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美國經濟大蕭條:為何這5個行業做到了逆勢飛揚?

1929年10月29日,美國股市突然之間崩盤,由此開啟了歷時10年之久的“經濟大蕭條”時期。在此期間,工廠倒閉,銀行破產,工人失業,整個美國的經濟一片蕭條。在當時的社會環境裡,不要說發財致富,就算是能找到一份工作,可以養家餬口,已經是非常幸運的事情了。即便如此,依然有一些個人或行業能夠逆風飛揚,在這場史無前例的經濟危機中積累了鉅額財富。那麼,他們都是誰?又是怎麼做到的呢?

01 個人投資大師:奧德勒姆

許多投資者在1929年的股市崩盤中失去了一切,因為他們錯誤地認為華爾街的好日子永遠不會結束。在那之前,一個名叫奧德勒姆的投資者和他的一些合夥人通過投資公用事業公司,精明地把4萬美元變成了數百萬美元的財富。然而,當時股票市場一路高歌的走勢,非但沒有讓他們感到興奮,反而讓他們憂心忡忡。他們敏銳地感覺到,股票市場可能即將上演一場腥風血雨。於是在股市崩盤之前,他們剋制住了對股市繼續進行投機的誘惑,繼而將股票全部變現。

1929年美國經濟大蕭條:為何這5個行業做到了逆勢飛揚?

1940年的奧德勒姆。他可能是美國大蕭條時期最賺錢的人。

當股市崩盤終於來臨時,奧德勒姆手頭擁有著數百萬美元的現金。在當時現金異常緊缺的情況下,這是非常令人羨慕的。他開始以非常低廉的價格收購那些瀕臨破產的公司,然後對其資產進行整合或分拆,以獲得更多的現金。這聽起來就像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商業模型,但是它又是如此有效,以至於最終使奧德勒姆成為了那個年代美國最為富有的人之一。1941年的《現代傳記》雜誌甚至宣稱,奧德勒姆“可能是美國唯一一個在大蕭條中發了大財的人”。

02 電影業

對於美國的電影行業來說,1929年的經濟大蕭條來得特別不合時宜。僅僅在兩年前,1927年10月6日,美國剛剛上映了世界上的第一部有聲電影,也是第一部歌舞片——《爵士歌手》,取得了巨大成功,電影行業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1929年美國經濟大蕭條:為何這5個行業做到了逆勢飛揚?

開創了有聲電影時代的《爵士歌手》海報。

正當整個行業都躊躇滿志,準備蓬勃發展的時候,失業率突然急劇上升,人們的可支配收入大幅減少,前往電影院看電影也成了一種奢侈的行為。受此影響,在經濟危機的早期,許多電影公司因為觀眾不足不得不閉門謝客,大多數曾經盈利的電影公司在20世紀30年代開始出現虧損。


1929年美國經濟大蕭條:為何這5個行業做到了逆勢飛揚?

電影行業在大蕭條時期成功實現了逆襲。

面對如此低迷的市場,電影人的創造性被激發出來,一系列應對措施也隨之出臺。首先,電影院將票價降低了50%甚至更多。其次,一張電影票可以看兩部片子。這些措施給顧客帶來了極大的實惠。觀眾的娛樂心理需求得到了滿足,小型電影公司則通過推出快節奏的低成本電影而得以生存。

1929年美國經濟大蕭條:為何這5個行業做到了逆勢飛揚?

大蕭條時期的電影促銷海報。

除此之外,影院老闆們還推出了更多令人心動的促銷手段。在大蕭條時期,電影院用贈品來吸引觀眾是相當普遍的。比如,在“晚餐之夜”促銷活動中,任何一位參與活動的女士,都可以獲得免費的餐盤,憑座位號抽獎兌現金的獎券,或者銀質餐具等。儘管在1933年,全美電影票房收入一度跌到了4.8億美元,但到了1941年,這一數字就緩慢回升到了8.1億美元,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歸功於電影行業的這些經營管理技巧。

03 日用品行業:寶潔

大蕭條對大多數消費品公司來說都是一場災難,但寶潔公司從這場磨難中走出來的時候,它的狀況比1929年之前還要好。這個肥皂巨頭是如何戰勝大蕭條的?剛開始的時候情況很艱難,因為主要的雜貨店客戶開始削減訂單,庫存也開始積壓。但寶潔公司隨後意識到,即使是在大蕭條時期,人們也需要肥皂,那為什麼不能讓他們從寶潔公司購買呢?

1929年美國經濟大蕭條:為何這5個行業做到了逆勢飛揚?

寶潔在大蕭條時期的肥皂生產線。

因此,寶潔公司沒有為了削減成本而減少廣告投入,而是積極地尋求新的營銷渠道,其中就包括商業廣播。它開始贊助面向家庭主婦的每日廣播系列節目,而家庭主婦是保潔公司的核心市場。1933年,寶潔公司推出了它的第一個系列廣播節目,取得了巨大成功,全美各地的婦女很快就愛上了裡面的女主人公——一個善良的寡婦。寶潔公司開始推出類似的項目來支持它的其他品牌。到1939年,該公司已製作了 21個廣播節目,開創了所謂的 “肥皂劇”時代。

04 樂器行業:馬丁吉他

就像電影一樣,在經濟低迷時期,樂器似乎是一個脆弱的行業,但令人尊敬的原聲吉他製造商馬丁通過一系列策略度過了大蕭條。除了給員工減薪和每週工作三天之外,該公司還開始生產從小提琴零件到木製珠寶等各種產品。該公司堅持秉承不給大零售商折扣的原則,這維持了它與較小的經銷商的關係,鞏固了公司作為一個正直的銷售商的形象。

1929年美國經濟大蕭條:為何這5個行業做到了逆勢飛揚?

馬丁吉他在大蕭條時期的生產車間。

與此同時,馬丁公司還保持著創新精神,不斷開發新款的,更便宜的吉他類型,從而得以繼續在市場上保有很大的知名度。其中“無畏”號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這種吉他的體型更大,更深,能夠發出更大的音量和更強的低音共振。1931年,馬丁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archtop拱形吉他,公司還在其吉他上使用了14品琴頸,從而徹底革新了它的設計。這些技術上的改變,加上馬丁以合理的價格為客戶提供高質量的吉他產品,幫助公司在大蕭條期間保持了高銷量。


05 啤酒釀造商

對於全美的啤酒商們來說,大蕭條時期尤其艱難。因為1920年至1933年,美國實施了禁酒令,烈性酒的生產和銷售都是非法行為。這導致全國約有一半的啤酒廠倒閉了,啤酒的銷量從1921年的3億加侖,驟降到1932年的8600萬加侖。倖存的啤酒廠都在苦苦掙扎,希望能夠等到禁酒令被廢除的那一天。為了度過大蕭條,他們普遍實施的一個策略是——多元化經營。

1929年美國經濟大蕭條:為何這5個行業做到了逆勢飛揚?

禁酒令初期,啤酒生產商不得不把庫存的酒水倒入下水道。

一些啤酒釀造商開始經營牛奶場,出售肉類,或涉足其他農產品行業。許多啤酒廠開始銷售無酒精飲料,比如薑汁啤酒。在大蕭條時期,有300多家啤酒廠生產這種辛辣的軟飲料。根據2005年對美國釀酒業的一項調查,美國10家最大的啤酒釀造商中有8家是禁酒令之前的品牌,它們都挺過了大蕭條。(文/世界歷史那點兒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