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山的哲學提綱

欲窮千里目,不需再上一層樓,我們上天柱山就行了。

天柱山的哲學提綱

在天柱山上,我們就可以登高,就可以望遠了。

我們望一望遠處的河,彷彿是一匹奔馳的駿馬,抖一抖腰就走了。而枝頭上的鳥,也叫一叫就飛了,只有美麗的碟,依舊眷戀這裡,用自己的翅膀在運送春色,把春光抖了一地。春風一吹,春雨一熨,就有綠色的小草,彷彿是一枚枚的螺釘,要把美麗安裝在天柱山上。

尖尖的小草,也彷彿是一個個釘子,讓桃花也小心的從這裡走過。

只有煉丹湖是走不過去的。

3萬平方米的水面,蓄水量8萬立方米的氣量,不是誰能夠輕易就戰勝的。站在1100米高度上的煉丹湖,以一湖波浪讓人們發自內心的覺得天柱山是一個清淨之地,清淨兩個字,都和水有關,沒有水的地方,清不了,也淨不了,因為水一生都在洗去別人的缺點。其實天柱山也是,在天柱山,這清淨與煉丹湖有關,漫步在天柱山,煉丹湖的水聲也在洗去我們的慾望。

這麼優美,這麼寧靜的煉丹湖,是天柱山的驕傲。有客人從遠方來了,自然是哪個湖最美麗就提哪個湖,就給他們講一講煉丹湖。而天柱山上,峰的倒影,樹的倒影在湖中,彷彿是幾枚最好的雨前龍井沏在湖中,這樣的一湖好茶水,夠天柱山喝一輩子,也夠我們喝一輩子。

人的一生,怎麼能沒有幾個好朋友呢?

天柱山,就是我們最好的一個好夥伴,是一個終生廝守的摯友,是一個無話不說的知音。

天柱山和人不一樣,沒有那麼多的功利,也不那麼淺薄,無論你是富裕還是貧窮,是美麗還是醜陋都做你的朋友。

痛苦了,你可以和它談談。

幸福了,你可以和它談談。

你甚至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無論你對與錯,天柱山都不會給你講一堆的道理。

天柱山只是默默的聽你。

天柱山只是默默的看你。

你動, 天柱山也不動。

動不動,我們也要知道,天柱山的美好,並不在於誰高大,誰不朽,天柱山的美好在於每一個生命都按自己的規律生活。

花當開就開。

葉當爛就爛。

蜜蜂想飛就飛。

山上,不知道名的小花,前幾天還開得豔豔的,一轉眼,花就不見了。花不見了,哪枝幹也隱身在一叢叢淡綠、深綠之中,你想找都找不到。

花如是。

人生也如是。

對於一個人來說,慾望也不是一個詞,慾望是告訴你,一個人只要你放下了欲,放下了情慾、物慾,你就寧靜得像一滴水消失在大海里,別人望不到你,也找不到你。你都沒有欲了,他們還望什麼?

在登山的路上,我們可以採幾聲鳥鳴,撿一把花香。

我們甚至可以停下來,在石階上,看一隻小小的螞蟻。怎樣構築自己的幸福。

覺得走不動的時候,我們就歇一歇,但是我們不能倒下,一定要堅持。我們要懂得,山路十不十八彎是山路的事,人生卻曲徑通幽,常常是你看上去像是沒有路的地方,走下去就峰迴路轉了。

對天柱山是這樣,對人生也是這樣。

我們不能倒下,這是一個樸素的人生道理,道理,是兩層意思,一是道,二是理。道是原本沒有的,地上本沒有道,走得人多了,就有了道。可理卻不一樣,理高懸在天空上的星辰,我們在不在,理都在。

我們就明白了,為什麼樹倒下了依舊是樹,人倒下了就不是人了。

不僅登山的路上是這樣,人生的路上更是這樣。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看見,一些平凡的人是被困難打倒了,被生活打倒的,而一些優秀的人,卻是被成功打倒了,許多被成功打倒的人,倒下了,就再也沒有能夠爬起來。

這一點上,這個世界對人是不公平的。那些小草,只要有水, 即便是枯萎之後,綠會依舊。人卻不行,人的生命,不像植物,無論你怎麼認錯,都不給你再長一次的機會

山路宛如一隻長笛,靜靜地掛在這裡,等待風的吹響。

我們說天柱山是一個風景,是說景是風的作品。

沒有風,哪有什麼景啊。

我們就等待風的演奏,哪怕吹不出什麼名曲,只吹出幾縷春的聲音也可以,讓路邊的樹,讓站了太久的樹,想一想春天的日子,想一想開花的日子,讓那些石,想想從前有水聲的日子。

靠記憶活下去的,不只是人,樹也一樣,石也一樣。

我們也一樣,我們也可以想想自己的過去,想想我們的未來,心想事成,心都不想,事怎麼會成?

