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國新能源汽車消費調查插混主銷價位15-20萬 智能配置受青睞

如果從2008年北京奧運會算起,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已有10年的歷史。這10年來,新能源汽車一直是政府襁褓中的孩子,無論產品技術提升,還是市場需求,很大程度上都是政策直接驅動的結果。現在,政府已決定讓孩子從襁褓中走出——從2019年開始,補貼將至少退坡30%;到2020年,補貼將全部退出。

但問題是,新能源汽車市場是否已發育得足夠好,具備獨立行走的條件?換言之,在政策刺激之外,真正的市場需求是否已經浮現?如若已然出現,它又在哪裡?什麼樣的新能源汽車會是用戶更為青睞的?

為了弄清這些問題,第一電動策劃了一個深度調研活動。我們的思路是這樣的:在新能源汽車上牌量排名前十的城市中,選出排名靠前的三個一線城市(上海、深圳、北京)和排名靠後的三個三四線城市(濰坊、鄭州、長沙),對這些城市上牌量前四名的品牌的優秀經銷商進行深度訪問。在銷售上,我們常說,要讓能聽見和看見炮火的人做決定。而這些優秀的經銷商們,正是奮戰在炮火前線的人,對於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現狀和趨勢,他們無疑是最有發言權的人群之一。

在2018年1-8月,上海市新能源汽車的上險量排名全國第一,排名前四的品牌分別為榮威、比亞迪、奇瑞和名爵。

2018中國新能源汽車消費調查插混主銷價位15-20萬 智能配置受青睞

用戶的接受度越來越高了,但購買主因是為了上海牌照

上週,第一電動在上海對這四個品牌的優秀經銷商進行了一一走訪。他們是怎麼看待目前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呢?

上海聯通嘉能4S店的總經理黃樂是敢於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給自己取的微信名叫“新能源,新趨勢”。早在2010年,比亞迪剛剛推出混動車型F3DM時,黃樂就拿下了這款車的代理權,成了在上海地區最早銷售新能源汽車的先行者之一。

但第一個吃螃蟹的滋味並不好受。在剛開始的一兩年中,他都在對扶持政策的期盼中度過。當時,人們要麼不知道新能源汽車為何物,要麼對其安全性有很大的顧慮。有兩個故事,讓黃樂至今難以忘懷。

大概在2012年,在一次飯局上,他介紹自己是賣電動車的。在座的一位朋友說,“我兒子很愛電動車”。這位朋友年紀不大,孩子只有幾歲,他所說的電動車,指的是玩具電動車。黃樂聽後,心頭涼了半截。

還有一次,一位客戶的車在高架橋上出了點狀況,黃樂派人去救援。但是,當施救人員到達事故現場時,卻只能找到車,怎麼也找不到車主的人影。後來才知道,因為擔心新能源車會爆炸,車主已經躲到下一個出口來了。救援隊的人回來後,把這事告訴了黃樂,他心頭又是一涼。

“我當時真是覺得,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實在太難了,任重道遠,可能至少還要十年”。多年後,黃樂這樣告訴第一電動。

但新能源汽車市場後來的發展,超出了黃樂的想象,原因是他盼來了政府的補貼政策。從2014年開始,市場開始爆發,由於集團客戶採購較多,這一年他們店賣了5000輛新能源車。此後,儘管大客戶逐漸減少,但私人領域的消費者逐漸增多,目前他們店的銷量也還較為可觀。2017年,他們賣出了1500臺新能源汽車。2018年前10月,新能源汽車的訂單輛也已超過1000臺。

從2010年開始賣新能源汽車以來,黃樂認為,現在用戶對新能源汽車的認知和接受度都提高了很多。

一方面,儘管很多消費者覺得新能源汽車整體都還不成熟,但也都能接受,而且不再那麼誇張地擔心它的安全性問題。

另一方面,最近兩年來,新能源汽車“油改電”的情況在減少,純正向開發的情況在變多,新能源汽車在設計上和顏值上都開始跟燃油車有顯著區別,而且各大主機廠都很注重把智能化的元素首先運用到新能源汽車上,這讓用戶覺得新能源汽車是一種很潮的東西。

