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境遊、入境遊、跨省遊都歇了 多數導遊年收入或降幅70%以上 超長空窗期咋辦成導遊們“新作業”

出境遊、入境遊、跨省遊都歇了 多數導遊年收入或降幅70%以上 超長空窗期咋辦成導遊們“新作業”

近日,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關於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時積極有序推進復工復產的指導意見》,部署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時,積極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工作。文旅方面提到,全國性文體活動及跨省跨境旅遊等暫不恢復。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約有80萬人在從事導遊及領隊職業。此次旅遊活動停擺無疑給他們帶來巨大影響。有的人一直待崗在家等待市場恢復,有的人則想另謀出路解決生計問題。

A

他們的故事

很心酸

很無奈更多的是焦慮

領隊:開工遙遙無期 沒了經濟來源只能吃老本

已從事7年領隊工作的雷子表示,出境遊被叫停後,他就一直處於待崗狀態,生活壓力也在不斷增大,“春節是出境遊旺季,也是領隊最忙碌的時間段之一。平時月收入約8000元,旺季能達到萬元以上。跟團遊突然被暫停,我也一下子沒了經濟來源。唯一值得安慰的是,這麼多年來第一次和家人一起完整的過了個春節。”雷子苦笑著說。

領隊張嶽只要每個月能正常帶出境團,月收入5000元以上不成問題。而且他很喜歡攝影,當領隊可以結交朋友,還能去世界各地瞭解當地風土人情,滿足攝影愛好。“從1月27日至今,我已無團可接。根據目前情況判斷,出境遊短時間內肯定無法恢復,開工遙遙無期。這半年我可以吃老本,若半年以後還不能復工,我則需要另謀出路解決生計問題了。”張嶽對於目前的情況也很無奈。

導遊:參團的人少了 無團可接讓人越來越焦慮

地接導遊主要接待遊客在陝西景區景點的參觀服務工作。門嬌從事此工作已經六年有餘,她表示,地接導遊大部分以兼職為主,可同時為多家旅行社服務。因此旅行社不會支付給兼職導遊底薪。“我們的收入按天計算,當天帶團了就能獲得導遊服務費,不帶團就沒有收入,每天100—300元不等。”門嬌表示,在疫情到來之前陝西周邊遊已經進入淡季,除了春節期間會接幾天團,4月份之前基本都是待崗狀態。“只服務固定一家旅行社的專職導遊會比我們好一些,他們會有少量的底薪。但導遊服務費同樣是專職導遊工資重要的組成部分,不接團就沒有這部分收入。”門嬌說。

3月下旬,陝西周邊遊業務開始恢復,部分導遊也已經上崗開始工作。但是華商報記者瞭解到,近期能接到團的導遊非常少,“眼看著到了每年的旅遊旺季,但是無團可接讓我越來越焦慮。”門嬌說。

從事多年陝西周邊遊組團業務的段峰表示,往年他們公司4月份每週可以發車80至100輛,如果每車配備一名導遊,則每週僅他們公司就可以安排近100名導遊上崗。但是,在今年周邊遊業務恢復後,近三週以來他們公司每週發車10輛左右,只佔去年同期的10%。段峰表示,“參團的人少了,導致我們對導遊的需求也大量減少,所以待崗的導遊依然很多。”

B

不同的表現

有失業

有轉行還有自我提升的

數據:收入受影響超半數人或降幅超70%

近日,中國旅行社協會導遊專業委員會與攜程旅遊學院合作,發佈了“疫情下導遊生存狀態與職業發展需求”的調查報告。此次調查覆蓋了各地導遊協會成員、旅行社相關的導遊、領隊,以及網上自由執業導遊,參與人數為10614人,覆蓋全國31個省市區。

調查發現,目前國內導遊群體的生存狀態嚴峻。在工作狀態上,81%的被調查者“從事導遊工作、目前無業務”;11%的人從事導遊工作、兼顧做網上銷售等其他工作;8%被調查者已轉行或計劃轉行做其他工作。

疫情影響工作,也影響收入。調查顯示,5.2%的被調查者選擇今年收入降幅為30%以下,預計降幅30%到50%的人佔比24.6%,預計降幅50%以上的人比例為70.20%。

案例:金牌導遊開直播、上研修班

陝西旅遊形象大使、金牌導遊劉國楊也在疫情期間“損失”較重。他除了進行定製旅行,為遊客講解精品文博知識外,還開辦了一家旅遊公司,旗下有十多名導遊,主要設計人文類等旅遊線路,很受深度遊的遊客喜愛。劉國楊說:“疫情期間,我光給前期線上預定的遊客退單就退掉30餘萬,同時這期間的房租、人員工資都得支付,目前在無收入的情況下還貼進去了10餘萬元。”劉國楊表示,他在疫情發生後也迷茫,但很快他就重新振作。首先利用直播平臺開設個人賬號,進行線上雲旅遊,為大家講解陝西文博知識,目前觀看人數已超過5萬人次。