於是,我們就靜靜的欣賞著天柱山,放下所有的慾望。看蟬的聲音,一絲一絲的飄過來,它講得是什麼,我們不去翻譯,淡淡的花香過不過來,都是風的事情,它自己的事情,我們也不去管它。既然一個生命並不是總要做有意義的事情,在這樣的時候,在天柱山的美麗中,我們放下所有的慾望,只曬曬太陽。

此刻, 我們也和蟲一樣和花一樣,是天柱山上一個小小的生命,此刻,除了天柱山,我們不需要關心這個世界,甚至不需要關心自己。

其實,關鍵是我們關不關注都無所謂,我們太渺小,從古至今,那麼多比我們高大的人物都為天柱山折腰。

天柱山的哲學提綱

比如:唐代大詩人李白路過宿松長江江面時,望見天柱峰的雄奇壯麗,放聲高歌:“奇峰出奇雲,秀木含秀氣。清冥皖公山,巉絕稱人意。……

比如:白居易也曾詠歎:“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門千仞鎖雲雷”。

比如:宋朱熹感嘆:“屹然天一柱,雄鎮翰維東。只說乾坤大,誰知立極功。”

這些鮮活的句子,哪一個都比我們說的好,寫的好。

這隻美麗的長笛,誰都吹得比我們響。

做不了主演了,我們就做一個觀眾。

我們想什麼是我們的事,與山無關,天柱山依舊坦坦蕩蕩,依舊過自己的日子。

天柱山從不活在別人的掌聲裡,從不活在別人的微笑裡,樹在樹的位置,石在石的位置。誰該幹什麼 ,依舊幹什麼,霧輕輕一飄,天柱山就生百媚了,雪輕輕一飄,天柱山就添柔情了。那也無所謂,天柱山無論借雪什麼光,借霧什麼光,得到什麼,都會拿出來。

甚至哪些厚重的歷史,哪些燦爛的文化,天柱山都一一放在這裡,誰想看誰看。

天柱山也從不活在自己的光輝裡,比如它曾經叫皖山,連安徽的“皖”,都是它送的這件事,天柱山就從來沒有和誰說過。不是榮辱不驚,是天柱山的心事,我們不用猜,猜也猜不明白,我們讀不懂山,亦如山讀不懂我們。

我們讀不懂,是因為天柱山本身就是一堆形容詞堆起來的。

那一塊塊冷峻的岩石上,哪一道道飛濺的流水中,哪一棵棵努力生長的綠樹,那一地的淺淺淡淡的花香,那枝頭上間間斷斷的鳥鳴,本身就是一個個形容詞,說出天柱山的美,畫出天柱山的麗,描出了天柱山的魅。

魅和美不一樣,美麗是一種表象的東西,人人可以看到的,像天柱山的天柱峰,仰望就可以看到,魅力不同,這裡是說魅是一種力量,是一種可以推動事物前行的力量。這種力量,就不是可以看到的,而是隻能感受的到,是一個在事物的表象之下奔湧的岩漿。

天柱山的迷人之處就是它的魅力。

於是,薛家崗文化遺址是一個形容詞,形容天柱山歷史的悠久和輝煌的。

於是,三祖寺、佛光寺是一個形容詞,形容天柱山的文化瑰麗和燦爛。

於是,一線天、飛來峰是一個形容詞,形容天柱山的厚重和豪放。

於是,119科,1000餘種植物是一個形容詞,形容天柱山的豐富。

於是,野葛粉、天柱山茶油是一個形容詞,形容天柱山的絢爛。

於是,天柱山魏碑是一個形容詞,形容天柱山的品位和高度。天柱山魏碑也是一個形容詞在把門,楷體也罷,柳體也罷,反正寫不好的不準進來。

其實在天柱山,不只是碑林這麼有性格,九井河的九大瀑布也是這樣。所謂瀑布,就是水從高處跳下來,在平地上流淌的不叫瀑布叫河流,瀑布是水的一次跳崖的行為,儘管我們不叫瀑布壯士。九井河的九大瀑布一個姿勢下去了,一跳成名,一跳就把自己跳成了潛陽十景。

天柱山的哲學提綱

一覽眾山小。

不是我們的高度是天柱山的高度,我們站在天柱山的肩膀上。人的一生,許多時候都是站在別人的肩膀上,提著別人的思想和智慧,照亮家門。我們把這叫做學習和繼承。

這算不上什麼,這世上,沒有什麼東西是真正屬於我們個人的。所有的景點和美麗,都是一把椅子,我們只在這上面坐一會,就要走,我們只買到一張生命的門票。可椅子不走了,椅子才是這個世界的真正的主人,它留在這裡等每一個人。

於是,不管我們和太陽借了什麼樣的光,只要我們也留下自己的智慧,讓後人也站在我們的肩膀上,就是有價值的人生,就不失為高尚。

我們登呀,攀呀,我們尋呀、找呀。我們努力,不是要找到最好的,而是要找到最適合我們的,找到一雙合適的鞋子,才能走好山路,找到一個最好的人,才能夠一生好好的相愛。

找到了,我們就幸福了。

正像找到了天柱山,我們就快樂了一樣,我們在天柱山上走來走去,也讓天柱山,在我們的心中走來走去。

踩得我們滿眼熱淚。(文丨馮金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