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軍高層中竟有猶太人軍官,戰後曼施坦因還對其表示過不屑

“軍裝一定要帥,這樣年輕人就會義無反顧地投軍效勞。”這是傳說中希特勒對納粹軍裝唯一的要求。雖然不知是否真實,但德國軍官中,儀表帥氣、軍裝筆挺的小夥子大有人在。特別是在黨衛軍建立初期,血統甚至成了最為重要的條件之一,金髮挺拔的雅利安人男子被大量招入軍隊,成為納粹德國最有效的宣傳手冊。


然而就在這支“血統高貴”的部隊中,卻混雜著許多其他人種,特別是納粹們幾經屠殺的猶太人。許多英國和法國的士兵在被俘之後不少都加入了德軍序列,甚至有些人因為對蘇聯的仇視,在戰爭之前就已經加入到納粹德國的隊伍中來。最具代表性的當屬福特汽車總裁亨利-福特,而有意思的是希特勒和他的辦公桌上,就互相放著對方的照片。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猶太人種不僅混雜在軍隊之中,甚至德軍的高級將領就有這樣一位。他就是二戰的德國空軍元帥之一——艾爾哈德·米爾希。作為一戰中的獲得極高榮譽的老兵,他便是從那時嶄露頭角。

直到希特勒上臺,赫爾曼-戈林擔任起德國空軍總司令,這才將德國民間航空界最有話語權的米爾希請回國家航空部。在從事航空部副司令期間,米爾希專注飛機的製造和生產,使德軍儲備了相當一批優秀的軍用飛機。


也正是米爾希的突出貢獻,使其軍銜飛速躥升,五年時間裡就從上校晉升為大將,這也招致了蓋世太保的關注。因為其身為猶太人的父親受到納粹黨內部的質疑,為了保住米希爾這一得力干將,戈林只好稱其叔父為猶太人。為此,米爾希的母親甚至簽署了證明保證,由此米希爾也正式成為了“根正苗紅”的德國血統。

不過對德國空軍的巨大貢獻,卻並沒有為米爾希贏得很多指揮作戰的機會,但在對法國防空系統的威瑟堡行動中,米爾希還是做出了不錯的表現。因而在佔領法國之後,米爾希與其他十四位軍事領導人被晉升為元帥。


不過米希爾的上位也為其招致了許多非議,在曼施坦因的回憶錄中,就曾表達其功績與陸軍總司令無法相提並論,甚至對這一官階的威望有所貶值。可以見得,血統之外,利益和貢獻才是納粹黨走到一起的源頭,在共同的利益面前,血統不過是一紙笑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