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裡演華嚴》五臺山妙江長老與《華嚴頌》的故事(連載2)

《妙裡演華嚴》五臺山妙江長老與《華嚴頌》的故事——專訪《華嚴頌》導演、負責人龐永康(願真)居士


5--記者:請問演員和演出經費從哪裡來?

願真:演員有僧有俗,五臺山是華嚴道場,所以出家人演出,一直是由五臺山佛樂團承擔。其它演員只有第一屆是我們隨緣請的,從第二屆開始就是大家隨緣自願報名參加的,一直到現在都是,大家都是隨著各種機緣、各種巧合而來的。沒有刻意專門選過一個人,但隨緣而來的每個人都挺合適的。

《妙裡演華嚴》五臺山妙江長老與《華嚴頌》的故事(連載2)

師父做《華嚴頌》一開始就確定是慈善公益演出,師父說“只要我們不收觀眾一分錢,就能辦好”,所以我們一直按照公益慈善活動在辦,演出經費基本上是我們自籌,也有有緣人幫助一點。演員基本上也是公益演出,沒有什麼費用。偶爾包個紅包,有的老師也會把紅包退回來,我們是一場純公益的慈善演出。


6--記者:為什麼有這麼多的藝術家和演員自願參加《華嚴頌》?這種情況幾乎不多見。

願真:一開始我們是想辦一次,沒想過辦下去。在舉辦《華嚴頌》之前,大多數參加者,也都是第一次聽說有《華嚴經》,大家只是覺得師父安排了,有意義,就做了。結果,做完第一屆所有人包括演員和現場觀眾,都震撼了,被它的美好和莊嚴所震驚,幾乎不約而同、一致意見要做下去,真的很感動,也很感恩。做到現在第十屆了,參演人員幾乎是只增不減,也有外國人多次飛到中國主動要求參演《華嚴頌》,這恐怕也是世界上的一個演出奇蹟。

《妙裡演華嚴》五臺山妙江長老與《華嚴頌》的故事(連載2)

《華嚴頌》目前在佛教文化傳播中,各界人士參與多,年輕人參加多,表演藝術形式多,傳播受眾多。奇妙的是所有節目,多一個不會多,少一個不會少,多大也不顯大,多小也不顯小,多長也不顯長,多短也不顯短,演員亦是大眾,大眾亦是演員,無二無別。簡單地說,無論是演的、看的、幫忙的,信不信佛都能心生歡喜,所以大家願意參與。

《妙裡演華嚴》五臺山妙江長老與《華嚴頌》的故事(連載2)

7--記者: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麼多人歡喜和不捨?

願真:《華嚴頌》呢,非常妙,就是無論辦幾屆,從來沒有重複的一次,它始終在變化,無論是節目還是演員,這就是它的變。它的不變呢,就是無論怎麼演怎麼變,華藏世界的美好不變,《華嚴頌》的魅力不變,在變與不變中,讓人感受到中國文化的這種厚重,這種美妙,也吸引和推動著我們,不斷向前把它辦下去。只要我有能力,我會一直把它做下去。

《妙裡演華嚴》五臺山妙江長老與《華嚴頌》的故事(連載2)

其實,我也是邊學邊做走過來的,它的美好和莊嚴,帶給人的神奇力量,語言是沒辦法詮釋的,只有參加過的人能體會吧。《華嚴經》也稱《大不思議經》,所以古人稱它為“空王之寶殿,真如之玄關”。

《妙裡演華嚴》五臺山妙江長老與《華嚴頌》的故事(連載2)

8--記者:能簡單介紹一下這部《大不思議經》嗎?

願真:《華嚴經》呢,我也剛學,它是佛在證悟後講的第一部經,也是十方如來同宣的一部經典,據說是龍樹菩薩從龍宮取出,唐實叉難陀譯《華嚴經》80卷,簡稱《八十華嚴》,佛共分七處講了九會,整部《華嚴經》就是記錄這七處九會的。具體又包含四分(層次)五週(因果)十玄(入門)一真(法界)等等,《華嚴經》表十,十為圓滿,華嚴字母又稱法界種子,所以能聽聞《華嚴經》三字,都有無量不可思議功德。我也是邊做邊學只感受到一點點而已,但已經喜不可言了。大家有興趣可以看看《華嚴經》,只有自己讀,才能知道它的大不思議。


(本期連載結束,敬請期待連載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