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顆黑洞發生了進動現象,就會導致噴射流搖擺

距離地球8000光年的位置有一顆天體,這顆天體正在緩慢吞噬它的伴星,同時以將近0.5倍光速向外噴射等離子流,這個雙星天體系統名為“V404 Cygni”,這顆黑洞的噴射流還會發生搖擺現象,更神奇的是,它還拉近著旁邊的宇宙結構。

當一顆黑洞發生了進動現象,就會導致噴射流搖擺

圖解:“V404 Cygni”位置示意圖

“V404 Cygni”雙星系統

  • “V404 Cygni”

位於距離地球8000光年外的“天鵝座”裡,它是個雙星系統,其中包含的這個黑洞大概有9個太陽的質量,這顆黑洞形成於一顆核坍縮的超新星,當恆星的核等於或大於2.8倍太陽質量時,那麼它的坍塌毀滅就無法避免,而恆星必須要無比巨大,可能會達到太陽質量的40倍,才可以形成一個9倍太陽質量的黑洞。

  • 伴星·K型亞巨星

恆星質量越大,壽命就越短,因此這顆黑洞形成於幾十億年前,但是它的伴星卻奇異無比,這顆伴星是一個“K型亞巨星”,質量約為太陽的70%,它耗盡了實驗室的氫燃料,正在膨脹成為一顆紅巨星,它只需要6.5天便可環繞“V404 Cygni”一週,由於這兩顆天體的位置太靠近了,導致“V404 Cygni”可以從它的身上吸取能量。

當一顆黑洞發生了進動現象,就會導致噴射流搖擺

圖解:左(“V404 Cygni”)、右(伴星) 白色斜線(噴射流)

因為恆星相對於黑洞進行橫向運動,物質向內螺旋,在黑洞邊上形成了吸積盤,當吸積盤裡的物質逐漸靠近黑洞,它的速度就會上升,直到接近光速,吸積盤中的慢速的物體和快速的物體產生摩擦,摩擦產生的溫度將吸積盤加熱到百萬度以上,吸積盤由此變得非常明亮,特別是在“X射線波段”,也正是這標誌性的高強X射線放射,才讓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探測到這顆擁有恆星級質量的黑洞。

吸積盤是要被黑洞吞噬的,“V404 Cygni”由此才能“成長”

畢竟黑洞本身並不會輻射光波,所以依靠吸積盤來揭示它們的存在,目前還不是很清楚其中的具體過程,但是已經知道這個轉動的吸積盤能產生強烈的磁場,這個磁場把物質從吸積盤上剝離出來,並把物質沿著黑洞的旋轉軸噴射而出,但時不時地,噴射流變得不穩定,並瘋狂引起等離子體爆發,這種噴發過程非常劇烈。

舉例說明:

先來看看下面這張圖片,左為“V404 Cygni”的X射線爆發前,右為“V404 Cygni”的X射線爆發後。

當一顆黑洞發生了進動現象,就會導致噴射流搖擺

圖解:“V404 Cygni”爆發前後對比

早在2015年的時候,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Swift”衛星探測到了來自“V404 Cygni”的X射線爆發,這是自1989年發現這顆黑洞以來的第一次爆發,“Swift”衛星還在周圍的星塵裡發現了X射線的迴響,“V404 Cygni”迅速變成了天空中最亮的X射線源,比蟹狀星雲脈衝星還要亮50倍。

當一顆黑洞發生了進動現象,就會導致噴射流搖擺

圖解:X射線數據對比圖(“V404 Cygni”爆發後的X射線數據,“Crab"是蟹狀星雲脈衝星的X射線數據。)

當時的亮度太亮了,以至於光學和射電望遠鏡都能看到它,世界範圍內的天文學家們,開始前所未有地仔細研究這個爆發,其中一個天文學家小組使用了“甚長基線陳列”測量技術,來獲得這次爆發的高分辨率射電成像。

