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實施生態扶貧 帶動群眾步入增收“快車道”

廣西新聞網宜州4月12日(通訊員 莫電任)“今年我種的百香果有12畝,林地養雞1000只,山裡路通了,很適合搞種養。”宜州區劉三姐鎮乍洞村後飯屯貧困戶莫仁平“靠山吃山”種百香果、養林下雞,年收入3萬多元,年初他建了穩固房,順利摘了“窮帽”。

2019年,劉三姐鎮乍洞村發展百香果集體經濟產業300畝,個體種植百香果15家150畝;集體養殖場1家,養有生豬300頭,牛20頭,有86戶貧困戶277人實現增收脫貧。

近年來,宜州區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大力實施生態扶貧產業,擴大農民創業致富模範樣板輻射帶動範圍,吸引和帶動貧困群眾步入增收“快車道”。

青山開闢“財道”

該區以“擴綠、提質”為基礎,把生態保護和綠色產業發展作為扶貧的新模式和新方向,著力建設“綠色寶庫”,積極構築生態屏障,拉長延伸產業鏈條,推動發展森林旅遊、森林康養項目,擴大林業扶貧項目覆蓋面。截至3月底,該區完成全民義務植樹41.5萬株,完成植樹造林2.61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3.86%,創建特色林業示範區13個。

大力推進核桃、油茶產業,鞏固推進“萬千百”核桃示範基地和千畝高產油茶示範基地建設,發揮基地示範帶動作用,建立現代花卉苗木產業體系,培育特色花卉苗木品牌,不斷提升市場影響力。目前,該區完成核桃優良新品種種植面積2000畝,完成“萬千百”核桃示範基地補種任務3927畝;落實油茶造林土地1.2萬畝,完成新種植油茶1000畝,整地挖坎4055.5畝,油茶種植總面積達1.7萬多畝。

通過核心帶動壯大產業,形成林下經濟產業從依託綠水青山風景名勝區、生態農家樂為主逐步向生態林業綜合體驗觀光園發展的新模式。森林生態文化旅遊示範區、休閒農業示範園、草珊瑚種植示範區、核桃套種花椒示範區、林業生態示範區、山豬養殖示範園等一批龍頭示範基地輻射帶動面上的林下經濟蓬勃發展。2019年,該區林下經濟產值達8.21億元,其中林業旅遊與休閒收入2.82億元,花卉產業產值1.13億元;水果總面積達10.2萬畝,帶動貧困戶1238戶。

綠水衍生“財源”

該區充分利用下梘、龍江河得天獨厚的水資源優勢,以“水”為主題,大力開發水上旅遊品牌和休閒旅遊度假區,大力發展天然飲用水產業,使得天獨厚的水資源優勢轉化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經濟優勢。

素有“小桂林”之稱的祥貝鄉圍繞東小江流域山清水秀的水域資源,打造“祥貝世外桃源景區”,將本土特色農副產品與世外桃源景區搭建銷售網絡平臺,豐富旅遊發展內容和產品銷售模式,年接待遊客4萬人,旅遊收入100多萬元;2019年,該鄉引進企業投資500萬元建成山泉水廠,採用“企業+土地+貧困戶+股份分紅”的模式開發飲用水產業,年產值達200多萬元。

“從今年4月份起,我們已建成了3條生產線,日產飲用水5噸,產值1.5萬元,廠裡員工達15人,其中貧困戶5人”河池市宜州區長壽泉山泉水廠負責人張君忠說。

該區加快建立以黨政領導負責製為核心的區鄉兩級河長體系,堅持“治”與“調”相結合,繼續加強造林增綠、水土保持,嚴格用水總量、效率控制和企業環境准入,大力發展節水、民生、生態水利,統籌推進淡水養殖產業,逐步實現“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目標。2019年,該區新增淡水養殖面積6548畝,水域總面積達11.67萬畝;新增淡水生態養殖示範基地1個、養殖面積380畝,新增連片50畝以上稻田綜合生態種養示範基地1個、養殖面積60畝;今年一季度,該區水產品總產量0.2919萬噸,同比增長9.9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