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是反雞湯的

若杉說

今天是我們《成為諮詢師》訪談節目的第三期,我為大家邀請了襲喆老師。襲喆老師與我師出同門,我們見證過彼此從業五年+,從懵懂到成熟,在成為諮詢師這個道路上的彷徨和成長。


所幸,我們現在,都依然堅定著,想成為更好的心理諮詢師……


諮詢師介紹

襲喆: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累計諮詢時長500小時,個體督導時長50小時,團體督導時長200小時,個人體驗時長200小時。



問題一:你覺得在做諮詢師前和做諮詢後,你最大的變化是什麼?


襲喆:我覺得是我更真實了,當我開始進入心理諮詢這個行業,進入的越來越深以後,我覺得彷彿自己的殼被一點一點打碎,然後越來越呈現出最裡面的那個最真實的自我。


這跟我做過5年的個人體驗有關,在這個過程中,我說我比以前更真實,但它不一定是活得更輕鬆,但是會更少的抱怨。


心理諮詢,是反雞湯的 | 成為諮詢師訪談(下)


問題二:聽說最近你一下子接了好幾個危機生命的諮詢,感覺怎麼樣?你是怎麼調節的?


襲喆:一下子接好幾個嚴重的個案,會壓力特別大,情感衝擊也特別大,還有就是我可能幫不到他的那種挫敗感。


比如說自殺,他很可能並不是真的求死,那件事對他們來講只是一個出口,這是他們尋求出口的一個方式。你要承受住它的這部分,然後要想辦法確保他的安全。


若杉:我到現在還認為,最難的是,你意識到要承擔他的個人生命時。


襲喆:

當他來的時候,他肯定已經是很嚴重的情況了。但是我很希望,在我跟他工作的這段時間,我真的給到了你一點活著的希望,然後讓你世界能夠變得更好。這些壓力確實會很大。


若杉:那麼你是如何調節的呢?特別是頻繁的、同時多次遇到這種事情?


襲喆:首先,我認為應該儘量避免遇到這種情況。如果你同時接很多很嚴重的個案,這既是對諮詢師的一種保護,也是對來訪者一種責任。


因為當來訪者有很重的情緒時,對諮詢師的捲入和衝擊是很強的。你真的需要在他身上投入很多才行。


其次,此時諮詢師應該做好自我關懷。自我關懷可以來自很多方面,尤其是我的個人體驗,我做了很長時間的個人體驗,我覺得我的諮詢師是我的一個非常有力的精神支柱;


還有你的督導老師也很關鍵,可以給到我們很多力量;有的時候同輩之間也可以給到關懷和支持,雖然未必我跟他們詳細的聊個案的內容,但大家只是聊一聊自己平時的工作狀態,就也會緩解很多;另外還有去找你的好朋友聊一聊,尤其是那種能夠真正理解你的好朋友。


若杉:是的,大部分需要走進諮詢師的人,就是缺你說的各種關懷。你覺得諮詢最後,真正能幫到來訪者的是什麼?


襲喆:最重要的還是關係吧。


心理諮詢,是反雞湯的 | 成為諮詢師訪談(下)


問題三:當你遇到個人不喜歡的來訪者,會怎麼辦?


襲喆:肯定會遇到不喜歡的來訪者,諮詢師和來訪者一樣,大家都會有自身限制,之前我在做培訓的時候,老師講如果你對某一類人群,或者某一種特定性格特質的人有意見的話,那麼你一定要轉介。


因為如果在諮詢的過程中體驗不好的話,來訪者自己是能夠強烈感受到的,你是裝不來的。


他真的能感覺得到,哪怕說我們很專業,我們在諮詢的過程中不會去攻擊他,不會去表達說我不喜歡你等等,但是諮詢時的那種感受、那種氣場是很微妙的,喜歡和不喜歡,它是透露在你身體的每一個細胞裡的,他會馬上感覺到,然後他自己就會走了。


所以說,更好的處理是我們感受到了不太喜歡,我們會跟他討論說,我好像不太匹配您,我幫您轉接給其他的諮詢師。


但另外一點,就是我們在做個人體驗的過程中,我們接納的邊界真的是在不斷地拓寬,所以你對不同程度、不同種類的來訪者,接納程度會越來越好。


心理諮詢,是反雞湯的 | 成為諮詢師訪談(下)


問題四:你覺得諮詢師會有導師的部分和責任嗎?


襲喆:諮詢是有教育的成分的,如果我們面對的來訪者是比較年輕的來訪者,比如說16、17歲、到20出頭這樣。他們在社會經驗上、生活經驗上是有一定欠缺的,你是有教育的義務在裡面。


尤其是在高校做諮詢,你要幫他適應大學的生活之類。


但是這個肯定是要跟來訪者自己的人格結構不一樣,他的人格結構心智化水平程度越高,我們做教育的這一部分可能會越多。相反,人格心智化水平越低,可能我們更多的是在支持陪伴,而不是在告訴他你要怎麼做。


如果他的心智化水平越高,他自己的人格結構越穩定的話,我們會給他做更多的探索,比如說會用到一些面質、詮釋、解釋、這些都會用到。


但是,如果他自己的心智化水平是比較低的,他的人格結構是不那麼穩定的,那麼可能更多的需要我們理解他怎麼了?做教育的那部分就更多隻是生活上的教育,比如說遇到一件事情,那應該怎麼去處理,甚至會說的很詳細很詳細。


但是神經症的來訪者,我們不會做這種事情。你不會告訴他,如果別人那個對你說了什麼,你要去就是怎麼去表達對這件事情的感受。因為他自己都知道,他需要的是更內在的理解他的一些行為模式、關係模式。


心理諮詢,是反雞湯的 | 成為諮詢師訪談(下)

問題五:你覺得諮詢師可以給建議嗎?


