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召開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工作情況彙報會

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召開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工作情況彙報會

會議現場

河南省人大融媒體中心訊(河南人大網記者 高利國 田凱中)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4月14日,河南省人大常委會組織召開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工作情況彙報會,聽取各相關單位情況彙報,就《河南省人大常委會關於促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起草、調研等工作作出安排部署。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趙素萍主持會議並講話,常委會副主任馬懿、王保存、徐濟超、張維寧和秘書長丁巍出席會議。

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召開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工作情況彙報會

趙素萍主持會議並講話

會議強調,河南的根脈在黃河、安危在黃河,中原兒女對黃河的敬畏之心、感恩之心格外強烈,對黃河懷有特別深厚的感情。省人大常委會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省委決策部署,將依法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在河南落地落實。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認識作出決定的重大意義,共同扛穩建設生態河、平安河、文脈河、幸福河的重大歷史責任,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來保障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要突出問題導向,紮實開展《決定》起草的調研工作,按照省委“做好大規劃、建好大平臺、抓好大項目”的部署要求,在調研中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外延、空間佈局和目標任務等問題研究透徹,並結合我省發展實際提出高質量意見建議,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要求體現在《決定》草案中,讓母親河越來越健康、越來越美麗。要通過調研總結近年來黃河治理的有效經驗,切實保障黃河長治久安。要深入貫徹“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要求,科學利用好珍貴的黃河水資源,推進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城鎮節水降損和全社會節水行動,促進用水方式由粗放向節約集約轉變。

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召開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工作情況彙報會

會議現場

會議指出,我省沿黃地區生產總值佔全省的53.6%,產業結構偏重,脫貧攻堅任務繁重,發展質量有待持續提高。在立法調研中,要緊緊抓住高質量發展這個根本要求,圍繞如何探索走好具有河南特色的發展新路子,提出加快提升我省發展質量和水平的思路舉措,更好促進高質量發展。要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守住“根”和“魂”,堅定文化自信。要建立健全分工負責、信息通報、專題研究等機制,細化分解調研工作方案,強化協調配合、加強溝通對接、加強新聞宣傳,充分發揮省人大融媒體中心等載體平臺作用,廣泛宣傳我省黃河保護治理的生動實踐,把“黃河故事”講得更精彩、更生動,凝聚爭先進位謀出彩的強大正能量。要發揚優良工作作風,以高度負責的態度、“馬上就辦”的精神、精益求精的標準,務實高效開展各項工作,為決定起草打下堅實基礎,凝心聚力、群策群力、真抓實幹,譜寫新時代“黃河大合唱”中更加出彩的河南篇章。

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召開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工作情況彙報會

會議聽取相關單位工作情況彙報

會上,省人大常委會介紹了決定起草及專題調研工作有關情況,黃委會、省發展改革委、省工信廳、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住建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水利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文旅廳、省林業局、省文物局、河南黃河河務局等單位相繼發言。

據介紹,為弘揚黃河文化,講好黃河故事,打造黃河文化展示窗口,我省將啟動黃河博物館優化升級、黃河國家博物館建設工作及第一批“黃河文化與治黃工程融合示範點”建設工作。將著力打造黃河黃金文化旅遊帶,規劃發展黃河小浪底、鄭州花園口、開封東壩頭3個文化旅遊片區和豫晉陝、冀魯豫、豫皖蘇3個文化旅遊協作區,謀劃建設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在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方面,我省聯合沿黃省區成立了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推動沿黃博物館體系建設,建成開放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二里頭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對隋唐大運河博物館進行立項,對黃河國家博物館建設進行研究論證,重點推動沿黃大河村遺址、廟底溝遺址、仰韶村遺址、鄭州商城遺址、隋唐洛陽城、安陽殷墟遺址等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

楊汝北、王新民、王照平、朱清孟、張瓊、朱長青、吳文毅、王松釗等參加會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