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歐地區的大國因素:利益格局及其影響

內容提要

21世紀第二個十年以來,世界主要大國加大對中東歐地區的關注和投入力度,大國博弈加劇。歐盟在中東歐地區發揮主導作用,德國是中東歐國家最重要的經貿和政治夥伴,俄羅斯憑藉能源優勢和文化軟實力“重返”中東歐地區,美國通過提供軍事安全和能源供應深度介入中東歐地區,歐德俄美基於各自比較優勢佔據了與中東歐國家合作的有利位置。瞭解上述國家或國際組織在中東歐地區的利益關切及其與中東歐國家關係的特點,對於更好地理解和推進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

中東歐地區;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17+1合作”;大國因素;利益格局

作者:朱曉中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

文章原載於《當代世界》2020年第4期,註釋略

DOI:10.19422/j.cnki.ddsj.2020.04.002

中東歐地區的大國因素:利益格局及其影響



經過30年的轉軌和發展,中東歐國家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發生了深刻變化。政治上,這些國家仿照西方模式建立起全新的政治體制。經濟上,絕大多數國家走上了發展正軌,實現了經濟高速增長並達到歐盟平均水平,成為歐盟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在對外關係方面,中東歐國家迴歸歐洲,並以全新的面貌活躍於歐洲大陸的政治、經濟和安全版圖上。21世紀第二個十年以來,世界主要大國加大對中東歐地區的關注和投入,大國博弈加劇。中東歐地區再次成為大國關注點,與冷戰結束後歐洲大陸的國際關係重組、歐盟持續擴大、跨大西洋關係演化、西方對俄羅斯的“再認識”、烏克蘭危機引發西方與俄羅斯關係持續緊張以及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等一系列因素息息相關。而近年來英國“脫歐”和中美關係出現的巨大波動給大國關係帶來了新的不確定性。因此,分析中東歐地區的大國因素,特別是大國與中東歐國家的利益結構及其深層關係,以及對“後來者”採取的立場和對策,對更好地理解和推進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中東歐地區的大國因素:利益格局及其影響

歐盟在中東歐地區發揮主導作用

歐盟是世界上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地區組織,其在2004年5月實現了第五次擴員。此次擴員對象是中東歐原社會主義國家。在這一歷史性時刻,歐盟抓住機遇,向上述國家提出了入盟的“哥本哈根標準”,即從政治、經濟和法律等方面要求中東歐國家按照歐盟的標準和價值觀進行改革。在這之後,歐盟持續推動擴大進程,旨在最終將西巴爾幹國家納入囊中,建成所謂的“自由、完整和繁榮的歐洲”。歐盟希望通過擴員增強自身國際影響力,以提升體量的方式獲得與美國平起平坐的國際地位。值得注意的是,歐盟在擴員的進程中,始終強調自身是一個價值觀聯盟,運用政治、法律和經濟手段防止和“敲打”某些中東歐成員國在轉型時的“跑偏”行為,並在此基礎上持續推動歐洲一體化建設。在中東歐國家入盟前後,歐盟向這些國家提供了諸多貿易支持政策和鉅額財政援助(見表1),大力推動中東歐國家經濟改革,促使其在經濟上逐步達到歐盟平均水平。在這一過程中,中東歐國家經濟對歐盟形成高度依賴(見表2),歐盟也塑造了中東歐國家的資本主義類型。

中東歐地區的大國因素:利益格局及其影響


表1 2014—2020年歐盟中東歐成員國獲得各類基金預算一覽表

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斯洛文尼亞四國所獲歐盟基金預算佔本國GDP比重為2018年數據,其他國家為2017年數據資料來源:https://cohesiondata.ec.europa.eu/

