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外賣高額抽傭等問題惹“眾怒” 商家與盈利之間如何取捨

4月10日, 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發文《廣東餐飲行業致美團外賣聯名交涉函》(以下簡稱《交涉函》)稱,疫情期間,廣東省省、市、區餐飲行業協會陸續收到數百家餐飲企業針對美團外賣的投訴,美團外賣在疫情期間堅持排他條款,而其收取的佣金已超過餐飲企業承受極限,呼籲美團給予廣東餐飲業實質性幫扶。

美團外賣高額抽傭等問題惹“眾怒” 商家與盈利之間如何取捨

4月13日, 稱,2019年美團外賣八成以上商戶佣金在10%-20%。此外,美團外賣從誕生以來,持續虧損5年,即便在剛剛盈虧平衡的2019年,第四季度外賣平均每單利潤也不到2毛錢。

據網經社瞭解,此前,美團因佣金等問題被四川、雲南、河北、山東等多地餐飲協會“喊話”,被廣大媒體紛紛報道曝光,成為業界內外關注的焦點。

美團外賣高額抽傭等問題惹“眾怒” 商家與盈利之間如何取捨

高佣金問題備受詬病 扶持政策“治標不治本”

《交涉函》指出,美團外賣在廣東餐飲外賣的市場份額高達60-90%,已達到《反壟斷法》規定的市場支配地位。同時,美團外賣涉嫌實施壟斷定價,各類收費層出不窮,設定了諸多不公平的交易規則,持續大幅提升扣點比例,新開餐飲商戶的佣金最高達26%,已大大超過了廣大餐飲商家忍受的臨界點。

對此,美團回應稱:疫情期間,美團外賣推出每月5億元流量紅包、4億元商戶補貼,針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優質商戶,按不低於3%~5%的比例返還外賣佣金,覆蓋全國商戶數量超過60萬家,對於武漢商家在2-3月全面免除佣金直至封城結束。

不難發現,在面對行業、媒體、商家、協會等質疑時,美團一直圍繞疫情期間的“春風行動”進行千篇一律的回覆,且答非所問、避重就輕。而我們通過簡單統計不難發現,面對超600萬的商家數及20%左右的抽傭比例,美團推出的扶持政策覆蓋商戶比例僅在10%左右,而返傭後的佣金比例依舊在20%左右,可以說是杯水車薪,治標不治本。

此外,美團抽取的佣金最終用於何處並不是商家所關心的,抽取高額佣金後商家的收入降低,生存難以為繼才是不爭的事實。

據美團發佈的2019年財報顯示,美團2019年全年的佣金收入達到655億,而在2018年則為470億元,同比上漲39.4%。此前一年,美團的佣金收入漲幅為67.8%。此外,2019年美團外賣佣金佔收入百分比達67.2%。

另據網經社發起的美團外賣佣金比例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在參與投票的364人中,84.9%的用戶(309票)認為美團當前的抽傭比例過高,8.8%的用戶(32票)認為其佣金比例仍有下調空間,6.3的用戶(23票)認為美團當前的抽傭比例合理。

據瞭解,美團剛剛進入市場的時候大部分城市抽成只有5%,彼時美團還倒貼錢為商家提供各種補貼。後來,美團在2017年將最初的5%抽成一下子提升至15%-18%。美團在2018年上市之後,把原先的平臺抽成又提高至22%。現如今更是有商戶的佣金比例高達25%。

有關餐飲行業人士曾計算過,餐飲的毛利率平均在60%左右(除掉40%的食材成本),房租成本20%左右,人工成本佔15%-20%,這樣下來純利潤也就25%左右。如果外賣佣金提高到20%以上,

留給餐飲商戶的純利潤只有不足5%,甚至為0。

對此,陳禮騰認為,在線外賣也逃脫不了互聯網經濟的運行邏輯。從一開始的免費、補貼吸引商家入駐進行跑馬圈地,待用戶習慣養成後再進行“收割”。平臺的高額抽傭導致商家的收入降低,商戶為了不虧本,會通過減少餐品份量、提高餐品價格等方式節省支出、擴大收入。正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成本會有部分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這也極易造成消費者的不良體驗。

律師:美團外賣涉嫌壟斷存疑 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嫌疑較高

《交涉函》稱,疫情期間,美團依舊強勢要求餐飲商家做“獨家經營”,否則就強制註銷、下架門店,這既涉嫌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反壟斷法》、《電子商務法》關於禁止排除競爭的相關規定、以及4月5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佈的《關於支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反壟斷執法的公告》要求。

對此,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上海正策律師事務所律師董毅智表示,美團外賣是否構成壟斷,現有證據並不是特別充分,互聯網的壟斷訴訟情況比較複雜,從此前 360 訴騰訊壟斷案可見一斑。

實際上,整個餐飲行業包括線上線下兩部分,美團只在線上具備優勢,是否構成壟斷仍有爭議。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盈科(杭州)律師事務所律師方超強表示,“要求獨家合作”的問題,是電商行業老生長談的“二選一”問題。《電子商務法》第三十五條就明確規定了平臺經營者不得限制與平臺內經營與其他經營者之間的交易。所以,這一問題,只需查詢合同條款,交易規則、平臺技術手段等就可以明確平臺是否違規。

至於“佣金設置過高”是否涉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方超強表示,首先,佣金是否過高,沒有明確的標準來衡量;哪怕美團市場佔有率超過50%,具備市場支配地位,也無法單從佣金比例來判定是否涉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其次,如“要求限制獨家合作”+“佣金比例設置過高”結合,則認定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成立的可能性很高。

方超強總結道,美團的行為,不單單是提高佣金,它還附帶了其他限制經營者的行為,所以不能單獨去評價,而綜合所有情況來看,提高佣金的行為構成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嫌疑較高。

平臺與商戶和諧共處 切忌“涸澤而漁”

陳禮騰認為,一直以來,外賣商戶與服務平臺的關係不是十分和諧。平臺、商家如何形成和諧互助的關係,是維繫雙方長遠發展的核心所在。

對此,陳禮騰給出如下建議:

1、充分溝通 相互扶持渡難關

商家與平臺之家應該是互利互惠的關係。而規則制度的改變,需要商戶與平臺之間進行充分的溝通並及時進行公示,而不是被質疑“壟斷”。平臺切忌涸澤而漁,此前淘寶商城毫無徵兆發佈新規,調整技術服務費和商鋪違約保證金而遭遇商家“十月圍城”就是前車之鑑。若一味通過提高抽傭比例等不合理方式獲取高收入,將惡化與商家關係,不利於平臺長久發展。困難當前,唯有攜手共助,抱團取暖,才能度過“寒冬”。

2、數字化賦能 打造持久競爭力

就平臺而言,留住商家的方式不能通過“壟斷”,數字化賦能則是更加可持續的方式。在線外賣發展前期,平臺已經實現了商戶的獲取,而通過數字化改造是平臺留住商戶並實現深度合作的下一個目標。儘管這需要持續的投入以及長期的佈局,但長遠來看是百利無害的。而這對於商戶來說,在平臺的賦能下進行升級、打造智能化的餐飲服務,不僅能提升自身競爭水平,還能獲得更高的“主動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