襲喆:這就要分情況分人。


我不贊成那種就是說,我最近覺得我有點抑鬱,你告訴我該怎麼辦?我們要全方位立體式的看你這個人,而不是說我是個解決某種情緒的大師或專家。


我對任何一種情緒,或者是婚戀關係都不是專家,但是我會有很專業的態度去面對你這個人,你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這才是解決你的困擾最好的方法,而不是說我們去面對那些症狀問題。


若杉:所以從這個角度講,我們給出的通常不是很具體很客觀的建議,他一定是基於這個人他的漫長或系統的解決方法。很難說建議一、建議二,這樣去把這個事情給說清楚。


很多來訪者,也會問我一個問題,諮詢為什麼需要那麼長?


襲喆:如果更短一點的話,那麼目標就要更具體更直接效果,就更像是退燒藥,就是臨時起效一次,我不能保證你下次不發燒了。或者說我不能保證你的免疫力得到更好的調整。


若杉:它可能在瞬間能解決你的問題,但是你的問題根源,可能都沒有看到,也不太可能從根上或者從系統上去解決問題。


讀亞隆的一本書,是寫給年輕的諮詢師的,上面說盡量不要去給來訪者貼標籤,去把他標籤化,那麼複雜的一個人,你要用什麼樣的標籤,才可以充分的把它形容?


襲喆:我覺得個案概念化,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我們是在不停地修整,從來都不是說做到每一次之後,這個案概念化就做完了。而是說我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去改,這才是面對一個人的態度,我們是在不斷的去認識他。


心理諮詢,是反雞湯的 | 成為諮詢師訪談(下)


問題六:當諮詢師這麼多年,讓你堅持下來的理由是什麼?


襲喆:一方面我對這件事情沒有喪失信心。雖然說從我做這件事開始,直到現在實際上我頂多能達到收支平衡的水平。


可能說我要通過這個職業,說每個月能賺多少錢,來養我自己,或者說對家庭做點貢獻之類,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我有信念說,這件事我堅持做下去,我是會有收穫的。


做這件事在物質上不會把我餓死,在精神上,且不說對來訪者的幫忙使我收益,單從我個人來說就很有收穫。


問題七:你覺得當我們有情緒問題或心理問題的時候,可以通過看書來解決嗎?


襲喆:在任何時候來講,我們去看書,多看對自己有益的書,來吸收其中的營養,都是對我們有益的。


但這個幫助是不是足夠的。這個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有的情況是需要在諮詢室裡解決的?有的問題是從書中汲取也是不錯的。


若杉:但最近我發現一個問題,因為市面上心理學的書非常多。所以有些人會看不同的書,然後你會發現他看到不同的流派,不同的方式,兩者之間會有衝突,本來來訪者是困惑的,結果看完書以後更困惑。


也就是說,這件事對他並沒有什麼益處,反而讓他內心更加相沖突。


有來訪者說,哎,我在哪本書上看到的是怎麼怎麼樣?我會說我說的是對你有幫助的,那本書說的是對別人有幫助的。也就是說,書好,但不一定適合你。


心理諮詢,是反雞湯的 | 成為諮詢師訪談(下)


問題八:現在大家講到各種問題,都會談到原生家庭,你覺得我們探索原生家庭的過程,意義是什麼?


襲喆:我剛開始學精神分析的時候,我特別在意這一點,我一定要了解你的成長史。但是現在反而我不這麼堅持了。


尤其在一些短程的諮詢裡,我更關注你現在發生了什麼事情,你現在的一些關係模式和處理方式。實際上你現在的關係模式,已經告訴了我你以前發生了什麼。

然後說,關於原生家庭的這個事情,我們都是原生家庭塑造出來的人,他確實很重要,但他不是不可改變的。


我們要從原生家庭的束縛裡擺脫出來,變成自己。這就是破殼而生的過程。


若杉:現在我們探索原生家庭,主要是為了看到裡面發生了什麼,只有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只有看到他,才能去成長和改進。我們並不是說回原生家庭去追責,是誰的問題。


問題九:有人問,如何我在休息,但是別人都在往前奔,那我不是落在別人後面了嗎?那我應該怎麼辦?


襲喆:每個人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只有自己這一條路。這條路上只有自己,不存在說誰把誰落下。


就算是大家同樣去參加一個考試,他拿98分你打92分,他就把你落下了嗎?十年之後,你再回過來看那個分數,他其實沒有那麼多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