中東歐地區的大國因素:利益格局及其影響


表2 2018年歐盟中東歐成員國在歐盟內貿易狀況

資料來源 :https://europa.eu/european-union/about-eu/countries/ member-countries

歐盟自視中東歐地區為其“領土”,對域外大國通過政治、經濟和軍事手段與其成員國建立合作關係的動向保持高度警惕。特別是對於無法掌控的合作項目,歐盟通過出臺相應舉措,以抵消或弱化域外大國對中東歐國家的影響。針對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歐盟先是以法律手段限制其成員國使用中國向中東歐國家提供的100億美元專項優惠貸款,繼而以不符合歐盟標準為由,限制或拖延一些合作項目的實施。2019年3月,歐盟出臺《關於建立歐盟外國直接投資審查框架的條例》(簡稱《外資審查條例》),限制非歐盟投資者出於“戰略性原因”對歐洲企業核心技術的收購,並將“對等”作為準許投資的條件,進一步限制來自中國的投資。此外,為對沖俄羅斯和中國在西巴爾幹地區的影響力,歐盟不斷申明支持西巴爾幹地區國家入盟的立場,並投資100億歐元在西巴爾幹地區實施新的互聯互通計劃。同時,歐盟成員國的一些智庫和媒體不斷渲染俄羅斯、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合作不符合歐盟利益,對歐盟是一種威脅,企圖通過製造負面輿論的方式,阻礙俄羅斯、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合作的進程。

中東歐地區的大國因素:利益格局及其影響

德國是中東歐國家最重要的經貿和政治夥伴

德國是歐盟中極其重要的政治和經濟大國。德國一方面與中東歐地區有盤根錯節的歷史聯繫,另一方面是歐盟中與中東歐國家經濟聯繫最密切的成員國,更是歐盟東擴的最大受益國。冷戰結束後,隨著東西德統一和中東歐國家開始大規模、全方位轉型,德國和中東歐國家開始致力於在新的基礎上建立政治、經濟關係和構築安全環境。

德國在中東歐地區的利益訴求主要包括政治利益和經濟利益。前者包括消除因戰爭及戰後各種安排導致的波蘭、捷克和斯洛伐克等國對德國的歷史仇恨;推動歐盟持續擴大,樹立自身可靠的政治夥伴形象;期望在英國“脫歐”後成為中東歐國家在歐盟中最重要的政治夥伴。後者包括不斷擴大德國在中東歐地區的經濟影響力,將整個中東歐地區納入自己的經濟發展軌道,在歐盟內部形成以德國為中心的經濟圈,強化和擴大中東歐國家對德國的經濟依賴。

為實現上述目標,德國從政治和經濟層面加大與中東歐國家的合作力度。一是承認奧德—尼斯河為德國和波蘭的邊界,不支持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被部分東歐國家驅逐的德意志族人“迴歸(中)東歐”的要求(包括要求相關國家賠償土地和財產),藉此與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等中東歐國家實現和解。

二是推動中東歐國家加入歐盟,支持中東歐國家在歐盟內提出的倡議,以換取其對德國更多的認同與支持。2014年德國開啟了繼續推動歐盟向西巴爾幹地區擴大的“柏林進程”,期望幫助西巴爾幹國家入盟,密切同這些國家的政治關係,進一步鞏固和擴大德國在歐盟中的政治領袖形象。

三是拉緊同中東歐國家的經貿關係。憑藉強大的經濟實力和廣大的市場,德國幾乎是所有中東歐國家的出口目的地和重要進口來源國,德國與中東歐國家的雙邊貿易額不斷擴大(見表3)。同時,德國企業大規模進入中東歐國家投資興業。截至2017年,德國在中東歐國家的企業近1700家,已成為中東歐國家最重要的外貿夥伴和主要的外國直接投資來源國。汽車製造業在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經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德國與維謝格拉德集團四國(包括捷克、匈牙利、波蘭和斯洛伐克)建立起的汽車製造產業鏈,已成為雙方經貿關係的支柱。在“柏林進程”的推動下,德國的經濟影響力進一步向東南歐地區擴大。

中東歐地區的大國因素:利益格局及其影響


表3 2014—2018年德國與歐盟中東歐成員國貿易額(億歐元)

