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界熱議:到海南擁抱夢想,施展抱負!

王祝華

“海南省重獎人才力度走在了全國的前列!”

近日,海南省高規格召開自貿港優秀人才表彰大會,隆重表彰一批新當選兩院院士等各類優秀人才。海南省委書記劉賜貴向在神經光學成像和光學分子影像領域做出系統性創造性貢獻而當選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的海南大學校長駱清銘頒發了300萬元獎金。

此消息迅速引起廣泛關注和熱議。多位科技界人士表示,這進一步傳遞了海南省“引進人才、留住人才、培育人才”的決心和態度。

“我特別關注了這個事情,看到駱清銘校長受到300萬元的人才獎勵,兌現相關補貼待遇,也非常振奮。”海南大學南海海洋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田新龍教授表示,這對大量來海南發展事業的人才起到非常積極的激勵和鼓舞作用。

科技界熱議:到海南擁抱夢想,施展抱負!

海南大學南海海洋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田新龍教授(左一)

田新龍教授是海南近年大力引進的高端人才,主要研究過渡金屬氮化物、低鉑納米材料和 MOF 材料的可控合成等新能源材料,研究成果未來將主要應用於新能源汽車和新型能量轉換技術。

“海南大力表彰優秀人才非常振奮人心,重獎人才尤其體現了海南省引才的決心。”海南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孫曉東博士說道。孫曉東是2018年11月到海南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工作,他的科研方向主要聚焦熱帶高效農業,以海南省設施蔬菜病害為研究對象。

尼日利亞油棕研究所高級研究員Leonard Osayande Ihase博士,是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柔性引進人才,他希望通過科技日報向獲獎者表示祝賀。他說,海南省政府的舉措是對科學家們的認可,同時會吸引到更多的人才來海南工作、發展。

“這也給社會樹立了好榜樣,可以引導年輕人多關注科學家或立志成為他們這樣的人,而不是娛樂明星。”緬甸教育部生物技術中心、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博士後Yin Min Htwe說。

創業環境不斷改善 新進人才幹勁足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

科技界熱議:到海南擁抱夢想,施展抱負!

美籍華人、生物化學博士、海南雙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建明(左一)

美籍華人、生物化學博士、海南雙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建明,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多肽藥物研發及規模化生產。“海南省表彰的新一批人才都在各自的領域裡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成績,為海南自貿港和國家建設作出了貢獻,是大家學習的榜樣。”李建明表示,這幾年,明顯感覺到了海南工作和創業環境不斷提高改善。

田新龍教授是2019年3月份來海南併入職海南大學,時間恰好整整一年了。除了對海南的自然環境倍加讚賞外,他認為,海南大學的科研環境也非常不錯,新引進的人才幹勁很足。“現在省裡和學校對人才的引進非常重視,學校也大幅度提高了科研獎勵,對科研人員是一個很好的機遇。”田新龍還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海南省針對人才的租房補貼一直在發放,最近還聽說購買車輛對引進人才也有優惠,正考慮準備今年底買一輛車。

周皓是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的一名鉗工高級技師。曾獲評“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五一獎章”“全國技術能手”等榮譽稱號。在此次優秀人才表彰大會上,他作為“南海系列育才計劃”代表在大會上發言。周皓認為,中科院深海所享受海南引進人才政策,深海所職工家屬就業、子女入學等方面都得到地方政府全力支持和幫助。這為人才在海南集結、在深海所聚集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海南“百萬人才進海南”行動計劃實施背景下,位於三亞的中科院深海所藉助自身優勢,兩年來,積極招聘深海科技研發人才,在國家深海科研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讓國人振奮、讓世界矚目。

Yin Min Htwe博士則對海南人才服務效率之高大為讚賞。他提到,之前在海南省外專局辦理工作許可時,所有材料都是在線提交,人只需要去一次就行了,一週左右就可以辦好工作許可證,非常方便。

到海南實現夢想 作中國未來開放試驗田的參與者

人才是一個地方創新發展最關鍵的因素。為了爭奪人才這一最寶貴、最稀缺的資源,長期以來,全國各地不少城市不斷推出各種政策措施,招攬天下英傑。作為國內欠發達省份的海南,如何才能在這場“人才爭奪戰”中佔得先機?

“我來海南的目標是要在這裡建成一家有國際水平的藥企,把在美國幾十年所積累的專業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為祖國的建設出一份力。”李建明說,區域發展優勢靠人才來創造。海南醫藥行業從無到有,取得跨越發展,需要包括政府、企業家以及研發人員的共同和不懈努力。

當前,海南省在大力推進“清潔能源島”建設,構建安全、綠色、集約、高效的清潔能源供應體系。海南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不僅擁有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優勢,而且還有領先其他區域的政策優勢。田新龍說起近2——3年的事業規劃,是儘快把自己的“氫燃料電池創新團隊”建設好,通過引進5名左右的高層次人才,迅速形成戰鬥力,積極推動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創新。

科技界熱議:到海南擁抱夢想,施展抱負!

海南省“領軍人才”、海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趙福生

“不待揚鞭自奮蹄。我們來海南工作,就是要作中國未來開放試驗田的切身感受者、直接參與者、傾情貢獻者,推動海南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學科。”海南省“領軍人才”、海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趙福生對科技日報記者說道。

趙福生教授自2019年9月到海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工作後,結合自身意識形態教學研究工作,致力於組建和申報“海南自由貿易港意識形態風險防控研究”校院和省級團隊,並努力尋求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文化安全與意識形態建設研究中心等智庫合作,積極開展海南自由貿易港的意識形態安全維護問題研究。

“希望能通過我們的研究工作,為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發展凝神聚魂、凝心聚力,為推動新時代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全方位開放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特別是要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對新時代廣大青年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決不能讓‘亂港’問題在海南自貿港重演,我們要努力為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發展提供堅定的理想信念,堅實的理性思考和實踐參照。”趙福生教授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