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牢堡壘 為“疫”而戰

面對非常之“疫”,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果斷決策,按照頂格標準,從嚴從快在全國率先啟動建設一批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市委宣傳部調研組第一時間展開專題調研,在多方走訪、調查的基礎上,撰寫了調研稿,並於今日在本報刊發。以此展現全市上下眾志成城、凝心聚力、攻堅克難,迅速完成隔離點建設;廣大隔離點工作人員堅持科學防控、傾情投入、無私奉獻,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立竿見影管理經驗,將一個個隔離點打造成“隔離不隔愛”的溫馨之家,使之成為我市疫情防控阻擊戰、持久戰的重要陣地和堅強堡壘。

時間回溯到庚子之春。

疫情突如其來,席捲華夏大地,大戰,一觸即發!

為了儘快給疫情蔓延按下“暫停鍵”,我市緊急啟動了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建設,三批、218個隔離點、24070個房間……一個個戰“疫”堡壘,阻斷了病毒入侵的腳步,守護了萬千百姓的安康。

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硬核之策,既戰出了天津責任擔當之勇,也戰出了天津科學防控之智,更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之優。

與病毒搶跑 頂格織密戰“疫”防線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面對非常之“疫”,唯有以硬核之力、非常之法,超前謀劃、未雨綢繆,才能及時有效切斷傳染源、阻斷傳播鏈,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1月26日6時,天津出現第13例確診病例,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果斷決策,按照頂格標準,從嚴從快在16個區啟動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建設。這是我市繼啟動“一級響應”、宣佈“戰時機制”後,打的又一場主動戰“疫”。

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姚建軍說:“市委、市政府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在全國率先一批開展了隔離點建設,事實證明,非常超前,也非常必要,隔離點成了天津疫情防控阻擊戰、持久戰的重要陣地、堅強堡壘。”

“集中隔離前,我市主要以居家隔離為主,但很容易造成聚集傳染。”市衛生健康委疾控處處長韓金豔說,就拿天津動車客車段聚集性疫情來說,從確診首例病例到實行區域封控,其間先後出現多例確診病例。針對這種情況,1月31日,市防控指揮部果斷決定,迅速啟用剛剛建成的隔離點,將隔離措施升級為“一人一間”的醫學觀察集中隔離。

這場400多人的連夜轉移,是在全國率先實施的大範圍人群集中隔離。“撒大網撈小魚,真隔離硬阻斷,這一頂格措施,把病毒傳播渠道徹底阻斷,把風險控制在最小範圍。”天津鐵路辦事處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天津鐵路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盧玉川說,在嚴格的隔離措施下,最終天津動車客車段沒有出現新確診病例,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與疫魔較量,就是與時間賽跑。就在對天津動車客車段實行集中隔離後的第三天,我市迅速建立92個隔離點,總規模達11257間。

彼時正值春節,再加上疫情嚴峻,一沒人,二沒料,全市上下如何把這麼多戰“疫”堡壘從“紙上”落到“地上”,從“不可能”變成“可能”?

提起第一批隔離點建設,河西區柳林醫院黨支部書記、區第一隔離點負責人王悅記憶猶新:“戰時狀態,兵貴神速。我們不僅要幹,還要幹快、幹好。”他啞著嗓子挨個聯繫施工隊,鋪設地膠、切斷室內排風系統、設置三區兩通道……經過三天不眠不休連續奮戰,終於將128個房間改造成區裡的第一個隔離點,也成為兄弟區參觀學習的“樣板間”。

天津三北通衢、八方匯聚,防控成敗,事關京津冀大局,事關首都安危。自3月21日起,我市開始承接目的地為北京的國際客運航班分流任務,截至4月12日,共有35架次入境進京航班飛抵天津,航班量在所有第一入境點機場中最大。

“入境人數迅速攀升,幸好提前把時間搶出來了,只有提早動手,才能從容應對。”東麗區委常委、區委統戰部部長,區防控指揮部留觀人員保障組組長王玉鳳說,如果沒有晝夜施工、搶抓進度,就不能及時滿足這麼多留觀人員的需要,疫情防線就會失守,從而威脅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建設這麼多隔離點,也曾有人質疑:“是不是小題大做”“會不會鋪張浪費”。但是,外籍人員集中入境、寶坻、武清等聚集性疫情暴發、部分密接轉為確診病例、大量復工復產人員返津……最高峰時,全市共有15000多人同時隔離。一系列事實證明,如此堅強有力的決策和行動,築起了阻斷疫情傳播的重要屏障,絕非小題大做,更非鋪張浪費。

濱海新區某隔離點臨時黨支部書記駱振宇感慨:“戰時,寧可十防九空,也要萬無一失。只有守牢了,才能萬無一失,出了問題,就是一失萬無。”

守住防控底線 打造安全堡壘

一個隔離點,就是一座抗疫堡壘。

隔離點管理沒有任何經驗可循,如何堅守安全底線、確保管理有效、有序、有力,這直接關係到隔離效果和周邊居民的生命安全。

早在隔離點啟建之初,我市就提出隔離管理要突出“嚴”“細”“實”,市防控指揮部同步作出頂層設計,分別從組織領導、隔離規範、制度管理等五大方面提出了16項具體招法,為隔離點高效運作量身定製了“說明書”。

隔離點是除醫院外感染風險最高的區域,需要政治擔當和專業精神。首要的問題是:誰來幹?大戰當前,迎戰,是每一位黨員幹部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殷殷期待。

