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底氣,華為憑什麼?

華為首款5G摺疊屏手機將在2月24日的2019WMC(世界移動大會)上正式發佈。

而且一旦深入瞭解這家中國科技巨頭在5G芯片上的實力,也會看得更清楚——這是華為風格的一以貫之:

有實力就有底氣,有底氣不怕先講後講。

先做後說,拿產品說話。

實際上,華為在5G終端上的佈局,點線面覆蓋,端到端打通。

5G手機,只是最具消費者感知力的終端產品。

5G研發一脈相承

事情可以從巴龍誕生說起。

現在,外界對於華為芯片最瞭解的是手機芯片“麒麟”

但多有不知的是,其實剛剛通過5G打響名聲的“巴龍”,還是麒麟的大師兄。

當初為從底層實現產品差異化,華為開始造芯業務。

先以雪山為名開闢了通信為核心的“巴龍”,其後又有了“K3”——並更進一步源流成今日名聲大振的手機芯片“麒麟”。

歸根溯源,巴龍和麒麟,都名起高海拔雪山,寓意攻堅最難課題。

而且麒麟芯片的聲名壯大史,也都離不開巴龍的背後默默支持。

從3G、4G到5G,巴龍都在終端最核心的通信能力方面發揮效用,保駕護航。

這一路,也是華為十年磨一劍,從追隨者到領先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