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老了,我們還是沒成為想要的樣子

這幾天很開心,上海陽光明媚、空氣清澈,卻又不熱,跟兩個老友沿著浦江邊散了兩次長長的步。

一次散步是跟一個北京來的朋友,是我高中同學,差不多十年未見了吧。現在他是中紀委的一名處長,來浦幹院講課,就約見面。上次我們見面,他還是清華大學的一名輔導員。他是我們那屆高考山東省的理科狀元,我覺得他沒有繼續走科研的路可惜了。他說他在清華也就算是中流,就算後來讀博,也就是去個省級高校當老師吧。

確實,在北上廣有許多履歷輝煌的“普通人”,我之前供職的新華社某刊中,也有一位陝西省的文課狀元,而且是遙遙領先於第二名的那種,現在大概是個副處級吧。

大城市的柏油路太硬,不太容易踩出痕跡。“可惜”,或許只是我一廂情願的認為。存在即是合理。都挺好。在散步的後半程,我們聊馬斯克,聊得非常開心,在這個科學狂人身上找到了強烈的代入感。

另一次散步是跟以前報社的一名同事,他已拋棄紙媒,現在一家類似於“今日頭條”的公司。他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守著機器,不要讓機器抓取的報道出現偏差。他的文筆還是可以的,也算是個“知道分子”,不是百度型的那種“知道分子”,是把墨水存在肚子裡的,現在卻用他的所學對抗機器。他的白髮已很明顯了,大約佔總髮量的10%,這更增添了我一絲悲涼的秋意。

我的白髮量今年也一下子突增,大約蔓延至3%了。果然,後來我們聊到了與“90後”“00後”的代溝,其實,我們都還有一顆男孩子的心,怎麼就到了溝那邊了?我們倒沒有一代不如一代之類的抱怨,就是互相打趣已經進入不了年輕人的話語體系,就連他們拍照的姿勢都看不懂,比如我朋友圈裡這張,當然,我個人是覺得很酷的,也想有這麼一張。

都老了,我們還是沒成為想要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