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文化:成功學的一劑解藥

前天看到一篇文章,標題特別有意思:為什麼你情願吃生活的苦,也不願意吃學習的苦?

說這話的人我猜一定是位學霸,不理解“學習的苦”和“生活的苦”不是同一種苦。學習的“苦”吃完了,不見得對生活就有幫助。

可是,為什麼家只長、老師和社會都武斷專橫地要求孩子在入學習上“要肯吃苦,要

努力”?是因為他們認為,努力學習之後,必有一個體面甚至輝煌的人生。然而,現實的殘酷之處在於:並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有回報!

現在很多培訓機構和學校都在向家長和同學們灌輸一個觀念: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什麼是人生的起跑線?

喪文化:成功學的一劑解藥

我有一位朋友,少年時偶爾從父親的書櫃裡看到了一本非常漂亮的帖子,褚遂良臨蘭亭序,其風格之空靈俊逸,美到他“不能呼吸”,於是,他拿這本號稱“天下第一行書”的帖子為範本,打算練習書法。父親看見了,拿走字帖,跟他說“從禇遂良的行書開始練,你一輩子都寫不出好字。”話畢,轉身他給了一本顏真卿的《多寶塔碑》。

這位朋友後來成為書法極好的畫家。褚遂良的行書優美俊逸,適合欣賞,但不適合給沒有任何書法功底的少年做初始習練的字帖,這是具備書法修養的家長才有的判斷。

喪文化:成功學的一劑解藥

如果說人生真有起跑線的話,家長就是孩子最初的起跑線。不僅僅決定孩子的起點,甚至還決定了孩子在哪個維度上奔跑。

說得再過一點,每一位家長都是一艘航空母艦,你停留的海城,決定了孩子起飛的地方。

但是決定起點的家長是否有權決定孩子的人生目標和方向?答案是否定的。不同的孩子,潛能不一樣,興趣不一樣,因此,人生目標也應該不一樣。好的父母可以給孩子一個多維的視角,但不應該替孩子設立目標,不應該把父母或家族的期望就寄託在孩子的身上,每一個生命都有自己的夢想,甲之熊掌或者是乙之砒霜,父母的美夢有時候是孩子的噩夢,所以,別把自己的期待、自己的夢想罩在別人頭上,那樣,夢想可能會變成人的陰影。

從心理學角度看,只有拒絕成為外部目標(譬如說父母和家族的期望)的奴隸,才能真正活出自我,才能找到來自自我的肯定。而自我肯定,則是心理健康的基礎。

在健康與名利的關係上,兩千多年前的老子崇尚珍惜生命,看淡身外之財與身外之名:“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在人際關係上,老子在兩千多年前就主張柔弱不爭,說:“天之道,不爭而善勝”,順其自然…看看老子的這些人生觀,我們是否感到有點眼熟?

這不就是眼下流行的喪文化嗎?是的。不求名利,貴身自養的喪文化不是90後的創意,而是道家文化的迴歸。

曾經有人問邁克爾遜,為什麼能花那麼多時間來測量光速,他回答:“因為太好玩了。”研究光的速度於他而言,是可以沉涵的遊戲,有著無限樂趣。邁克爾遜的體驗告訴我們,只要做自己喜歡的事,任何事情都可能像遊戲那樣有趣、吸引人,讓人著迷、讓人沉湎。

讓工作從負擔變成“遊戲”的催化劑是喜歡。有人發奮,有人頹廢。允許每個人都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工作、去生活,這才是正常的多元社會。如果整個社會都在發奮,那就像一個沒有肝臟的身體,支撐不了多久,就會崩潰的。佛系和喪文化,作為成功學的一劑解藥,讓一部分人在清醒或者混沌狀態下看到自己真正的內在需求,也許,是促使社會從一致追求上進,追求成功(名利)的亢奮狀態走向正常化的清涼劑。

不被名利慾望所奴役的人,自有一種與世無爭的平靜從容。

喪文化:成功學的一劑解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