“甚長基線陳列”是一系列同時觀測的射電望遠鏡,當它們的信號通過干涉測量法連接起來時,就像一個“大小接近北半球”的望遠鏡,預想能看到從黑洞向外噴發的物質流,但實際上他們找到的東西很奇怪,正如所料,確實能看到黑洞噴發的等離子體亮斑,每個都比太陽要亮1000倍,但它們不是垂直於吸積盤發射的,而是在短短几個小時內迅速來回地移動,它們是從一個黑洞驅動的,因此黑洞噴灑出來的X射線會造成搖擺的現象,“V404 Cygni”吸積盤中的中間就像個陀螺儀。

當一顆黑洞發生了進動現象,就會導致噴射流搖擺

圖解:“V404 Cygni”吸積盤噴射像陀螺儀一樣會發生進動現象

“V404 Cygni”吸積盤搖擺的原因

黑洞扭曲了周圍的時空,這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預測的一個現象,質量大的物體能夠扭曲時空,就像把保齡球放在彈跳床上,物體旋轉的時候也會拉拽著周圍的時空,這就是“蘭斯·蒂林”效應,更常見的叫法是“慣性系拖拽效應”。

舉例說明:

就像一片樹葉在河道漩渦裡旋轉,當樹葉旋轉時,河水會在樹葉周圍形成一個緩慢流動的漩渦,離樹葉越近的河水運動得越快。

當一顆黑洞發生了進動現象,就會導致噴射流搖擺

相對論預測的時空也是這樣的,“V404 Cygni”這個現象被NASA的重力探測器B觀測到了,探測器裡裝了一個能夠自由旋轉的陀螺儀,如果靠近地球的空間旋轉的比較遠的空間要快,那麼陀螺儀的旋轉軸便會慢慢向地球方向偏移,即使這個現象是真實存在的,但是也很難測量,因為地球質量較輕,自轉較慢,但黑洞質量大得多,自轉也快得多,“V404 Cygni”周圍形成的扭曲空間不是小偏轉,而是像龍捲風般的大幅度位移。

當一顆黑洞發生了進動現象,就會導致噴射流搖擺

圖解:太陽系各大行星與太陽進行位移示意圖

“V404 Cygni”黑洞不僅僅是在旋轉,旋轉軸的方向還和它的亞巨星伴星軌道形成了一個角度,從伴星來到吸積盤的物質與伴星軌道處於同一平面,但當它們離黑洞更近後, 它們會被這個時空龍捲風捕獲,相當於外吸積盤產生傾斜,強烈輻射爆發使得吸積盤內部膨脹,形成了一個高高的等離子甜甜圈,這個甜甜圈和吸積盤外部以一定的角度進行摩擦,旋轉物體與周圍表面之間的摩擦會導致物體進行,這就是為什麼旋轉的頂部由於與平面的摩擦會產生擺動的原因。

當一顆黑洞發生了進動現象,就會導致噴射流搖擺

圖解:藍色為“V404 Cygni”擺動的噴射流

伴星給“V404 Cygni”施加了一個扭矩,但這個扭矩擴大十億倍才會產生可觀測到的影響,而黑洞帶來的“慣性系拖拽效應”又可以抵抗扭矩,它只是扭曲了它周圍的時空,使吸積盤進動,噴射流以36度的幅度來回擺動,所以“V404 Cygni”的旋轉軸必定傾斜了18度。

在超新星形成時,超新星是不完全對稱的,不對稱的爆發讓“V404 Cygni”傾斜了18度導致了今天所看到的偏移現象。

當一顆黑洞發生了進動現象,就會導致噴射流搖擺

圖解:不對稱的超新星爆炸

我是【黃姤】,天體生物學/帳號創始人,曾經的行政管理員,【科普新星培訓營】95後女學員,今日頭條青雲計劃精選文章獲獎者。創作有關(天體生物學領域.太空生物學領域.科學.科技.科研.科普)的文章,歡迎點贊.評論.轉發.關注互相學習。

#頭條青雲“叫好又叫座”作品徵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