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道豬肉貴、誰知養豬難

都道豬肉貴、誰知養豬難

豬肉貴,現實的確創下了歷史記錄之最。自上年度10月份以來,生豬出欄價格以冀東為例,在30.00至38元每公斤,豬肉在50.00至58元每公斤左右。肉貴的原因,一是人們的生活水平真的提高對豬肉需求量大。另一方面,生豬難養養銷脫節也是不爭的事實。以本人為例;現年接近古稀的我,雖然沒有大規模養殖的記錄,但每年三、五頭乃至二三十頭的還是養了有40多年的歷史。記得最初就是傳統的土豬(黑色的原始豬),繁育也是自行選種,飼餵沒有任何添加劑和混合料料精之類的材料。皮皮糠糠的加點少量的玉米麵,只有仔豬和生育母豬配點大豆和豆餅就是最高級的精料。記得當時的大豬小豬不論哪個階段的雖然生長緩慢確很少犯病。尤其是生下的仔豬,當時豬舍(上世紀八十年代前)多為原始的半地上半地下型,既是是三九寒冬,豬舍蓋上幾塊草簾仔豬也安然無恙很少死亡。那時可能人們缺少營養或豬隻飼養時間長,純天然的豬肉回味絕對好吃。

隨著時代科技的進步,現在生豬養殖早已不是過去的模樣。不要說大中小型的養殖場,早已雜交化、規模化、現代化養殖,就連我這小小的散養戶,也上了所謂的檔次,起碼豬舍改造成了棚式型的水泥澆築地面。生豬品種不是二元起碼也是三元,飼料不但玉米麵為主,比例百分之二十或三十的副料豆餅、豆粕混合料萬萬不能少。雖然豬的品種上了檔次,體現了生豬長得快,且符合現實人們的心願瘦肉多,只需七八個月的時間即可達到200公斤左右。比起舊歲一頭豬歷時一年的時間能長到七、八十公斤就喝彩的歷史。雖然現代的生豬養殖佔了生長快價錢高的優勢,但現實的生

豬養殖依舊難。其原因;其一,生豬生豬雖快,但飼料成本也隨之提高,按每5.5市斤的飼料(最低)長一市斤毛豬計,現實的主料玉米幾年來冀

東都在0.95元左右,混合料的價格每袋40公斤的價格是240.00元還有豆粕、豆餅每市斤2.00元左右,麥麩每市斤0.80元左右,飼料每市斤的成本應在1.50元左右,不包括防疫用藥,現實既每長一市斤生豬的飼料成本應在7.00元左右。更主要的是生豬價格不穩和養殖死亡嚴重。現在是市場經濟多則跌少則貴。以2019年為例,年度雖然後期一下暴漲驚人,出欄價格曾接近40.00元每公斤。但年初也賤的驚人,出欄價格最低7.00元每公斤尚且賣不出也是歷史最低。導致價格不穩的因素還有不同的行業也相中養豬的利好,也走進這塊鄰地和農民爭這一杯 。最為嚴重的是現實的養殖豬疾患多多。還是以本人為例;上年度作為生豬散養戶的本人,養殖應該算屬於不錯的之列。因為有七頭肥豬出欄賣出三萬餘元的高價。但是在養殖過程中,也死掉了八個75公斤左右的育肥豬,和一個母豬連帶16個幼崽。本人可謂是最賺錢的一年拋出成本純收入在兩萬元左右。但是,除本人外在冀東本人住地的方圓幾十裡範圍內的養殖戶,多道幾百頭甚至上千頭少至幾十頭,倒排的不下幾十家甚至全部死亡。現實豬的病患多,尤其是非洲豬瘟更為嚴重。養殖成本高,豬隻死亡嚴重,因疫情生豬養殖減少,人們生活水平提高需求量大是豬肉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為了豬肉價格的回落穩定,政府應出臺扶植生豬生產調節豬肉價格的政策,有關主管部門(畜牧局)要走出辦公室,到一線深入實際抓好疾病預防和根治工作。只有這樣百姓養豬才不犯難,豬肉將不再稱貴。(王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