目前,儘管黃樂的店也賣燃油車,但銷量僅佔15%。他說:“我們賣的85%都是新能源汽車,這是客戶選擇的結果。”

雖然用戶的接受度在提高,但這並不意味著用戶已經發自內心地擁抱新能源汽車了。黃樂說,“我們必須得承認,絕大多數客戶買新能源汽車,最重要的原因是上海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政策給力。”

這一結論,也得到了榮威、奇瑞、名爵這三個品牌的經銷商們的認可。因為一個滬牌價值10萬元左右,而且連續拍兩年都拍不到也是大概率事件,因而很多人會選擇轉向新能源車。更何況,加上國家補貼和地方補貼,一輛新能源汽車能便宜好幾萬塊錢。榮威的一位銷售顧問很直白地告訴第一電動,“便宜加送牌照,這是新能源汽車能賣好的最重要原因。”

插電混動主銷價位在15-20萬,用戶關注智能網聯配置

在第一電動所走訪的榮威4S店,展廳的一半用來銷售燃油車,一半用來銷售新能源汽車,2017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佔比為55%,2018年這個數字提升到了60%。2017年,該店一共售出2300多輛新能源汽車,其中插電混動佔比90%以上,純電動的份額只有5-10%。今年1到9月,該店一共售出1800輛新能源汽車,插混和純電比例跟去年差不多。

其銷量最好的插混有兩款,一是榮威ei6,補貼後價格在16萬元左右;另一款是erx5,補貼後售價22.98元。其主銷人群分佈廣泛,年齡從20歲到60歲都有。而購車者主要為上海的工薪階層,90%以上都是首次購車用戶。

“上海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主要是插電混動的天下。”該榮威4S店的銷售經理告訴第一電動。

這一結論,也得到了其他4S店銷量數據的支撐。在比亞迪上海聯通嘉能4S店,插混的銷量佔了整個新能源汽車銷量的95%;在名爵的一家4S店,儘管在售插混只有eMG6一款車型,但其銷量卻與其餘5款燃油車型的總銷量持平。

為什麼插電混動在上海的銷量會有高蹺表現?原因很簡單,既能免費上牌照,還沒有里程焦慮。在市內可以用純電出行,跨省市跑長途則可以用油驅動。不過,也有不少人說,很多上海用戶買了插電混動主要是當燃油車開,但這顯然不是真實的情況。因為自去年起,上海市已出臺了政策,用戶在購買插電混動之前,需安裝充電樁。除了把插電混動當作網約車來開的用戶之外,多數人平時出行還是會選擇用純電,畢竟也能省一筆費用。

在上海這個城市,未來三到五年內,什麼樣的插電混動能成為爆款?

榮威4S店和名爵4S店兩個銷售經理的觀點不謀而合,他們都認為主銷車型的價位應該會在15-20萬之間。理由是,上海是個國際大都市,盛行海派文化,一般人都喜歡開有面子的車,不會考慮太便宜太低端的車。而如果超出這個價位,可能很多人就選擇合資品牌的燃油車了。不過,比亞迪4S店的老總卻認為,主銷車型的價位會在10-20萬之間。作為爆款,顏值首先要高,這往往是客戶考慮的第一因素;其次,至少要有不低於同級別燃油車的配置。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車上的智能網聯配置,正在成為人們的重要選擇。

以名爵4S店在售的eMG6為例,低配版綜合補貼後售價16.98萬元,高配版綜合補貼後售價18.68萬元。兩個版本都配有上汽和阿里合作打造的斑馬系統,但高配版還配置了MGpilot(ADAS)高級主動駕駛輔助系統,具備ACC自適應巡航、AEB緊急自動剎車系統、FCW前方碰撞預警等功能。

名爵店的銷售經理告訴第一電動:“高配版賣得要好很多。我們的用戶主要是20-40歲的年輕人,他們都樂於擁抱新鮮事物。儘管這些智能駕駛功能他們不一定常用,但他們願意為此多花一萬多塊錢,因為能帶來不一樣的駕乘樂趣,而且還可以跟朋友們炫耀”。