時間緊、任務急,各區負責同志足踏一線、親力親為,抽調黨員幹部下沉隔離點,形成專門工作班子,處級幹部當班長,全權負責隔離點的管理與服務。誰的責任誰認,層層壓實主體責任,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把隔離點管起來,防火牆的作用才能真正發揮。

和平區委老幹部局局長、區第九隔離點負責人楊福明說:“我們團隊共58人,完全是按照‘一點一專班’模式組建的,設有臨時黨支部,黨員幹部衝在前面作表率,醫療、防疫、公安等部門聯合管理,使隔離點處處有標準、事事有人管。”

如果說隔離點是阻斷疫情傳播的重要防線,那麼,醫學觀察就是防線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

吳蘭芝是河北區月牙河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她所在的隔離點曾出現4例確診病例,防控形勢異常嚴峻,“我們嚴格對照規範,組織大家每天早晚自測體溫,密切關注身體狀況,出現症狀第一時間與發熱門診、疾控部門聯繫,這種嚴格的制度規範,使疫情被控制在最小範圍。”

隔離點啟用至今,共入住隔離人員24688人、345640人天次,確診病例70個,隔離人員零交叉、隔離點內零感染、醫務管理人員零損傷。韓金豔說,正是因為我市採取了集中隔離等一系列防控措施,才阻止了病毒呈幾何式擴散,預期減少確診病例近3000例,整體疫情實際“歸零”時間比預期發病測算結束時間提前39天,粗略估算減少經濟損失60餘億元。

隔離不隔愛 留觀留真情

隔離點阻隔了病毒,但隔不斷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真情與溫暖。每一個隔離點,都是一個溫馨的家。

楊徵(化名)從武漢返津後,被安排到開發區一家酒店進行隔離。剛一進門就收到了工作人員遞上來的“愛心包”和“暖心餐”。由於防疫要求和酒店設施所限,隔離人員通道設在了樓梯間。為減輕大家旅途的勞累,十幾名工作人員硬是把100多件行李一件件扛到了房間裡。“有嘛事您說話!”入住第一晚,楊徵那顆煩躁的心就安頓下來了。

“我們不是星級酒店,但我們要打造星級服務。”王健是東麗區科協副主席,也是區內某隔離點的臨時大家長,在他和同事們的努力下,周到細緻的服務換來了隔離人員開心的笑容。在這個70人的大家庭裡,每天都在上演著動人的故事。從未滿月的嬰兒,到70多歲的老人,都是他牽掛的家人。

在隔離點,專班工作人員都是24小時在線,他們身兼數職,有時是快遞員、清潔工,有時是搬運工、修理工,除此之外,他們還要了解每一名隔離人員的基本情況,誰是過敏體質、誰有基礎疾病、誰術後康復要加強營養、誰快過生日了、誰心情不好了……瞭解的情況越多,越便於提供更好的服務。

劉靖是和平區南市街道辦事處幹部,在隔離點連續工作100多天沒回家,性格開朗的她成了很多隔離人員的知心朋友。陳濤(化名)經營著一家公司,進入隔離點那天,公司突遭巨大危機。他出不去,家人進不來,情緒異常暴躁。劉靖瞭解到這一情況,每天至少抽出一個小時和他一對一聊天。慢慢地,他的情緒平復下來,變得開朗健談。解除隔離那天,陳濤發來一條信息:感謝你這些天的關照,陪我度過了人生中最困難的一段時光。

隨著疫情的發展,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成為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隔離人員中境外入津人員比例增加,對隔離點的管理服務提出了新的要求。

“咱要換位思考,經歷了幾十個小時長途飛行,有的買了很貴的機票,經歷了很多周折,一下飛機就要隔離,有些不理解,需要咱把工作做得更細一些。”和平區人大法制室主任、某隔離點臨時黨支部書記張恩成理解隔離人員的不易,為了提供更好的服務,他們實行一人一策、一家一策,“到這兒來的,我們都把他們當成自己的親人,我們的第一句話就是‘歡迎回家’。”通過他們耐心細緻的工作,隔離人員從一開始的不理解變成後來的理解,從有情緒到隔離結束後發自內心的感謝。

常嘉欣(化名)剛剛懷孕一個月,從美國回來,經歷了多次轉機,一路都在擔心自己是否被感染,情緒非常焦慮。進了和平區第十隔離點,她就成了專班的重點關注對象,看到她情緒低落,工作人員每天都主動找她聊天。隔離期間,她曾有先兆流產的跡象,工作人員以最快的速度安排120救護車,與醫院無縫對接,全程陪伴她進行產檢,當檢查結果有驚無險時,工作人員也鬆了一口氣。“以後我一定告訴孩子,是天津人民的幫助,才有他這個小生命的誕生。”常嘉欣百感交集,“請問你們是哪個單位的?我愛人要從老家過來給你們送錦旗。”

14天的集中隔離,成了很多人心裡特別的記憶。解除隔離後,很多人留下了感言:感謝祖國的照顧,給祖國添麻煩了!有的小朋友用畫筆畫出了心中的英雄和天使;有的人在揮手告別時向專班工作人員深深鞠躬;有的人在酒店門口高聲唱起了《我和我的祖國》;有的留學生說,通過這次疫情再次感受到祖國大家庭的溫暖和強大,學成後一定回來報效祖國……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緊要關頭,彰顯制度優勢。隔離點建設,就是在抗擊疫情“大考”中,交出的一份天津答卷,貢獻的一份天津力量。

筑牢堡垒 为“疫”而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