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詛咒的神祕石棺,刻有“開者即死”四字,1400年來無盜墓賊敢動

去西安旅遊的朋友,碑林這個熱門景點是很多人都會去的地方。西安碑林博物館是陝西創建最早的博物館,是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陳列歷代碑石、墓誌及石刻造像為主的藝術博物館。館區由孔廟、碑林、石刻藝術館三部分組成;其中石刻藝術館雖然是西安碑林裡的一個小景點,去的人不多,但是裡面卻珍藏著一批“神秘”的古代石棺。

被詛咒的神秘石棺,刻有“開者即死”四字,1400年來無盜墓賊敢動

石刻藝術館外觀為仿古大屋頂結構,上下兩層,局部三層,還獲得了魯班設計獎。總設計風格典雅,氣勢恢宏,入口仿照兵馬俑坑甬道設計。進門後往下進入室內,入口的壁雕配上昏黃的燈光就能讓人感覺到震撼。館內不大,展出精品佛教、道教等石刻文物;但沒想到的是,小小的石刻藝術館裡保存著包括國寶級文物——“昭陵六駿”(殘存)在內的70多件漢唐時期珍貴的陵墓石刻。但其中有一件文物,看完不禁令人冒出一身冷汗!

被詛咒的神秘石棺,刻有“開者即死”四字,1400年來無盜墓賊敢動

這是一具造型獨特的方形石棺,就是相當有名的“李小孩石棺”。石棺長1.92米、寬0.89米、高1.22米,是一座屋頂為歇山式的建築,棺蓋是由一整塊石頭雕刻而成的。蓋正中雕刻寶瓶,兩端有鴟鳥,並浮雕有筒瓦和蓮花紋瓦當。蓋下部分由六幅石塊鑲嵌在一起,中間開門,兩側開窗,四周刻有斗拱,併線刻有男女侍從青龍、朱雀等圖形和纏枝卷葉花草圖案。石棺整體形象逼真,線刻流暢傳神,充分反映出隋代工匠精湛的雕刻技術和創造力。更令人驚奇的是,製造者特意在棺蓋後面正中刻了“開者即死”四個字,以防石棺被盜。

被詛咒的神秘石棺,刻有“開者即死”四字,1400年來無盜墓賊敢動

也許是因此這充滿戾氣的四字詛咒,在長達1400多年的時間裡,無論朝代更替、兵荒馬亂,一直長眠於地下,躲過了盜墓賊的惦記,無人敢動。直到1957年才被考古工作者發掘,當時考古學家看到石棺上的四個字也被嚇退了,猶豫糾結許久才決定要打開。到現在石棺上都留有當時被工具撬開的痕跡。石棺內的遺骸與隨葬品被文物部門妥善保存,現在在石刻藝術館裡展示的只是一具空棺。

被詛咒的神秘石棺,刻有“開者即死”四字,1400年來無盜墓賊敢動

那麼這位“李小孩”究竟是何方神聖,當時的人們一定要在石棺上刻下這樣的詛咒呢?當年墓葬被髮掘時,考古學上稱此形制為平面呈甲字形的土坑豎穴墓,是一種規格很高的墓葬,主人非富即貴。的確,棺材的主人是一位年僅9歲的隋代公主,名叫李靜訓。出身顯赫名門,她的曾祖父李賢是北周驃騎大將軍;祖父李崇是與隋文帝楊堅一起打天下的一代名將。她自幼養在宮中深得寵愛,所以賜字“小孩”。

被詛咒的神秘石棺,刻有“開者即死”四字,1400年來無盜墓賊敢動

然而不幸的是,這麼深受寵愛的小女孩卻只活到9歲,便短命而亡,並沒有享福的命。因為她皇親國戚的身份,生前錦衣玉食,死後也享受厚葬。把“李小孩”帶大的姥姥——北周皇太后、隋朝樂平公主楊麗華楊麗華悲痛欲絕,覺得必須厚葬才能解心頭的悲傷。在隋朝時石棺非常普遍,但是極少有人可以在死後匹配到房形石棺這樣的規格。隨葬品也是可觀,不僅數量龐大,230餘件陪葬品無論是陶器、珠寶、玉石器、玻璃器、絲織品還是金銀首飾等,均非常精美;是目前發現保存完整的規格最高的隋朝墓葬。

被詛咒的神秘石棺,刻有“開者即死”四字,1400年來無盜墓賊敢動

雖然在墓的封門或是棺材上刻有咒語,是古代墓葬中屢見不鮮的事情,但是出現“開者即死”這樣狠毒而直接的毒咒,還是相當罕見的。現在看來儘管幼稚且迷信,但也能體現楊麗華對“李小孩”的追念與不捨。如今這座傳奇的石棺被永久展示在西安碑林博物館的展廳裡,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