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田製作”和“飛鷹唱片”,還有當時伊能靜男朋友的朋友

“夢田製作”和“飛鷹唱片”,還有當時伊能靜男朋友的朋友

這段時間的朋友圈,被《創造營2020》刷屏。看著這些當季青春美少女,愛老師不禁想起了自己的青春過往,以及在青春年少歲月裡,曾經喜歡的那些少女偶像。畢竟,哪個少男的青春,沒有被海報上的某些“小妖精”迷過啊!

愛老師首先想到的少女偶像,是伊能靜。原因也很簡單,當年她的專輯《十九歲的最後一天》,被引進了,所以就被我們聽到了。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第一次聽到伊能靜的歌手,會覺得和以前聽到的歌手不一樣。以前聽到的歌手,我們認定他或她,就是歌手,那種正經的歌手,而且還是長輩的歌手。

但伊能靜這樣的歌手,卻像是活在我們身邊,沒有距離感的。同時期的“小虎隊”能夠風靡全國,其實也是類似的道理。他(她)們就像同桌的你,也像是暗戀的對象。

後來,有人發明了“鄰家女(男)孩”這個稱呼,用來形容這種類型的歌手,確實是很形象的。你看,八十年代多好啊,鄰家都是伊能靜這樣的鄰家女孩,到了現在,鄰家卻只有……隔壁老王了。

時風日下,人心不古啊!

繼續聊正經的音樂,和唱片吧。

《十九歲的最後一天》,雖然是第一張引進至大陸的伊能靜專輯,但實際上卻是她的第二張專輯。本著嚴謹負責的態度,我們要先來複盤一下引進版的《十九歲的最後一天》這張專輯。

“夢田製作”和“飛鷹唱片”,還有當時伊能靜男朋友的朋友

這張專輯當時一共發行了兩種介質,一種是磁帶,一種是黑膠唱片。

兩種介質都是由中國國際文化交流音像出版社出版,對於這個音樂出版社,60後和70後們可太熟悉了,不就是引進齊秦《狼I》和《狼II》的那個嘛!

不過,引進版的《十九歲的最後一天》,不僅磁帶和黑膠的封面,長的完全不一樣,就連發行商也不一樣。磁帶版是由中國銀河音響製作有限公司印製,而黑膠唱片版則是廣東省唱片公司發行,佛山南方電子音像公司印製的。

“夢田製作”和“飛鷹唱片”,還有當時伊能靜男朋友的朋友

“夢田製作”和“飛鷹唱片”,還有當時伊能靜男朋友的朋友

這張引進版的《十九歲的最後一天》專輯,倒是沒有刪歌,只是在引進的過程中,把歌曲的順序來了一次換位。不過,因為這張專輯是有AB面概念的,所以AB面的歌曲,互相之間並沒有打亂。

所以,當時的引進商非要把A面和B面各自的歌曲順序,強行重新編排,這樣做的意義又在哪裡?

說到這張專輯的AB面概念,似乎也是當時的“飛鷹唱片”,在企劃上比較喜歡的操作。像巫啟賢的《個性生活寫真集》,就把“生活”和“搖滾”的概念,分別植入A面及B面。而伊能靜的這張《十九歲的搖滾》,則用“血型A”和“血型B”,對應了磁帶(黑膠唱片)A面和B面。

“夢田製作”和“飛鷹唱片”,還有當時伊能靜男朋友的朋友

當然,伊能靜是AB型血。不要問我怎麼知道這種事情,買過實體專輯的人,通常都會從文案裡得到這些八卦信息的。

《十九歲的最後一天》這張專輯發行於1988年,1989年引進至大陸地區,而直到2012年,才首次被CD化(此前發過的同名CD,其實是精選),推出CD版的這家公司,在碟友圈裡很有名,它叫“夢田製作”。

“夢田製作”這個名字,很容易讓人想到齊豫、潘越雲的那首《夢田》。而“夢田製作”的老闆歐偉毅,也是“飛鷹唱片”的合夥之一,另一位老闆,當然就是劉文正。

“夢田製作”和“飛鷹唱片”,還有當時伊能靜男朋友的朋友

值得一提的是,大概在十年前,“夢田製作”曾經以每張數萬美金的價格,從“華納唱片”購得了蘇芮、王傑、葉歡、黃鶯鶯等絕版專輯的復刻權。也正是因為看到市場反響不錯,讓“華納唱片”從中聞到了商機的味道,於是在近幾年大量復刻老“飛碟唱片”的專輯。雖然,現在“華納唱片”版的“飛碟唱片”,早就沒了“飛碟唱片”的編號,和Logo。

