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生看過來,想自主填志願?推薦更快更準的“十字”定位法

講真,2020年,如果您還觀察3年投檔線填志願,當真是弱爆了!

昨天,從某志願填報機構門前路過,“小明同學以250分被火星大學壓線錄取”的橫標還立在眼前,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這其實是一種頂不明顯的誤導。

如果是清華北大、華五、C9,考生壓線被錄取,著實還是值得慶祝一番,畢竟平臺不一樣嘛。即便如此,也並不值得吹牛顯擺,因為平行志願壓線被某大學錄取,確實是技術含量最低的操作。

現在,我們還經常聽到不少老師講座,告訴你多少分可考上什麼大學?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參考點,就是拿出大學3年投檔線,並冠以“精準”報考的標籤。

這其實也是一種不大不小的誤會。為什麼這麼說呢?2020高考生看過來,想自主填志願?推薦更快更準的“十字”定位法。

2020高考生看過來,想自主填志願?推薦更快更準的“十字”定位法

投檔線,離報考目標太遠

筆者已經看慣了太多的家長倒苦水式留言:被調劑專業錄取,無奈選擇復讀。

最近看到一位家長留言說,自己的女兒被北京理工大學的宇航與機電專業錄取,到大學轉了一圈就回來了,不喜歡,目前正在復讀待考呢。這浪費的一年時間,對全家人都是一種摧殘,著實令人心酸。

這一位能考上重點985的考生尚且如此,普通高考上一個自己不能接受的專業,情況是不是更糟?

2020志願填報最新戰術,不建議大家參考投檔線報考的原因,就是因為它離我們確定6個專業的方向太遠,更別談什麼心儀專業的定位了。

2020高考生看過來,想自主填志願?推薦更快更準的“十字”定位法

投檔線屬於模糊線,距離精準報考,還缺少2條線

參考投檔線報考,由於距離專業選擇太遠,所以是一種定位比較模糊的戰法。遺憾的是,這麼落後的戰法,這麼多年口傳心授,不發展無創新。

我們知道,要精準,必先瞄準,欲瞄準,必備十字準星。

2020高考生看過來,想自主填志願?推薦更快更準的“十字”定位法

志願填報,要想精準報考,少不了兩條線:橫線是所有大學的專業錄取線;縱線是同一大學的3年專業錄取線。縱橫交叉,才能構成真正意義上的十字定位

1、橫軸如何工作?

比如小明想報考自動化專業,中國哪些大學開設的自動化專業,專業錄取位次各是多少,先拉出來,一字排開,進行橫向比較,橫軸X軸開始工作。

2、縱軸意義在哪裡?

在X軸上定位到與小明高考實際位次匹配的專業目標後,縱軸Y軸開始工作:用歷史3年專業錄取位次,進行縱向驗證。

如果小明高考位次連續2年或3年均可錄取,那2020年報考該大學自動化專業的錄取概率就很高,精準定位才有實現的可能。

2020高考生看過來,想自主填志願?推薦更快更準的“十字”定位法

這就是金榜2019年12月,研發並主推的“十字定位法”的基本操作原理。2020高考生看過來,想自主填志願?推薦更快更準的“十字”定位法。

這種志願填報定位方法,說起來複雜,其實操作起電子表格數據,無非就是篩選出目標專業,再進行錄取位次排序,2步操作,10秒完成。所以,只要有一點兒電子表格操作技能,哪怕頭條搜索現學也可學會。

2020高考生看過來,想自主填志願?推薦更快更準的“十字”定位法

如果沒有較強的專業要求怎麼辦呢?也有辦法哦。把所有大學專業錄取位次高低排序,然後找到自己位次附近。

比如50000名,就直接翻到50000名區域,只要批量密集出現一所大學的名字,而且連續2年都可以錄取。那,這就是報考目標。2020高考生看過來,想自主填志願?推薦更快更準的“十字”定位法,是不是非常簡單?

三、您與志願填報大數據之間,存在一個不美麗的誤會

是的,單所院校的分專業錄取線,很多都可以查到,有的網站甚至也可以直接查出省位次。所以,有家長說,我用的時候,隨時查就可以。筆者當年也是這麼幹的。

如果大家看完上面的內容,就會發現,獨立存在的院校數據,缺少“準星”,缺少橫向比較,只適用於心中有數的尖子生。

對於大多數普通考生,當需要把幾十所或者幾百所院校放在一起比較時,這種方法就嚴重不適用了。所以,這不叫大數據。什麼叫志願填報大數據呢?統一格式,可進行橫向和縱向篩選和比較的,才是。比如下面這樣的:

2020高考生看過來,想自主填志願?推薦更快更準的“十字”定位法


2020高考生看過來,想自主填志願?推薦更快更準的“十字”定位法


2020高考生看過來,想自主填志願?推薦更快更準的“十字”定位法

這樣的電子表格(數據庫),可自由進行各種編輯操作,才能自主完成志願填報,才能實現理論和實戰中的“精準”,沒錯,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志願填報大數據。

2020高考生看過來,想自主填志願?推薦更快更準的“十字”定位法,以及與之配套的2合1(明年將提供3合1)大數據。2020年為考生填出無數個好志願,“頭條志願填報第一人”就靠它,您可能也同樣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