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衛健委:“四早”對整個疫情防治非常重要


上海市衛健委:“四早”對整個疫情防治非常重要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主任鄔驚雷。中國網記者 董寧攝影

中國網訊 4月30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在北京召開新聞發佈會,邀請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和上海市醫療救治的專家組、援鄂醫療隊、疾控中心和上海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並回答媒體提問。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主任鄔驚雷介紹,從上海的實踐來看,“四早”對我們整個防治非常重要。從上海1月24日發佈一級響應,應該是從前後兩段來考慮“早”字,在1月24日以前我們主要是在組織上、預警上、能力儲備上做了一些工作,自從武漢疫情發生以後,我們第一時間組織了幾個工作,一是向各個醫療機構發出預警,在一月初的時候就發出預警;二是及時組織專家研判,因為這是不明原因的呼吸道疾病,人流社會的大量流動,交通的發達等對疾病傳播非常重要,所以我們及時研判;三是對上海的發熱門診進行督查,主要在它的預檢分診、組織流程、能力儲備、人員配備幾個方面督查,同時進行了全上海所有發熱門診人員的專門培訓,在1月17日向全市發佈了上海救治工作方案。前期我們還做了一些人力儲備,包括定點醫院的人力儲備,1月24日以後,我們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又“進一步強化”了幾個對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措施。進一步迅速擴大了發熱門診的隔離治療設施,大家知道每一個發熱門診如果有疑似病例要就地隔離,因此,對各個發熱門診隔離床位的數量和規格都作了要求。第二個措施是治療優先,不能因為沒有診斷明確就不積極治療,所以我們在應急響應後對發熱門診,除了傳統門診外增加了影像、藥學、呼吸、急救等設備和人員團隊,我們要求對插管、呼吸機等都在發熱門診要有裝備,堅持治療優先。

這次新冠肺炎實踐當中我們體會,CT的影像學診斷對研判也是非常重要,有它的特點。所以我們在有條件的醫療機構都配置了發熱門診專屬CT,前期配了21個,最近又配了14個,後續還要專門完善,這對擴大發熱門診的應急響應能力非常重要。在一級響應後,我們實踐中借鑑其他國家的經驗,在原來全市的發熱門診基礎上在182個社區建立了發熱哨點門診,因為抗疫過程中社區是非常重要的,上海的三級診療體系中社區的服務量始終佔很大比例,如何在社區就診中篩查出一部分發熱病人,對於防控也是非常重要。我們的這些措施為上海能夠及時地找出病人、發現疑似病例、及時地隔離、診斷和治療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從上海整個情況看,截至昨天24時,發熱門診共接診接近28萬人次,留觀隔離17500例左右,截至昨天為止上海共發現339例境內病人,境外輸入的共發現308例。從我們的實踐中感覺“四早”是非常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