資料來源 :Statistisches Bundesamt, Statistisches Jahrbuch 2019,ss.429-430, https://www.destatis.de/DE/Themen/Querschnitt/Jahrbuch/statistisches-jahrbuch-2019-dl.pdf?__blob=publicationFile

德國在致力於對中東歐地區進行經濟全覆蓋之時,自然不希望其他國家涉足這一地區而與其分羹。自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啟動以來,德國便是歐盟中持反對立場最鮮明的成員國。德國擔心中國加強與中東歐國家的合作,將取代其在該地區的相關角色,同時引發中東歐國家的離心傾向,影響歐盟東擴和歐洲一體化進程。以墨卡託中國問題研究所為代表的德國智庫發表大量文章,稱中國在中東歐地區的合作“別有用心”,破壞歐盟團結。針對俄羅斯和中國在西巴爾幹地區的經濟合作,德國啟動“柏林進程”,向西巴爾幹國家展示入盟前景,積極參與歐盟在西巴爾幹地區的互聯互通計劃,擴大與東南歐國家的政治和經濟聯繫,試圖儘可能抵消俄羅斯和中國對該地區的影響。

中東歐地區的大國因素:利益格局及其影響

俄羅斯憑藉能源優勢和

文化軟實力“重返”中東歐地區

歷史上,俄羅斯就與中東歐國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冷戰期間,中東歐多數國家曾是華沙條約組織與經濟互助委員會成員。蘇聯解體和冷戰結束後,中東歐國家對俄羅斯的重要性雖然不如以前,但隨著中東歐國家先後加入北約和歐盟,推動地區地緣政治方向發生重大變化,中東歐國家在地緣政治、經濟和安全戰略上直接涉及俄羅斯的切身利益。當前,俄羅斯在中東歐地區的利益訴求主要包括:藉助能源和文化軟實力“重返”中東歐地區,並試圖恢復在該地區的影響力;通過發展與中東歐國家的雙邊關係來影響歐盟對俄政策,並對歐盟的某些共同政策施加影響;大力發展與西巴爾幹國家關係,著力對塞爾維亞施加影響。為實現上述利益訴求,俄羅斯主要依靠能源優勢和文化軟實力,加強在中東歐地區的存在。

在能源方面,俄羅斯是絕大多數中東歐國家主要的天然氣供應國。中東歐國家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程度總體較高,從56%至100%不等,而且這種高度依賴的局面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難以改變。除供氣之外,俄羅斯致力於同中東歐國家開展能源合作,以擴大對後者能源市場的影響力。俄羅斯同中東歐國家開展能源合作主要依靠以下三種方式:一是投資中東歐國家的能源領域;二是參與中東歐能源企業私有化進程;三是選擇部分中東歐國家充當能源輸送過境國。雙方的合作類型也有三種形式,即管道合作(與塞爾維亞、波黑塞族共和國),生產、儲存和配送合作(與塞爾維亞、斯洛伐克、捷克),以及加油站合作(與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

在核能領域,俄羅斯與中東歐國家有合作的歷史傳統,並具有技術上的比較優勢。除羅馬尼亞外,其他中東歐國家均使用蘇聯/俄羅斯設計的水—水高能反應堆(VVER),使得俄羅斯在中東歐國家的核電站改造升級或新建核電站過程中具有技術和核燃料方面的雙重優勢。俄羅斯在中東歐地區開展核電合作的主要對象國是保加利亞、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為了爭取項目,俄羅斯承諾向相關國家提供優惠信貸、創造更多的本地就業崗位以及推動項目工程本地化等。2014年,匈牙利與俄羅斯簽署了擴建保克什核電站的協議,俄羅斯將為保克什核電站的擴建提供100億歐元的信貸額度,並負責兩臺新發電機組的設計、建設、調試和退役工作。2017年3月6日,歐盟委員會發表聲明,宣佈同意匈牙利擴建保克什核電站項目。按照匈牙利政府計劃,兩臺新機組將分別於2025年和2030年之前投入運營。

