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面前“四不說”的父母,才是真正的高層次

在生活中,我們都會注重和陌生人的禮儀,一言一行都顯得小心翼翼。

可是我們卻習慣性忽視了身邊最親近的人的感受,尤其是在說話的時候,經常會因為沒有分寸而傷到了他們內心。

有時候,也許是無意間說的一句話,也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甚至會影響到孩子的未來。

因此,以下這四種話請家長們千萬不要對孩子說,否則會後悔一生。


01

不說打擊的話


之前,有檔很火的綜藝節目叫《少年說》。

其中印象最深的便是一對母女,這位媽媽總是拿別人家的孩子打擊女兒。

女兒滿腔委屈地控訴媽媽,說自己無論怎樣努力都得不到她的肯定和認可。

女孩本以為敞開心扉就可以得到媽媽的理解,讓媽媽不再拿自己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不再打擊自己。

但是,這位媽媽還是始終堅持自己的打擊教育,說這是為了她好。

女孩說不過媽媽,轉身跑到後臺,與閨蜜抱頭痛哭起來。

打擊式教育,是家長特別愛用的一招,美其名為“激將法”。

事實上,打擊式教育,只有打擊,沒有教育。

這樣不僅不能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還會讓孩子越來越糟,成功地激發了孩子的痛苦。

甚至還會讓孩子變得不自信,越來越自卑。

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往往是活在愛裡的,活在父母的賞識裡。

而真正高層次的父母,從不會說一些打擊孩子的話,而是會鼓勵自己的孩子,多給孩子肯定。

在孩子面前“四不說”的父母,才是真正的高層次


02

不說命令的話


大人見多識廣,有很多經驗和體會,為了讓孩子少走彎路,自然會教導孩子。

但是隨著孩子越來越不聽話,家長的耐心教導便越來越少,脾氣越來越大,終於指導變成了指責,傳授變成了命令。

相信不少家長經常對孩子說這些話:

“你是我生的養的,所以你都得聽我的。”

“照我說的去做,沒有為什麼!”

“大人說話,小孩別插嘴!”

命令式的育兒方式,就是在告訴孩子,你是屬於我的,你的一切都該遵從我的安排。

這是在剝奪孩子心智成長的機會,也是在給孩子之後的人生設置障礙。

在孩子面前“四不說”的父母,才是真正的高層次

真正高層次的父母,永遠都懂得,給孩子足夠的愛和尊重。

他們態度溫和,但是立場堅定,幫孩子把住了大方向,然後給孩子留下協商和自己選擇的餘地,讓孩子憑藉著自己的力量,去尋找自我發展的空間。

這樣,孩子才會更加願意聽父母的話,親子關係才會更加融洽。


03

不說哭窮的話


有些父母明明家裡條件不差,卻特別喜歡對著孩子哭窮,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

“家裡沒錢,以後只能靠你好好讀書,多賺錢了。”

“你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出人頭地,才不枉費爸媽的辛苦付出。”

父母也許認為,進行哭窮式教育,孩子就會知道勤儉節約,就會知道爸媽的辛苦付出,就會發憤圖強。

父母的出發點雖然是正確的,但往往事與願違。

孩子內心的匱乏感會伴隨著孩子一生的成長,並且會因匱乏感而帶來諸多的毛病。

小時候物質一直未能被滿足的孩子,長大後容易唯利是圖、處處追逐金錢,用以填補童年時期的匱乏感。

所以,各位家長們,請別再對孩子哭窮了,而是要告訴孩子,你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富足美好的物質生活。

為了孩子未來的物質與精神的豐盈,為了將希望和幸福傳遞給孩子,請不要再哭窮了。

在孩子面前“四不說”的父母,才是真正的高層次


04

不說詆譭伴侶的話


“千萬別學你爸,你爸就是個窩囊廢。”

“煩死你爸了,那麼懶,除了工作什麼都不幹。”

“看你媽那個傻樣,真好笑。”

……

這些對話是不是很熟悉呢?

說這些話的時候,有可能僅僅是為了發洩心中的不滿。

發洩完自己的情緒後,自己心裡是舒坦了,但留給孩子的,卻是極度的困惑和壓力,甚至是無盡的傷害。

在孩子面前“四不說”的父母,才是真正的高層次

心理學專家認為:“父母在孩子面前詆譭另一半,或拉著孩子站隊,會讓孩子的心理產生扭曲和分裂感,對孩子未來的性格、感情、婚姻,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所以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們請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詆譭對方,請別再傷害孩子。

幸福的家庭大概就是有愛、有溫暖,而夫妻恩愛就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總之,請學會做一個高層次的父母,在孩子面前堅持“四不說”,千萬不要因為不會說話而破壞了親子關係,傷害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 聲明:內容來源於小學生學習報,圖片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或原出處所有。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