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喜歡當別人的老師

這是一個真實的案例。

我的女學員小蔡,和她男朋友小劉分手之後找到我,希望我教教她怎麼挽回這段感情。

我問她,你們是為什麼分手呢?小蔡哭哭啼啼道:“他喜歡打遊戲,一點都不上進!我只是隨口說了他幾句,他就爆發了,說受夠我了要和我分手!“

我嘆了一口氣,看來,又是一個喜歡說教自己男朋友的女孩。

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喜歡當別人的老師

小蔡和小劉本來是一個公司的同事。小蔡是HR助理,小劉是程序員。兩人看對眼後,偷偷的談起了戀愛,談了不到半年就搬到一起同居了。剛開始兩人相處的非常甜蜜愉快,久了矛盾就開始慢慢凸顯出來了。小蔡是個愛乾淨又節約的女孩,平日裡沒少抱怨小劉諸如不換鞋就進客廳,擠牙膏從中間擠,喜歡把家裡的燈都開亮等等她認為非常不好的生活習慣。當然,小劉還是很遷就小蔡的,儘量去做了妥協和改進。

矛盾從小劉9月初辭職開始。小劉近來工作遇上了瓶頸,索性跟老闆遞了辭呈。辭職後,也沒有說去找工作,反而天天窩在家裡打遊戲。小蔡剛開始耐著性子勸說小劉出去投簡歷,小劉嘴上應承著,卻瞞著小蔡當起了遊戲主播,沒想到,每個月竟也能收入一兩萬。可小蔡還是不樂意,天天指責小劉不務正業,覺得他乾的這事兒不穩定,覺得小劉沒有為他們以後作打算。這一次衝突發生之後,小劉徹底從房子裡搬了出去,說要跟小蔡一刀兩斷。

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喜歡當別人的老師

我跟小蔡談了談她糾結的點。

我問小蔡:“你覺得小劉通過打遊戲賺錢是不務實的,所以你才反對,是這樣嗎?”

小蔡回答到:“是的,他說他以後要從事電競行業,打遊戲能打出個什麼名堂呢?我真是氣不打一處來,他真的太不成熟了!“

我又問到:”你覺得,工作的目的是什麼呢?“

小蔡說:“工作的目的當然是為了掙錢,讓生活質量變得更好,或者說實現個人價值吧。“

我說:”那既然如此,小劉打遊戲,也可以掙錢;打遊戲也是他喜歡的,他也能從這當中實現自我價值,這和其他的工作,有什麼大的區別麼?你是做HR的,那麼有什麼證據證明,做HR就比做電競行業高尚呢?“

小蔡啞口無言。

小蔡是個相對傳統的女孩,她覺得通過打遊戲賺錢不能算幹正事,吃的是青春飯。小劉卻不這麼想,小劉認為不管做什麼工作,乾的好都能賺錢,幹不好,也隨時可能下崗。在這一點上,這二人價值觀是不一致的。

現在有很多人,不論是年輕人,還是年紀大一些的人,總想著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別人。無論以何種形式勸說,苦口婆心或是隱晦委婉的,都是希望對方認可自己的觀點,希望把自己認為對的道理傳授給對方。可咱們中國有一句老話,講的是“人之患在好為人師”——意指人性當中有個弊端,就是喜歡說教別人,當別人的老師。

規律能學習,但感受不能複製。每一個人的原生家庭,成長經歷以及個人理想都是不同的,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一套人生哲學,所謂沒有絕對的正確,只有主觀的正確。對與錯,本來就是薛定諤的貓,充滿了兩面性。

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喜歡當別人的老師

除非一個人已經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否則想要完全扭轉他對於事物的看法,那需要耗費大量的心力。如果被勸說者上點年紀,那他的三觀更是基本已固定,想要改變是難上加難。

對於一意孤行的人,只要不是太嚴重的問題,大可以任他去。他選擇的路對他而言,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值得的,他或許會踩遍荊棘,或許會成就自己。但在這個過程中,他用代價換得了成長。

其他人幾乎很難阻斷他的念頭——就算阻止了他的行為,他想要做這個事的念頭也會時刻折磨他,讓他覺得既後悔又遺憾,也許某一天,還會怪你曾經的阻攔。

他想要做的,就讓他去做吧,時間會告訴他答案。通過自己的方式得到的答案,他才會懂,也才會相信這個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