在軟實力方面,俄羅斯通過“俄羅斯世界”基金會、俄羅斯東正教會、“斯拉夫團結”等組織向中東歐地區拓展影響力。“俄羅斯世界”基金會主要關注生活在俄羅斯以外、講俄語的俄羅斯族,通過支持其俄語學習、傳播俄羅斯文化來鼓勵他們認同俄羅斯。俄羅斯東正教會同俄羅斯外交部合作,參與對外文化交往,並通過東正教國家團結國際基金會,與西巴爾幹地區東正教國家進行交流,增強與這些國家民眾之間的親近感。“斯拉夫團結”組織以宣傳泛斯拉夫性為目標,利用共同的民族和語言背景,在斯拉夫人之間建立一種團結感和共同身份,增強斯拉夫兄弟國家的感情,其活動主要集中在斯拉夫人占主導地位的國家,如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塞爾維亞、北馬其頓和波黑塞族共和國。

出於歷史原因,俄羅斯強調中東歐地區是其昔日的“勢力範圍”,並將波羅的海三國認定為“後院”。值得注意的是,俄羅斯通過能源外交,已經在中東歐地區部分實現了其戰略目標,即阻止中東歐國家和歐盟進行能源結構改革及推動能源市場多元化,使中東歐國家在今後若干年內不得不繼續依賴俄羅斯的能源供應。在此背景下,俄羅斯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具備了影響項目所在國能源政策的能力,也在相關國家中培養了親俄的人脈網絡。

中東歐地區的大國因素:利益格局及其影響

美國通過提供軍事安全和能源供應

深度介入中東歐地區

特朗普入主白宮後,美國在氣候變化、伊朗核問題及巴以問題上與歐洲盟友齟齬不斷。但與此同時,美國與中東歐國家在多個領域中的合作水平不斷提升。這一方面是中東歐國家的戰略選擇,另一方面也與中東歐地區在美國全球戰略中的定位息息相關。

在地緣政治方面,美國將中東歐國家,尤其是作為北約東翼的部分國家視為北約與俄羅斯進行對抗的軍事前沿地帶。中東歐諸多國家是美國單邊主義的支持者,他們參與美國和北約領導的軍事與維和行動,歡迎並邀請美國在本國部署軍事設施,使其正日益從地區安全的消費者轉變為地區安全的提供者。在能源合作方面,美國積極推動“三海合作”倡議,該倡議部分成員國成為美國液化天然氣的出口目的地和潛在過境國。此外,隨著“歐洲懷疑主義”和民粹主義在中東歐國家蔓延,美國希望通過加大對中東歐國家的滲透,使其成為影響歐盟內外政策的新渠道和西方價值觀的傳播者。美國為實現其在中東歐地區的利益目標,通過多種方式對中東歐國家進行影響和滲透。

第一,美國在政治上向中東歐國家提供所謂的“民主支持”。1989年,美國國會通過了《支持東歐民主方案》,向轉軌中的中東歐國家提供民主政治、市場經濟建設等方面的支持。美國的企業、諮詢公司、基金會和教育機構紛紛落戶中東歐,幫助中東歐國家培訓政府行政管理人員、改革教育制度、建立獨立媒體、改進司法體系等。同時,通過在中東歐國家建立“美國大學”,宣傳西方的理念和價值觀。近年來,美國通過與部分中東歐國家共同打擊腐敗,直接插足中東歐國家內部事務。

第二,美國在軍事上積極推動北約東擴,渲染假想敵,分階段在中東歐地區部署大量軍事設施。北約第一次東擴後,美國陸續在波蘭、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等國建立後勤基地,部署軍事訓練設施,預存重武器和發電設備。烏克蘭危機爆發後,美國利用部分中東歐國家“恐俄”心理,開始與這些國家進行大規模軍事合作。2016年4月,美國奧巴馬政府提出“歐洲再擔保倡議”;同年7月,北約華沙峰會決定向波蘭和波羅的海三國派駐軍隊。此後,美國領導的北約在中東歐地區的軍事力量和軍事設施顯著增加,極大提升了美國在該地區的軍事存在。