純電動用戶家裡都有一輛燃油車,續航里程是考慮關鍵

在上海,純電動汽車就不那麼受人待見了。

無論是在比亞迪的4S店,還是在榮威的4S店,純電動汽車的銷量都僅為5%左右。榮威4S店的一位市場部經理告訴第一電動,除了充電不方便之外,人們對純電動的認知和接受度都很低,甚至有的人會擔心電動汽車的電池會有很大的輻射,傷害自己的身體。“多數人都在觀望,目前還不願意去當小白鼠”。而另一位銷售經理則直言,客戶並不認為純電動汽車是一種很先進的東西。

“我們的純電客戶,90%以上家裡都有一輛大排量的汽油車,小於10%的人是因為真正喜歡純電動車而把它當作第一輛車的。”榮威4S店的銷售經理告訴第一電動。

對於該結論,比亞迪4S店的老總也表示認可。他說:“大多數人還是因為政策(送牌照)原因才購買的純電動車的。而從中國目前的道路情況和充電設施佈局來看,純電動汽車的發展並不符合國情。所以,基本上只有那些家裡已經有燃油車的人,才會考慮純電動,他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希望節省用車成本,將其充當日常短途出行的代步工具,上下班、買菜、接送小孩等。”

這些用戶,年齡大致在20-40歲之間,他們相對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在購買時,用戶普遍最為關心的是續航里程,多數人希望在空調隨便開以及堵車的情況下,綜合工況續航能達到300公里以上。

在第一電動走訪的4個品牌的4S店中,比亞迪和榮威的4S店都是將燃油車、插混、純電車型混合在同一個展廳裡售賣,名爵的4S店尚無純電動汽車銷售,只有奇瑞為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建立了獨立的4S店。

在奇瑞新能源上海聯海滬西4S店,一共有兩款純電動汽車在售,一款是小螞蟻,綜合補貼後售價6萬元左右;另一款是瑞虎3xe,綜合補貼後售價10萬元左右。不過,兩款車型的銷量較為懸殊,小螞蟻的銷量佔比達到了70%以上,每個月銷量在50輛左右,相當於上訴名爵4S店裡eMG6一月的銷量。

其銷售經理朱明學告訴第一電動,小螞蟻的用戶都很純粹,年齡段集中在30-50歲,幾乎都是擁有完整家庭的非單身群體,家裡也都已有一輛燃油車。他們選擇小螞蟻,要麼給老婆開,要麼給小孩開,主要用途是上下班、接送小孩等短途代步。

“小螞蟻的用戶相對有錢,做決策的時間特別快,一般看一次車,當天就會決定購買,最多也只會來兩次。因為他們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解決短途的問題而已。但瑞虎3xe的用戶就很不一樣,有一些是首次購車用戶和置換汽車的用戶。他們往往要來進店3次以上才做決定,考慮的因素非常多,不僅會考慮續航,還會考慮綜合性能等等。”

對於未來能在上海產銷的純電動汽車,朱明學認為有“一低一高”兩種——要麼價格區間在5-8萬,產品定位跟小螞蟻類似;要麼價格在30萬以上,跟蔚來汽車或特斯拉定位相似。他的理由是,10-30萬之間的車實在太多了,無論插電混動,還是合資品牌燃油車,基本上都可以選個遍,很少有人會考慮純電動汽車。

名爵店銷售經理有不一樣的看法。他認為純電動汽車主銷價位會在15-30萬的區間,因為即便僅僅充當代步工具,上海人也會比較注重品牌。

而比亞迪4S店的店總則認為,主銷價位是6-13萬,定位為純粹的A00級城市用車,滿足用戶的“微出行”,造型要迷你可愛,綜合工況續航里程在300公里就夠用了。他說,“隨著高鐵和飛機等交通網絡的發達,中國的消費者正在變得理性,長途基本不開車,更多的是把車當作代步工具而已”。

不過,奇瑞新能源的銷售人員認為,消費者希望的綜合工況續航里程在350公里以上。從目前的銷售情況來看,消費者普遍願意為了更高的續航,而多掏幾千塊錢。他預計明年各主機廠車型在續航里程上的競爭將十分激烈,很多車企都會推出綜合工況400公里以上的純電動汽車。目前影響純電汽車銷售的主要因素是其使用的便捷性,如果續航里程進一步增加,充電設施進一步完善,純電動汽車的銷量還會有很大上漲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