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某中學新校舍長啥樣?人臉識別、圖書館、食堂各種高大上原創

國慶長假最後一天,全國人民為祖國母親慶生的心情還是滾燙的。別人家還在抓緊時間嗨皮的時候,我們一家早上5點多,天還沒亮就起床忙活開來—因為今天是讀高中的孩子搬遷去新校區報到的日子,必須8點以前到校整理好內務。

來,看看孩子這麼多行李吧:床上用品生活用品一大包,衣服一箱,書籍學習用品一箱,鞋子熱水瓶等和各種雜物裝了兩個揹包,再加上一個手拎包,外加上一箱牛奶(學校管理嚴格,不讓外出買零食等。),滿滿登登的,後備箱都塞不完。

蘇州某中學新校舍長啥樣?人臉識別、圖書館、食堂各種高大上原創

更慘的是學渣娃的作業還沒有完全做完,在車上還在邊看《鄉土》,邊寫讀書筆記。到了高中,大大小小考試成了家常便飯,不管學生學力如何,都得適應學校這種快節奏。就像無論是駿馬還是老牛,都要放在跑道上,一起賽跑一樣。這對孩子和家長來說,是一種無奈,也是一種挑戰。

新校區環境極好,男女生宿舍樓是獨立分開的。宿舍門口掛著公寓樓的牌子,一進門就是最先進的人臉識別系統,可以即刻顯示是陌生人還是本樓人員。一樓的會客區寬闊明亮,沙發茶几等佈置得舒適方便。

蘇州某中學新校舍長啥樣?人臉識別、圖書館、食堂各種高大上原創

宿舍是按照四人間的標準來設置的,最大的亮點是所有的房間全部在朝南的一側,裡面的床全部是一層的木床,沒有了老校區醜陋而不安全的鐵架雙人床。而且一人一櫃、一桌一椅,再也不是幾個人共用一個書桌了。陽臺與房間之間是隔開的,而且是全封閉的,現在再也不怕晾衣服時颳風下雨了。更“人文”的設計是陽臺的護欄很高,窗玻璃只能推開少許透氣—防止有人“意外跌落”樓下。嗯,你們應該懂得。

蘇州某中學新校舍長啥樣?人臉識別、圖書館、食堂各種高大上原創

宿舍陽臺安全設計

蘇州某中學新校舍長啥樣?人臉識別、圖書館、食堂各種高大上原創

取消高架床,全部是一層木床,每人都有書桌衣櫃

宿舍北側是寬敞的洗手間,裡面洗手檯堪比酒店寬敞,還設置了放置洗漱用品的小格子,而且配置幾乎達到了1:1(粗略估計是4:5, 就是5個人配了4個洗手池/廁所。這樣的話,早晚大家就不用著急搶著用洗手間了。

蘇州某中學新校舍長啥樣?人臉識別、圖書館、食堂各種高大上原創

淋浴間是和洗手間單獨分開的,位於洗手間的中部,旁邊就是電熱開水爐。這樣一樓層的學生都很方便用。淋浴間裡,有24小時供應的熱水,放置毛巾肥皂等用的不鏽鋼架子都挺順手的。每個淋浴間空間不大,玻璃鋼隔開來,門口是浴簾。數量上的配置也足夠。

蘇州某中學新校舍長啥樣?人臉識別、圖書館、食堂各種高大上原創

除了新宿舍沒有開荒保潔,非常髒之外,身為家長覺得其它硬件設施都挺好的。所有,收拾完自己娃的床鋪,又去樓下宿管阿姨那邊借來拖把抹布,和另外一對同宿舍的家長一起,熱火朝天地擦窗拖地,把宿舍、衛生間和大過道都打掃乾淨了,才緩口氣休息了一下,才出了宿舍樓。

由於是新建設的校區,校園內的場館建設都很新穎,差不多是代表了蘇州這邊中學的最好(待考證?)的硬件配備了吧。校園裡沒有口號式“勤學、實幹、巧思”之類的標語,反而是這樣一些更貼合教育實際的短句,更觸動人心: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蘇州某中學新校舍長啥樣?人臉識別、圖書館、食堂各種高大上原創

寬敞而簡潔的學生食堂,光是一樓,就可以同時容納近千人同時就餐。時間原因,我們沒有去二樓餐廳再看看。

蘇州某中學新校舍長啥樣?人臉識別、圖書館、食堂各種高大上原創

圖書館的設計太讚了,場地寬闊溫馨,是個讀書靜心的好地方。裡面無論是LOGO 還是氛圍都棒棒的。好想坐下來,捧一本閒書,看上一會兒,透過大大的落地玻璃窗向外望出去,是綠意深淺的植被和帶有秋意的天空;或者三五同學來此,一同溫書學習,肯定也是不錯的體驗。

蘇州某中學新校舍長啥樣?人臉識別、圖書館、食堂各種高大上原創

圖書館正門

蘇州某中學新校舍長啥樣?人臉識別、圖書館、食堂各種高大上原創

館內一面背景牆

校園裡的另一個亮點是觀禮臺和跑道的設計,舉行個校園運動會或者典禮啥的,很氣派,也夠實用。深藍的跑道,順著操場延伸開來,看著令人舒展而興奮。

蘇州某中學新校舍長啥樣?人臉識別、圖書館、食堂各種高大上原創

蘇城人民無論貧富,自古以來崇文重教。加上經濟較為發達,家長和政府都捨得在教育上花錢投入。大小學校的硬件設施的更新換代自是不必說,校園環境也早與以前不可同日而語。這樣的校園,妥妥地秒殺好多國內大專院校呢。

然而,學習上的壓力卻從來沒有減少,甚至比以前(30年前)更甚。眾所周知,江蘇的學子要考985、211院校的難度係數國內首屈一指的:985錄取率只有2%,而211錄取率是6%。歷年來,高考江蘇卷的難,令每屆江蘇考生乃至全國人民都刻骨難忘……

這樣來看,雖然現在孩子們的讀書條件比我們那時候好多了,但是壓力和競爭卻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是時代的大潮流,任何個人無法選擇,亦難以逃避。希望孩子在這樣的大環境中多多歷練,克服重重困難,能夠到達人生新的平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