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人無視事實之後


當一個人無視事實之後


在羅輯思維公眾號上看到易中天先生的一段話,大意就是對於公共事物,應該先學會判斷事實,其次是辨別對錯,之後是價值判斷,最後才是道德判斷。這其實比較符合認知邏輯,畢竟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不能基於事實出發做判斷,就等於是胡編瞎猜,這是很不負責任的行為。但多數時候,某些人還是缺乏理性,導致邏輯錯誤,判斷事情顛三倒四,搞錯前提,他們不是基於一般事實,而是基於自身情感,反其道而行之,一開始就給自己或者他人戴上道德枷鎖,試圖用道德綁架他人,從而無視事實,做出無理取鬧的事情。這一點大家應該都不會陌生,每次一有熱點事情發生,總是伴隨著一部分水軍,他們的目的是把水攪渾,而非把事情搞明白。

在電視劇《我是餘歡水》中有這麼一幕場景,餘歡水因為兒子在校和同學鬧矛盾,不小心誤傷到同學,導致被老師叫家長,餘歡水一到學校便看到兒子班主任在指責批評孩子,作為一個理性之人,他覺得有必要了解清楚事情真相,然後再判斷誰是誰非,可是班主任卻不如此認為,因為害怕擔負責任,所以她罔顧事實,確切說她不在乎事實,只想把這塊燙手的山芋扔出去,誰愛撿誰撿,因此她不在意事實究竟如何,她只想責怪孩子或者說讓孩子家長把責任攬過去,這樣自己就可以繼續做自己的‘好老師’,哪怕這樣做會傷害到學生的積極性,把前期教導的‘見義勇為’美好品質消磨殆盡,這種行為無疑是違背教師職業道德,為人師表,卻不能做好表率,無疑很失敗。

生活中這類人並不少,如那些拿錢辦事的水軍,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隻在乎自己的利益,不在乎其他。說起來這類人有些自私,甚至有點兒可憐,因為他們從來不在乎真相如何,只在乎如何做才能給自己帶來最大利益,或者說保全自身,也因此他們永遠無法接觸到真相,只能一直做一個糊塗之人,活在自己的小世界中,通過一個又一個的自利行為把這個世界的圍牆越築越高。他們只在乎牆夠不夠高,而不在乎自己有一天心態也會改變,也會厭倦這種渾渾噩噩的生活,也希望可以走出自己的小世界,去看看外面的真實。

等到某一天他們徹底厭倦,想要邁出那一步時,卻發現自己當初做事太過果斷,並沒有給自己留好後路,只顧著修築圍牆,卻忘記應該給自己修一道門,或者一扇窗,城牆是越來越高,自己可見的視野也變得越來越窄,甚至一度讓自己以為天空也在跟著變小,卻不想是自己因為當初短見,導致如今只能短見。想要出去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鑿開城牆,但自己因為過度防護,根本不敢讓任何可能傷害到自己的工具出現在視野中,更別提那些鑿牆工具了。

題圖攝影: Photo by Viktor Mogilat on Unsplash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