脣槍舌劍“圍剿中國”?少來“強權即公理”那套


唇槍舌劍“圍剿中國”?少來“強權即公理”那套


近日,外交部記者會上的罕見交鋒上了熱搜--

路透社記者發問:針對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接受採訪時表示,澳推行獨立調查可能會導致中國公眾不願赴澳旅遊、留學,或購買澳商品。澳外長回應,拒絕中方“經濟脅迫”。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耿爽回應:“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接受採訪時他的表態,是對澳方近來一些錯誤言行引起中國人民不滿的擔憂,也是對兩國關係會因此受到影響的擔憂,作為中國駐外大使,他當然有權利表達這種擔憂。”並坦言 “不知道‘經濟脅迫’這種說法從何談起?”

這位記者不依不饒又繼續追問“從來沒有聽到過中國民眾對澳大利亞的做法感到不滿”,還倒打一耙“中國不友好”。對此,耿爽霸氣回應道“如果你得出這樣的結論,我建議你可能需要進一步加深對中國的瞭解,恐怕要克服一下自身對中國存在的偏見。”

……

不止是記者會上“唇槍舌劍”,記者會外同樣“刀光劍影”。近日來,美國務卿蓬佩奧多次詆譭中國“銷燬了所有樣本”,叫囂要向中國追責、讓中國賠償。華春瑩發推怒懟:“難道NRSC的備忘錄和‘灰色地帶’披露的還不夠清楚嗎?停止政治把戲,還是省點精力去拯救生命吧”;《新聞聯播》也刊發國際銳評,痛斥散播“政治病毒”的蓬佩奧正把自己變成人類公敵;中國駐法國大使館官網發文揭露西方反華輿論戰“套路”,指出“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一系列擲地有聲的回應,是對無恥謊言的回擊,更向世界傳遞了事實真相與中國態度。


唇槍舌劍“圍剿中國”?少來“強權即公理”那套


但話說回來,甩鍋純粹是自欺欺人的把戲,絲毫奈何不了病毒。這個道理西方政客不會不懂,為何他們卻一再罔顧人命、集體站隊黑中國?從主觀上來說,他們希望通過推衍塞責、諉過於人為自己抗疫不力開脫,從而繼續欺騙選民、穩固票倉。從客觀來說,許多演技型的西方政客根本就缺乏駕馭複雜局面、應對風險挑戰的能力,所以當其深陷巨大困境時,責怪別人就成了第一選項。英國48家集團俱樂部主席斯蒂芬·佩裡在接受採訪時就說了大實話: “我們的大臣們從來沒有做過這類工作。他們必須就如何應對疫情做決策,可他們缺乏相關背景,一些政客發現這太難了,因此開始怪罪別人。”

的確,抗疫是一項實打實的工作。從統籌調度醫療資源到激勵企業擴大生產,再到保障居民生活必需品供應,沒有一樣是動動嘴皮就能解決的,而是需要深入複雜現實、調動多方力量來統籌解決。這樣的實功,顯然超出許多西方政客的能力範疇,尤其近些年西方政治體制極化明顯,愈發陷入“議而不決、決而不行、行而不實”的泥潭不能自拔,面對如此嚴峻場面很容易手忙腳亂。

對於西方世界罪名化中國的“烏賊戰術”,我們必須高度警惕。雖說謊言重複一千遍也不會成為真理,但很可能改變政治敘事手法,將眾多不諳真相的民眾裹挾其中。最近,美國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項最新調查發現:近三分之一的美國人相信新冠病毒“很可能”是在實驗室中產生的,其中23%的人認為病毒是實驗室故意研製的。此外,從歷史上看,國際輿論定罪一直都是西方國家實施帝國主義政策的專用配套工具。憑藉這個“大殺器”,他們便能把自己的嚴重犯罪行徑掩蓋起來或者輕易轉移到別人身上。如今故技重施,我們豈能聽之任之?


唇槍舌劍“圍剿中國”?少來“強權即公理”那套


而透過這波“圍剿中國”的輿論戰,我們再一次看到“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並非虛言,“弱肉強食”“強權即公理”的叢林法則依然強悍,曾靠堅船利炮巧取豪奪的“征服者”們依然兇殘。沒人威脅其霸權利益時,他們扮演著“自由”“人權”“民主”的燈塔,一旦別人過得稍好,他們就立刻撕下堂皇的面紗,露出“撒謊、欺騙、偷竊”的本性。對於這種霸蠻行徑,要繼續有理有據回擊,更要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事,以更加強大的實力證明自己、贏得未來。

*本文由 支持,長安觀察出品,首發在今日頭條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