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真正的音色你知道嗎?如何吹奏出理想的音色?輕鬆吹高音?

笛子真正的音色你知道嗎?如何吹奏出理想的音色?輕鬆吹高音?

中國竹笛

竹笛作為中國特色的民族樂器,與外國的笛子的聲音截然不同,即使遠遠聽到便知道這是笛子的聲音,這就是它特有的音色決定的。那笛子的音色到底是怎樣的呢?每當問到學生這個問題時,孩子的回答總顯得不一樣。因為,笛子的音色是變化統一的。下面我講的可要認真讀,這些可都是乾貨。

笛子愛好者大都知道,笛子有三個音區,即低音區、中音區、高音區,然三個音區的音色略有不同,即低音區的渾厚飽滿、中音區的清脆明亮、高音區的通透高亢,總的來講笛子的音色是清脆明亮的,因為我們大部分演奏的音區在中音區多些。

經常有成人學生來諮詢,為什麼我的音色總是很悶?為什麼不好聽?其實三個音區的差異性並沒有影響它們音色的統一,我們在吹奏過程中一定要按照三個音區應有的音色去練習,務必達到渾厚飽滿、清脆明亮、通透高亢。那如何達到呢?那就是把笛子吹“通”,通,很重要!

何為通?其實就是通過口風的氣息能夠最大程度的把笛身灌滿,找到笛子的共鳴點,即發音點。通過發音點發出的聲音輕鬆、純淨、音質音色截然不同。

那下面,我們講解如何吹奏出理想的音色?

首先,演奏口型。口型直接關係到樂器發音是否優美?音準是否精準?強弱控制是否分明?笛子的演奏口型是由唇部肌肉與面部肌肉協同完成的,總的我們可以發“Yu(一聲)“來找位置。這裡的口型不僅僅只是外觀,而是包含了風門、口風、嘴勁、氣流方向角度四個要素,只有將這幾者有機結合才能取得良好的發音。在這我們主要講解兩點:風門、氣流方向角度。

【一】風門。我們吹奏時上下嘴唇之間通過氣流的“橢圓形”小孔叫做風門。風門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高低不同、強弱不同而變化。對於初學者來說,低音風門需要放大,高音時需要縮小,強音時需要放大,弱音時需要縮小。但這規律並不唯一,尤其氣息控制到了一定程度後,我們在吹奏低音時口風或許會縮小,因為牽涉到了口腔的變化,這個作為後話再講。

【二】氣流方向角度。呼出的氣流與笛孔水平方向所在平面的夾角為氣流方向角度。可以看我做的圖。

笛子真正的音色你知道嗎?如何吹奏出理想的音色?輕鬆吹高音?

截面示意圖

氣流角度或是呼出的氣流方向是隨著音高而變化的,低音朝下、中音往上些、高音往前些。其實我們所說的共鳴點、發音點,就是正確氣流方向衝擊到竹壁的點。而角度的恰達運用不僅可以美化聲音,還可以節省氣力、調整音高保證演奏音準。一般來說,按照音區的不同,我們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區間角度。如下3D示意圖:

笛子真正的音色你知道嗎?如何吹奏出理想的音色?輕鬆吹高音?

不同音區氣流方向角度

一、【低音區】氣流方向與笛孔水平面的夾角要稍大些,大概在∠50°-65°左右;

二、【中音區】氣流方向與笛孔水平面的夾角中等角度,大概在∠35°-50°左右;

三、【高音區】氣流方向與笛孔水平面的夾角相對較小,大概在∠20°-35°左右;

四、【強音】口風粗重,氣流相對急,音易高,氣流方向與笛孔水平面的夾角稍大些較為適宜,即氣流方向適當往下。

五、【弱音】口風細小,氣流相對緩,音易低,氣流方向與笛孔水平面的夾角稍小些較為適宜,即氣流方向適當往上些。

總之,要想獲得一個理想的音色和精確的音準,需在風門、口風、嘴勁、氣流方向角度四方面的有機結合、協同配合。那如何輕鬆吹高音呢?許多初學者感覺想要吹高音需要用非常大的力量,這也是我們在教學中引導常用的方法,實際上這個感覺是有誤差的,因為音量音高並不單純靠力量決定。音量是由正確灌入吹孔的氣量決定,而音高是由氣流速度的快慢決定,而氣流速度的快慢由風門、口風、腹部力量、口腔大小協同產生,因此,我們所追求的悠揚的音色,實際上是尋找氣流方向角度、氣流速度的完美結合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