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超20億,中國移動入場+咪咕續約對CBA意味著什麼?

中國移動和咪咕公司的合作升級絕對是CBA聯盟在疫情期間迎來的巨大利好,新商務週期的商務開發之路由此開始。

5年超20億,中國移動入場+咪咕續約對CBA意味著什麼?

北京時間4月8日,CBA聯盟與中國移動咪咕公司舉行了主題為“AI拼”的5G戰略合作“雲”簽約儀式,宣佈雙方戰略合作升級及CBA新媒體版權續約。該合作從2020-2021賽季開始,長度為5年,據懶熊體育瞭解,合同總價超過20億人民幣,這也將改寫CBA歷史上單筆合作的費用紀錄。

據懶熊體育瞭解,此番咪咕續約只是“引子”,背後入場的是其母公司中國移動。通過此次合作,從2020-2021賽季起,中國移動成為未來5個賽季CBA官方合作伙伴,旗下咪咕公司成為未來5個賽季CBA數字媒體戰略合作伙伴、5G+全場景獨家合作伙伴,獲得未來5個賽季全部CBA聯賽、全明星週末的互聯網轉播權以及運營商獨家IPTV轉播權。

事實上,一次性出售5年聯賽版權,也是2017年CBA公司接手聯賽商務開發以來的首次,此前的版權合作,最長的也只有騰訊體育的3年合約,優酷和咪咕此前簽下的都是兩年合同,同在這個賽季結束後到期。一般來講,相對較短的版權合同可以讓版權擁有方在看好聯賽版權價值升值的前提下,擁有更多的溢價空間。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咪咕取得的獨家版權只有IPTV的轉播權,互聯網平臺的版權CBA聯盟依然會採取多家共有的非獨家分銷模式,這也意味著他們還會尋找諸如此前騰訊體育、優酷體育這樣的其他互聯網轉播平臺。

根據官方新聞稿,中國移動此次大手筆的投資邏輯是為5G佈局,拿到CBA版權後,中國移動咪咕將與CBA聯盟成立5G聯合實驗室,探索更多基於5G網絡傳輸下的轉直播技術,以“5G+體育”的概念幫助CBA聯盟繼續前進。此外,合作的主要內容還包含IPTV的獨家版權、聯合會員開發、授權商品銷售、線下賽事運作以及咪咕咖啡贊助權益等。

中國移動加入戰局後,意味著CBA贊助矩陣再起波瀾。本賽季被稱為“CBA2.0”時代的元年,聯賽商務開發也有了不小的變化,CBA聯盟在賽季初將安居客、伊利、快手和長隆招致聯賽大家庭,2020年年初麥當勞也悄悄進入官方合作伙伴序列。目前在CBA擁有一套多層級的贊助商體系,目前聯賽擁有1位官方主贊助商、1位官方戰略合作伙伴、9位官方合作伙伴、6位官方贊助商及3家官方供應商。此外,還包括4家媒體合作伙伴,一家官方計時,一家官方票務平臺及一家官方球迷社區。

5年超20億,中國移動入場+咪咕續約對CBA意味著什麼?

▲圖片來源CBA官網。

在此前的最高兩級贊助合作中,中國人壽(26.280, -0.55, -2.05%)在2017年與CBA簽下3年近10億人民幣的單子,成為CBA歷史上首家“主贊助商”,雙方的合作將在2020年到期,目前尚未宣佈續約;此外李寧則在2017年與CBA以5年不到10億人民幣的價格續約,李寧作為聯賽的唯一官方戰略合作伙伴,雙方合同將於2022年到期。

而中國移動巨資加碼CBA的另一層意義,則是聯賽迎來了一位新的常駐玩家。在CBA的發展史中,聯賽媒體版權曾多次易手,多家平臺手握賽事轉播版權,例如早些年的搜狐體育,和已經淪為歷史的暴風體育和樂視體育等。自從CBA公司2017年接過CBA聯賽運營權以來,逐漸敲定了三個新媒體轉播席位的戰略,2017-2018賽季騰訊體育和直播TV購得賽事轉播,2018-2019賽季開始咪咕視頻和優酷體育(取代直播TV)加入,CBA實現新媒體轉播三足鼎立的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騰訊體育與優酷體育和CBA的轉播合同也將於2019-2020賽季結束後到期,那麼兩家是否會續約,保持現有的局面,則是接下來的另一大看點。

5年超20億,中國移動入場+咪咕續約對CBA意味著什麼?

▲2020年是CBA下一週期商務開發的重要節點。

此番續約CBA,咪咕視頻鞏固了其在體育轉播權戰的位置。目前在市場上活躍的體育轉播權玩家中,從手握的版權中能夠得出各自的標籤,例如主打籃球產業的騰訊體育,足球領域由PP體育和愛奇藝體育分庭抗禮,咪咕則在過去2年獲得了中超、CBA兩項本土體育賽事的轉播版權,為平臺貼上了“中國體育”的標籤,咪咕視頻還在2019年6月與武磊所在的西甲西班牙人隊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對於咪咕,從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入局體育產業算起,已經先後購得了多項頭部體育賽事的相關版權;而對於CBA,聯賽未來轉播權仍將採用分銷的模式。儘管總價超20億人民幣的訂單足夠誘人,考慮到咪咕現有的曝光量和口碑,確實不足以撐起獨播CBA賽事的能力,平臺的能力尚且無法與騰訊體育、PP體育和愛奇藝體育等同日而語。

2018年堪稱咪咕正式涉足體育產業的元年,在當年的俄羅斯世界盃中國區轉播權戰中,咪咕視頻是首家從央視手中購得賽事版權的公司,成為當年體育產業的年度大手筆之一。同年7月,咪咕公司宣佈與蘇寧達成戰略合作,蘇寧旗下的PP體育所擁有的賽事版權通過專屬頻道進入咪咕視頻,包括中超;9月,咪咕視頻與CBA簽下兩年新媒體版權的合約。

此外算上年末獲得的NBA短視頻直播權益,咪咕的另一個現狀,是儘管2018年攬得多項賽事版權,但其中無一為獨家賽事版權。在CBA賽場,不具備轉播權稀缺性的前提下,作為“新人”的咪咕想從騰訊體育和優酷體育手中瓜分用戶絕非易事,實際上在咪咕開始運營CBA賽事的初步階段,懶熊體育曾橫向測評過三家CBA轉播平臺的體驗感(相關閱讀:騰訊體育戰雙雄,CBA直播哪家強?),平臺的原生無解說模式實際上具有一定的特色。

5年超20億,中國移動入場+咪咕續約對CBA意味著什麼?

▲咪咕視頻App的CBA頁面。

對於CBA來說,贊助收入和版權售賣是當下兩大收入來源。移動攜咪咕深度入局,對於這兩方面來說都是一次重大利好。不過,今年是很多此前贊助及版權合同續約的關鍵一年,不管是中國人壽的主贊助商合同,還是騰訊體育、優酷體育的版權合同,同樣都是下一週期商務開發的重點。特別是在本賽季聯賽因為疫情影響被迫中斷,尚無複賽時間表的當下,如何儘快搞定這些原有合作伙伴,或者開發同類同級別新的合作伙伴入局,都是CBA聯盟面臨的重要課題。

在CBA未來幾個賽季的商務整體格局中,中國移動和咪咕的這次續約應該只是個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