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老師告狀家長應該怎麼辦?——如何有效溝通?

面對老師告狀家長應該怎麼辦?——如何有效溝通?

家長有沒有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我們小時候讀書好像很少有叫家長來學校的機會,但是現在學校老師動不動把家長就叫過去,隔三差五家長就能收到學校老師的反饋,很多家長真的是要被逼瘋了。

為什麼以前老是不反饋,現在老師經常反饋呢?因為我們小的時候,父母把孩子交給學校、交給老師就可以了。孩子犯了錯,老師可以自行處置。但是現在的家長,因為太驕縱孩子,總是干涉,導致老師不敢輕舉妄動,所以最後只能叫家長了。所以教育最初的問題來源家庭,來源父母的焦慮。


那面對老師的告狀,智慧的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第一點特別重要的是理解和接納。

老師告狀的時候肯定是有情緒的,因為孩子屢教不改。家長要換位思考,坦然接納。

理解是和老師溝通的基礎,所以在接到老師的電話和反饋的時候,必須要告訴老師:“老師,你辛苦了!”

若家長總躲避老師,不和老師溝通,那麼孩子會必然承擔這些壓力,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家長應定期和老師溝通,讓老師成為教育的合夥人,共同幫助孩子向著目標前進。

第二點就是要感謝老師,並道歉。

無論老師說了什麼和做了什麼,老師都和家長一樣,希望孩子表現好。對老師的付出表示感謝,對孩子為老師的工作造成困難表達歉意,對老師說:“老師,我的孩子確實有很多方面的不足,我先向你道歉。”

面對老師告狀家長應該怎麼辦?——如何有效溝通?

第三點是向老師請教方法,並進行轉換。

在老師情緒穩定後,請教老師如何配合老師共同教育孩子,可以說:“老師,您看,我們家長如何做,來配合學校的教育呢?”

對於老師的建議要一分為二對待。

  • 如老師建議嚴厲批評孩子或是懲罰孩子,請忽視這些做法。此方法無效,因為老師的方法在學校這麼多次都無效,在家裡間接的教育怎麼有效呢?
  • 要做老師和孩子之間的橋樑,甚至是做媒婆等等。把老師的方法進行積極的轉換。比如:老師說:“孩子上課還是說話”,轉換為:“老師說你今天有個進步,今天只有一節課說話,其他4節課都認真聽講。”
  • 然後你在針對那4節課進行鼓勵孩子,比如問:“那4節課你是怎麼做到的?”讓孩子自己總結成功的方法,那會更有動力。

孩子對於老師誇獎自己的標籤,會形成對自己的肯定,多次後會成為好習慣。

這樣,你既尊重了老師,又很好的保護了孩子的自尊,這樣孩子在情緒上不會牴觸,也更願意自我改變和提升!

面對老師告狀家長應該怎麼辦?——如何有效溝通?

第四點就是反饋和鼓勵

和老師溝通後,一週內再次和老師溝通,告訴老師你實施了老師的辦法(當然是經過轉換的,但不必告訴老師怎麼做的)後,孩子的努力和進步,注重細節的描述。

通過對老師的鼓勵,引導老師看到孩子的優點,容忍孩子的缺點,這些缺點需要時間慢慢減少,即錯誤遞減。這樣老師會積極發現孩子的進步,這樣積極的標籤會讓孩子戰勝魔鬼的心態更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