同時,劉國楊還運營了一個文博類公眾號,他說:“我更新公號兩年了,這段時間對內容進行了整理,打算出本以導遊角度講述文物背後故事的書,目前正在尋找合適的出版社。”此外,劉國楊還報名了北京大學博物館展陳設計與創新思維研修班,已經收到了通知書,疫情結束後將前往北大深造學習。

劉國楊認為,面對疫情,導遊如何利用好這段空窗期尤為重要。建議大家一定要利用好這段空窗期,深耕領域,繼續學習和突破。“逆境中才能拉開大家的差距。當市場恢復後,有些導遊將擁有自己鮮明的標籤,前進道路更加寬廣;有些導遊則可能因為荒廢的這幾個月時間而被淘汰。”

C

專家的建議

要學習

要轉型

更要釋放創造力

減免:免除導遊2020年全年會費 西安是全國首家

3月,經西安市文化和旅遊局提議,西安市導遊行業協會理事會通過,決議免除西安市從業導遊2020年全年會費。同時,西安市文化和旅遊局下發《關於積極應對疫情影響保持導遊隊伍穩定的通知》要求,要切實維護好導遊人員的合法權益工作,各旅行社在疫情期間非因法定事由不得提前解除與導遊簽訂的勞動合同,各旅行社、各行業組織應充分運用在線培訓平臺,開展形式多樣的線上免費培訓,幫助導遊提升專業素養。受疫情影響,到期導遊證無法按時換髮的情況,換證延期半年辦理。

據瞭解,免除全年會費的政策將有近3萬名導遊獲益。同時,西安也是全國首個免除導遊會費的城市。

幫扶:獲取多元化資格認證 拓寬自身就業渠道

中國旅行社協會秘書長孫桂珍表示,我國規模龐大的導遊群體是旅遊業快速持續發展基礎力量之一。在今年的突發疫情下,導遊問題更加緊迫突出。她建議,充分發揮導遊行業協會、大型在線旅遊企業、專業院校的力量,加快推進供給側改革、開放、創新,從提升導遊的專業技能、職業認證與就業方式入手,釋放導遊從業者的積極性與創造力。

攜程旅遊學院院長徐郅耘認為,隨著遊客需求越來越多元化、個性化、散客化、互聯網化,導遊市場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導遊執業技能的擴展,培訓、認證、評價與管理體系構建非常迫切。徐郅耘建議,讓更多導遊參加旅遊定製師、研學旅行指導師、旅遊諮詢師、當地嚮導、民宿管家等認證,攜程也願意提供平臺,幫助導遊考取相關證書,拓寬就業渠道。 華商報記者 田蕾

>>記者觀察

能否為導遊安排一場線上專屬招聘會

西安旅遊發展起步較早,1987年陝西省旅遊學校成立,該校是全西北五省唯一一家公辦旅遊學校,歸當時的陝西省旅遊局直接管理。1989年陝西省組織導遊統一考試,並在第二年參加全國導遊考試,並頒發全國統一導遊證。

陝西的導遊隊伍也從那時候不斷壯大。記者瞭解到,截至2018年底,我省持證導遊約3.3萬人,導遊電子身份識別卡註冊人數約2萬人。

外地跟團遊客落地城市後,第一個接觸的就是接團導遊,通過導遊的描述初步瞭解這座城市。導遊,是連接著這座城市和外地遊客的紐帶。所以,如果遇到一位博古通今、能夠通過詼諧幽默的方式為遊客講述城市歷史,並且綜合素質很高的導遊,會加速你愛上這座城市。

受疫情影響,目前眾多導遊待崗在家。有的人正在為生計苦苦尋找,想要解決自己面臨的困境;也有人正在通過不同的方式,尋求突破。但是西安也不乏劉國楊、冰蛋等這類網紅導遊,他們尋找適合自己的方式,堅持樹立個人品牌,通過自己的方式為大家講述歷史,不但宣揚了城市文化,更將自己打造成一名網紅導遊,未來可期。

據瞭解,導遊證算是通過率最低的考試之一,考試的通過率約為35%,近兩年才有所提高。能獲得導遊證,已經讓人心生敬佩。所以,大部分導遊都擁有縝密的思維能力和應變能力,更擁有較好的口才和社交能力,能夠對消費者進行全方位服務,再加上對城市人文、歷史等方面的瞭解,具備較強的交際和銷售能力。所以,我們大膽建議,政府牽線,在導遊和企業間架起溝通的橋樑,為那些銷售類企業提供優秀人才,解決導遊的生計問題。一場專屬於導遊、領隊的雲上招聘會,對於某些亟需短期用人的企業來說,也許也是他們所迫切需要的。

同時,我們也建議待崗在家的導遊、領隊們,一定要好好利用行走山河、遊遍世界的閱歷,繼續練好內功、夯實基礎、豐富知識儲備,用更好的狀態去迎接旅遊市場的春天。城市旅遊需要蝶變,更希望你們面對“報復性文旅復甦”的時候能夠破繭成蝶,做最好的自己。 田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