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戰“疫”好作品】山東滕州:“五問”換“四力”

“新的出口訂單減少,以前的外貿訂單無法按期交貨”、“企業發展缺少流動資金”、“原材料供應鏈遇到難題”……這是近日山東滕州市在“入企五問”中收集到的問題。啃最硬的骨頭,接最燙的山芋,滕州市聚焦企業面臨的難點、痛點、堵點,精準服務,為企業順利復工復產打通關節。截至目前,已累計走訪企業2560家,收集問題1385個,解決問題815個。

“復工復產、達產達效有哪些問題需要幫助解決?產業鏈上的關聯企業有哪些需要和支持?各級出臺的政策有哪些需要進一步落實?在產能擴張和產品提升上有哪些打算和計劃?企業對推進產業振興高質量發展有哪些意見和建議?” 企業復工復產,堵點不同,難點各異,精準施策、高效服務是關鍵。為此,滕州市堅持“一企一策”,在山東省率先啟動復工復產工作,為每個規上企業選派兩名駐企指導員,全程跟蹤服務,化危為機,把企業反映的痛點作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突破點。

【山東戰“疫”好作品】山東滕州:“五問”換“四力”

釋放發展潛力。“總投資5000萬元新上的4條一次性醫用口罩生產線已投產達效,日產量20萬隻,滕州市提供的一次性用工補貼50萬元也已落實到位,這一切,多虧了入企服務隊。”說這話的是山東益康藥業集團董事長高肇林,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企業計劃新上醫用口罩生產線,但遇到了手續報批、資金等難題。入企服務隊全力以赴跟進服務,為企業協調1000萬元的發展資金,爭取到了免交5個月社保資金的優惠政策。

滕州通過政府推動、國企介入等方式,推動20多家相關企業終端倒逼前端潛心研發、協同發力,新醫藥、新材料、高端智造等關聯產業整體競爭力得到提升,大明科技公司率先復產,新上技改裝備,累計生產消殺成品及原料超過2300噸,人民醫院新院、光大美銘康養溫泉小鎮、永盛醫用無紡布、祥和醫療康養等產業項目加快推進實施。

【山東戰“疫”好作品】山東滕州:“五問”換“四力”

激發發展活力。疫情期間,位於滕州機械工業園內的山森數控技術有限公司,計劃新上一批中高端裝備產業項目。為快速推進該項目建設,企業一呼百應:荊河街道及時辦理了稅費返還,滕州市工信局、開發區管委會送來防疫物資,市規劃部門工作人員頂風冒雪為項目施工放線,稅務部門為其辦理了退稅優惠140餘萬元……

疫情讓傳統業態受到衝擊下,滕州科技創新、智能製造卻展現出強大的發展活力。滕州以“入企五問”為契機,大力實施百家平臺科創、百項企業技改、百企新興培育“三百”工程,截至目前,共實施科技創新項目42個,提報省級以上創新平臺5家,引進省級以上高端人才11人;100個投資過500萬元技改項目已有76個開工建設,487個過500萬元鎮街重點項目納入企業培育庫管理。

【山東戰“疫”好作品】山東滕州:“五問”換“四力”

凝聚發展合力。“這次跨國援助對我們的境外客戶來說是‘雪中送炭’,促進了公司和境外客戶的長久合作。”山東辛化硅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房寬,對滕州市贈送口罩的舉動讚譽有加。“疫情當前,企業在面臨困境的時候,滕州市委、市政府做出暖心之舉,體現了對境外合作企業的人文關懷,有利於企業鞏固客戶關係,穩定國際市場。”山東艾菲爾管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博對此更是深有感觸。

通過“入企五問”掌握的情況,3月24日,滕州市向40餘家重點外貿企業的境外合作伙伴贈送了21萬隻口罩,首批已經發往30餘個國家的合作伙伴手中。與此同時,幫助當地企業用好避險工具,指導滕州博銳數控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辦理新冠肺炎疫情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6份,涉及俄羅斯、比利時、格魯吉亞、法國等國家,累計挽回企業損失14.762萬美元;幫助60餘家小微外貿企業辦理投保出口信用保險,有效規避信用風險。

【山東戰“疫”好作品】山東滕州:“五問”換“四力”

壯大發展實力。滕州市藉助“入企五問”行動,圍繞高端化工、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八大優勢產業,盯緊兗礦、聯泓、正威、啟迪等知名企業,積極開展產業鏈招商,發展壯大簇群經濟,加快形成大中企業做品牌,小微企業做配套的產業發展格局。

今年以來,通過網上洽談、視頻會面、郵寄簽約等方式,簽約過億元項目65個,總投資達467億元,投資120億元的正威華能金屬新材料、投資51億元的魯化己內酰胺、投資16億元的新奧泛能網等兩批23個項目集中開工建設,總投資300餘億元。

政府用心,企業省心。滕州“入企五問”不是一“問”了之,而是重在疏堵點破難點,既幫當下,又扶長遠。目前,滕州已有1560家企業順利復工復產,226家規上工業企業全部復工達產,整體復工達產率走在山東省前列。


記者:王金虎


【山東戰“疫”好作品】山東滕州:“五問”換“四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