“夢田製作”還有一家唱片行,在新加坡Beach Road 100號的Shaw Tower裡,名字叫“夢田音樂廣場”。得虧姚(驊)總在微信上手把手的雲導航,我在新加坡才找到這家唱片行,而我手頭的這張《十九歲的最後一天》,就是在“夢田音樂廣場”購入的。從一張專輯的產銷過程來講,這也是很有始有終的生態了。

“夢田製作”和“飛鷹唱片”,還有當時伊能靜男朋友的朋友

還是聊聊音樂吧。

和一年前的首張專輯《爸爸不要說》不同,《十九歲的一天》從製作和樂手陣容,完全就是換了一套班子。

“夢田製作”和“飛鷹唱片”,還有當時伊能靜男朋友的朋友

《爸爸不要說》用的樂隊,是著名的“四巨頭”:陳志遠、遊正彥、郭宗韶和黃瑞豐。製作人張勇強的名字,雖然對很多人來講比較陌生,但他創作的《昨夜星辰》、《夕陽山外山》和《昨夜情深》,還是挺有名的。

一句話劃重點,《爸爸不要說》這張專輯,是由《昨夜星辰》的作曲人擔任製作人的。

“夢田製作”和“飛鷹唱片”,還有當時伊能靜男朋友的朋友

而《十九歲的最後一天》,則由臺灣搖滾歌手薛嶽擔綱製作。這一年,薛嶽34歲,離他去世還有不到三年的時間,“如果還有明天”……

專輯的編曲,由三位音樂人共同負責,分別是李正帆、Ricky Ho和Iskandar。除了李正帆確定是《生日快樂》和《十九歲的最後一天》兩首主打曲的編曲,其餘八首歌曲,到底哪首是Richky Ho,哪首是Iskandar編曲的,未知。

不過,巧合的是,這三位編曲人,同時也擔任了自己編曲作品的鍵盤工作。

Ricky Ho這個名字,在後來很多“飛碟唱片”出品專輯的編曲人欄裡,經常可以看到。他的中文名叫何國傑,也是新加坡的音樂人,關於他的作品實在太多了,只舉幾個簡單的例子,比如“小虎隊”的《愛》、《蝴蝶飛呀》,王傑的《英雄淚》,以及葉倩文的《瀟灑走一回》,就夠了。

“夢田製作”和“飛鷹唱片”,還有當時伊能靜男朋友的朋友

至於Iskandar,他的全名是Iskandar Ismail,也是一位生活在新加坡的馬來西亞後裔。我第一次聽到他作曲的作品,是《永遠的朋友》合輯裡的那首《在乎與不在乎之間》。除此之外,Iskandar最有知名度的作曲作品,就要算蔡幸娟的《問情》了。

不過,Iskandar雖然也給王傑、“紅孩兒”等歌手和組合創作作品,但他的成就更多還是來自編曲,因為伯克利畢業的背景,也讓他在八、九十年代,就已經有了多元化的職業技巧。他編曲裡我最喜歡的作品,是王傑的《紅塵有你》。

讓人有些遺憾的是,Iskandar Ismail已經於2014年逝世了……

“夢田製作”和“飛鷹唱片”,還有當時伊能靜男朋友的朋友

和上張專輯《爸爸不要說》裡請來臺灣“四巨頭”伴奏不一樣,《十九歲的最後一天》的伴奏樂手,從名字上來看,應該請的都是新馬地區當地的樂手。當然,在這些樂手中,伊能靜和製作人薛嶽,多少也都夾帶了一點“私貨”。

比如,李庭匡就彈奏了《生日快樂》這首作品的吉他,成為專輯中唯一一首不是由Shah Tahir演奏吉他的作品。而李庭匡,是“幻眼合唱團”的吉他手,“幻眼合唱團”則是薛嶽自己的樂團。

與此同時,作為鼓手出身的歌手,薛嶽本人也參與了專輯部分打擊樂器的錄製。

之前提到過的《生日快樂》和《十九歲的最後一天》兩首歌曲的編曲和鍵盤演奏李正帆,從我的猜測,則很有可能是庾澄慶帶過來的。因為,在這張專輯製作的兩年前,庾澄慶和伊能靜,其實已經開始了秘密交往。

李正帆最早其實和庾澄慶一樣,都是以歌手身份簽約“福茂唱片”的,最早差點也簽約“福茂唱片”當歌手的,還有周治平。

不過,眼見當歌手無望,李正帆也慢慢轉向幕後。庾澄慶1988年的熱門曲《想念你》,可以說是他最早的一首傳唱曲,而這首歌就是李正帆和哈林兩人合作作曲的。而此後《讓我一次愛個夠》專輯,再加上更往後的“頂尖拍檔”,李正帆一直都是庾澄慶很重要的幕後拍檔。