中東歐地區的大國因素:利益格局及其影響


中東歐諸多國家是美國單邊主義的支持者,他們參與美國和北約領導的軍事與維和行動,歡迎並邀請美國在本國部署軍事設施,使其正日益從地區安全的消費者轉變為地區安全的提供者。圖為2018年6月4日,北約大規模年度海軍軍演“波羅的海行動”在立陶宛拉開帷幕,波蘭海軍艦艇參加軍演。(圖片來源:新華社)

美國和北約在中東歐地區的軍事存在大致包含5種形式:一是在保加利亞等國建立軍事基地;二是在波蘭、羅馬尼亞等國部署導彈防禦系統;三是在波蘭、拉脫維亞、立陶宛等國進行輪換駐軍;四是在波蘭進行長期駐軍;五是在北馬其頓等國建立情報基地。從2018年起,美國國防部耗資2億多美元對愛沙尼亞、拉脫維亞、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和阿爾巴尼亞等國的空軍基地進行升級改造。至此,中東歐16國中有9個國家擁有美國軍事設施。

第三,美國在經濟上通過支持“三海倡議”尋求商業利益。2017年6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訪問波蘭期間參加了“三海倡議”成員國峰會,表示支持“三海倡議”成員國在能源和交通等基礎設施領域開展合作。美國的表態可謂一箭雙鵰:一是在政治上以支持“三海倡議”成員國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為名,利用波蘭和波羅的海三國的不滿向德國施壓,反對歐盟與俄羅斯開展“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美國《2020年國防授權法案》聲稱,將對參與“北溪-2”工程的國家進行制裁。二是在商業上利用“三海倡議”平臺與中東歐國家進行能源合作,向後者出口液化天然氣。在獲取經濟利益的同時,使某些中東歐國家逐步降低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以便其在對俄政策上有更大的活動空間。

通過軍事合作對中東歐國家的政治產生影響是美國在中東歐地區發揮影響力的主要特點。比如,美國利用烏克蘭危機在該地區進行大規模軍事部署;通過支持“三海倡議”實現其軍事戰略,即從波羅的海到亞得里亞海沿線,構築起包括軍事駐紮(輪換和長期)、軍事基地和情報基地等相對完整的防禦和戰鬥鏈。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種種部署既是針對俄羅斯,也是在政治上阻礙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自中美貿易摩擦爆發以來,美國軍界和政客大肆渲染“中國威脅論”;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到訪中東歐國家時,也在極力渲染所謂的“中國威脅”,著重抹黑中國高科技企業,要求中東歐國家在限制華為問題上選邊站隊。

中東歐地區的大國因素:利益格局及其影響

結 語

在中東歐地區大國博弈中,歐盟和德國為守成勢力,俄羅斯視中東歐地區為自身傳統利益範圍,美國則是“乘人之危”,全方位深度介入中東歐地區事務。中國作為“後來者”,自2012年開始同中東歐16國在多領域進行合作,並在2019年將“16+1合作”擴大為“17+1合作”。隨著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的不斷深入,中國所面臨的域內外各種猜忌與限制日益增多。美歐德俄等基於各自的比較優勢已經為中東歐國家提供各種“剛需性”公共產品,並藉此佔據了對中東歐國家合作的有利位置,給“後來者”留下的空間有限。更為嚴峻的是,自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爆發以來,美國以意識形態劃線,處心積慮地抹黑和打壓中國,並試圖聯合其歐洲盟友共同遏制中國。

為進一步深入推進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中國應充分發揮在基礎設施建設、龐大市場等方面的比較優勢,找準自身在中東歐國家對外合作中的定位,夯實雙方政治對話、經貿合作和人文交流三大合作支柱,不斷髮掘新的合作機遇。同時,中國應妥善處理同相關勢力在中東歐地區的競爭與合作關係,避免同該地區業已形成的利益格局發生正面碰撞,讓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成果更多惠及當地民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