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疫情發酵 哪些金屬供應“危在旦夕”?

 中國一些金屬嚴重依賴進口,隨著海外疫情發酵,可能隨時面臨“斷糧”。

  世界各地的礦山都在減產,中國作為金屬消費大國,在復工的同時也受到了供應緊張的影響。

  路透稱主要金屬原料未來可能會短缺,給從家用電器到電動汽車電池等所有產品的生產帶來了風險。

  以下是中國高度依賴進口的礦物清單。

  鋁土礦

  主要供應商:幾內亞(累計確診688例)、澳大利亞(累計確診6,650例)、印度尼西亞(累計確診7,135例)

  據英國商品研究所(CRU)分析師Wan Ling估計,鋁土礦進口量佔中國2019年氧化鋁產量的40%左右。

  迄今為止,供應商幾內亞沒有出現中斷,澳大利亞鋁土礦現貨價格仍然較低。

  Wan Ling說:“幾內亞的鋁土礦中有一些確診病例,而且可能還會更多。我們需要看看該國政府在控制冠狀病毒方面將採取什麼行動。”

  銅精礦

  主要供應商:智利(累計確診10,832例)、秘魯(累計確診17,837例)

  根據國際銅業研究集團(International Copper Study Group)的數據,去年,中國近80%的銅精礦依賴進口。這種經過部分處理的礦石用於製造銅金屬,銅是電力和建築業的重要原料。

  主要供應商智利的出口基本上未受影響,但在秘魯,一些礦商的出貨量減少,甚至完全停產。

  一位南美礦商表示,中國冶煉商對供應變得“非常緊張”。

  鎳礦

  主要供應商:菲律賓(累計確診6,710例)、新喀里多尼亞

  研究機構安泰科的數據顯示,印度尼西亞禁止鎳礦石出口,中國港口的鎳庫存處於2018年6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菲律賓大型鎳礦商也已停止部分運營,以遵守病毒遏制措施。

  安泰科首席鎳分析師徐愛東表示,供應緊張將迫使中國不鏽鋼原料含鎳生鐵(NPI)的生產商“考慮減產”。

  錫精礦

  主要供應商:緬甸(累計確診121例)

  國際錫業協會中國區首席代表崔琳表示,中國錫精礦的30%-35%依賴進口,絕大多數來自鄰國緬甸。

  今年一月和二月進口量同比下降,並沒有直接受到與冠狀病毒相關的供應中斷的直接影響,但是緬甸的礦山缺乏中國工人,他們不願跨境維持礦石加工業務。

  崔琳表示,大型中國冶煉廠的庫存足以維持三到四個月,但私人生產商在四月和5月前半段面臨困難。

  鉻錳礦

  主要供應商:南非(累計確診3,465例)

  中國嚴重依賴南非的不鏽鋼原料,南非將限制措施延長至4月底,但允許礦山的產能達到50%。

  CRU高級分析師Ellie Wang表示,幾家南非礦業公司宣佈遭遇不可抗力,但截至3月底,中國擁有超過12.5周的鉻礦石庫存。

  Concord Resources研究主管Duncan Hobbs說,目前南非封鎖的影響“相當有限”,但延長期限可能會導致破壞。“很難看到如何從其他來源替代來自南非的供應。”

  鈷

  主要供應商:剛果民主共和國(累計確診359例)

  中國幾乎完全依賴全球的鈷生產國剛果民主共和國生產用於電動汽車電池的氫氧化鈷。

  剛果民主共和國第一季度鈷出口下降15%,剛果礦業部長警告說,由於大流行而導致的礦場關閉將是“災難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