“夢田製作”和“飛鷹唱片”,還有當時伊能靜男朋友的朋友

從這個角度來講,《生日快樂》這首歌曲,也很像是伊能靜唱給當時哈林聽的一首歌。“我總是站在角落悄悄望著你,幻想將禮物送給你”這樣的歌詞,很像是作為歌手的他們,在當時不能公開戀情的一種暗語表達方式。

而《生日快樂》這首歌詞,是伊能靜自己寫的。和上張專輯只填寫了《初戀》一首歌詞不同,這張專輯裡的伊能靜,一共填寫了五首歌詞,剛好是專輯作品的半數。

這其中,《愛的日記》和之前的《初戀》一樣,也是改編自一首日本歌曲。這首作品的原作,是松田聖子的《野ばらのエチュード》,收錄在她1982年的專輯《Candy》中。從兩首作品的對比來看,不僅編曲沒有做太大改動,甚至就連伊能靜的演唱方式,也很明顯有一種學習的味道在其中。

“夢田製作”和“飛鷹唱片”,還有當時伊能靜男朋友的朋友

從現在來看,這張專輯裡的創作人,也都是極具咖位的。

《我累了》的作曲,是童安格;《我就是年輕》的作曲,是英年早逝的楊明煌,王菲的《天空》,就是他寫的,而他製作的專輯,更是不勝枚舉,王菲的《天空》、黃舒駿的《雁渡寒潭》等專輯,就都是楊明煌參與制作的。

除了李正帆作曲的《十九歲的最後一天》之外,《三月的秘密》也是專輯裡很好聽的一首作品,它的作者是後來給那英寫了《白天不懂夜的黑》的林隆璇。

和“飛鷹唱片”的很多個人專輯一樣,伊能靜的這張專輯,同樣有一首“飛鷹三姝”和師兄巫啟賢合唱的作品,這首作品就是《我們是最好的朋友》。

雖然在當時,總覺得巫啟賢這樣成熟的男人,和“飛鷹三姝”三位少女合作,會有點違和的感覺,但《年輕的心》、《趕在年輕的前方》這些歌曲,就是真的好聽啊。好聽,是可以讓人原諒一切的。

“夢田製作”和“飛鷹唱片”,還有當時伊能靜男朋友的朋友

《我們是最好的朋友》的作曲,也是巫啟賢本賢,而填詞人,叫陳佳明,就是後來一手捧紅許美靜的陳佳明。而巫啟賢和陳佳明,也是“新謠”群體的重要音樂人。

所謂“飛鷹三姝”,指的就是裘海正、方文琳和伊能靜,在“飛鷹唱片”歷史上,這也是一個可分可合、大多數時候分的組合。三位成員從一開始都有各自的定位和包裝,但又經常性的合體,這種可分可合的少女偶像組合形式,不僅當時沒有,直到今天依然沒有。

也是因為“飛鷹三姝”和巫啟賢的大量合作,讓很多人誤以為“飛鷹唱片”歷史上,只有這四位歌手,事實當然不是這樣的。

除了這四位歌手,“飛鷹唱片”還曾經簽約過霍正奇、楊大為、李儀文等歌手,而“紅唇族”的第三張專輯、也是最後一張專輯《浪漫主意》,也是由“飛鷹唱片”出品的。

其實,“飛鷹唱片”歷史上,還曾經錯失過一位天后歌手。

也就是在《十九歲的最後一天》發行的同一年,另一位更老資格的、以少女偶像出道的陳淑樺,和“EMI唱片”合約就將到期。因為對陳淑樺的欣賞,劉文正在當時也多次和陳淑樺接觸,希望這位已經轉型為都會女性的歌手,能夠簽約“飛鷹唱片”旗下。

不過,因為各種原因,陳淑樺在1988年於“EMI唱片”發行完最後一張國語專輯《明天,還愛我嗎?》之後,還是選擇了跳槽至“滾石唱片”,並在次年發行了創造銷量紀錄的暢銷專輯《跟你說 聽你說》,其中《你走你的路》和《夢醒時分》,更成為了華語流行音樂史上永恆的經典。

“夢田製作”和“飛鷹唱片”,還有當時伊能靜男朋友的朋友

《跟你說 聽你說》這張專輯的製作人,叫李宗盛,他還是《十九歲的最後一天》這張專輯製作人薛嶽首張個人專輯《搖滾舞臺》的製作人。

至於 《跟你說 聽你說》這張專輯的編曲,叫李正帆,就是這張專輯《生日快樂》和《十九歲的最後一天》這兩首歌曲的編曲。

音樂圈,有時候真的不大。而唱片,則是連接他們彼此的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