道,之後,眼看法律指望不上,尋求法外幫助,再到錢財散盡,萬般無奈下忍受道德折磨,持槍搶劫,殺人放火,無所不用其極。

《三日危情》——逃亡,以愛之名

孩子日漸寡言,單身母親對自己愛慕有加,父母和自己的關係不斷惡化,這一切衝擊著主角的頭腦,令人窒息。

妻子遭受牢獄之災,自己忍受現實摧殘,一場越獄,就這樣誕生了,正所謂我不如地獄,誰入地獄?既然想要拯救,那就墜入魔道吧。

你看,越獄不僅僅是技術勞動,它更需要情感遞進。對於一個大學老師,一個普通三好公民,誰願意去冒著生命危險作奸犯科,搞到最後兩眼發紅、面露兇光,令自身行為改變了自身品性,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暴徒。

《三日危情》——逃亡,以愛之名

這就回歸到電影的主旨。事實上,越獄並不是目的,而是主角在情急危難前,絕望的彎路。他不過是想和無辜的妻子團聚,其目的,正是那個困在監獄中的女人。

這裡,丈夫的情感變化和深陷囹圄的妻子,在結構上,形成二位一體。對照式的藝術表現,使得觀眾對故事產生共情,或多或少,每個人撇開法律事實,心裡湧動著丈夫和妻子團聚的小小希望,這就是故事成功的地方——勾起人們的情緒。

《三日危情》——逃亡,以愛之名

最後結尾,眾望所歸,主角一家逃離法律制裁,過上了想要的生活。這種反法制的結局,在電影中是否妥當呢?

回答這點,還是要回到電影主旨上。值得謹記的是,該片本質上並不是“反體制的諷刺電影”,這在最後,對於紐扣這個關鍵線索和稀泥式的處理上就可見一斑。

全片也並沒有著重筆墨表現司法體制對漏判誤判的刻畫和諷喻,始終牢牢掛住“愛”“信任”“希望”“家庭”這些字眼上,講述了“愛的盲目”這一浪漫主題,以及,最後對於真相和事實之間的思辨。

何為真相?何為事實?這種疑問,伴隨著主角一家的逃出生天,終究煙消雲散。

人對真相的認識,充滿了不確定性和隨機性,就像最後警官重回案發地點,冒雨掀開井蓋,硬幣卡在槽縫裡不得見,隨著“哐啷”一聲,硬幣永遠沉入下水道,唯一能指明真相的線索就此永不見天日。正如主角一家的逃離,過程驚險,佈滿偶然,他們就像那枚硬幣,在警察眼裡,永遠得不到對質。

執法者為事實行事(事實是沒有找到硬幣,也就無法證明妻子無罪),當事人對真相感情用事,兩者關係不可調和,在命運安排下,又只能作如是果。

《三日危情》——逃亡,以愛之名

《三日危情》——逃亡,以愛之名

影片似乎傳遞給觀眾這樣一個信念:真相為事實所擺佈,我們無法認清真相,因為對事實的認識,人永遠有偏差。

可以看到,全片並沒有攻擊司法體制,僅僅是以越獄的方式,講述一個愛情故事,以及隨之帶來的思辨。

在同類型的《越獄》《肖申克的救贖》裡,法制腐敗是其刻畫重點,其原因是因為這些作品的敘述中心在監獄內,對司法系統的刻畫,本生就是為了構築“監獄”這個頗具文學性的意向。

而在電影《熱天午後》中,同樣一個逃亡的故事,主角最後被當場擊斃,其處理,和本片截然相反,因為主角的目的是反體制,這種想法,從一開始,就被宣判死亡,不能一概而論。

《三日危情》——逃亡,以愛之名

總體而言,這是一部好電影。因愛,上演一出“越獄”好戲。這種看似極端不理性的情感,在片中充當裁決官,宣判了主角的成功,而這,也是觀眾想看到的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