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臺一體機簡評:RME ADI-2 DAC & Lavry DA11

玩HiFi很容易玩到走火入魔,折騰一大堆設備和周邊,往往想聽個曲子光開機都要幾分鐘,還要等這些機器都熱好,等曲子放出來都沒心情聽了。而分體往往由於搭配不當會產生事倍功半的效果,在沒有經驗的時候經常是1+1<2的效果。因此對於不想折騰還有剛入門的朋友來說,一體機往往是更好的選擇。今天就來談兩款一體機,一新一老。

一.RME ADI-2 DAC

先來談談比較新的機器,RME的ADI-2 DAC(後面為了省事我就堅持它為dac了)。去年年初我買過一臺他家的ADI-2 Pro(後面簡稱為pro),覺得很不錯,不過pro的價位稍微高了些,它帶的AD部分我也用不上,最重要的一點是我經常要聽音箱,但它沒有遙控器,每次調整音量切換輸入源還得走過去,有點麻煩,因此玩了幾個月就出了。

後來RME就推出了純家用的ADI-2 DAC。dac相比pro,減少了AD部分和一路DAC(pro為雙dac),耳放口不能組平衡了,相應的把一個耳機孔換為了耳塞準備的超低底噪的IEM口,價格上也便宜了很多,pro定價1999美元,dac定價則為999美元,比pro足足便宜了一半,水貨大概不到8k能買到,二手6k8左右,價位上可謂良心。

兩臺一體機簡評:RME ADI-2 DAC & Lavry DA11

dac的盒子和pro的風格完全一樣,只不過背景的藍色換成了黑色,機器的渲染圖從兩臺機器正反面疊放換成了一個正面渲染圖。

兩臺一體機簡評:RME ADI-2 DAC & Lavry DA11

盒子的背面印有dac的輸入輸出接口。

兩臺一體機簡評:RME ADI-2 DAC & Lavry DA11

打開盒子,左側兩塊泡沫塑料夾著dac本體,上面是說明書,右側的白色瓦楞紙盒子裡是配件。

兩臺一體機簡評:RME ADI-2 DAC & Lavry DA11

配件一如既往的單調簡單,一臺主機,一個變壓器,一根電源線,一根usb線,比pro少了個輸入輸出辮子,多了個遙控器。

兩臺一體機簡評:RME ADI-2 DAC & Lavry DA11

這個遙控器相當小巧,算是補足了pro沒有遙控器的遺憾,有了它,輸入切換,調整音量,靜音動動手指就能夠完成,可以開心的窩在沙發上做土豆了。

兩臺一體機簡評:RME ADI-2 DAC & Lavry DA11

兩臺一體機簡評:RME ADI-2 DAC & Lavry DA11

說明書很厚一本,比pro只少了ad部分,dsp等設置依然很複雜。機器配的說明書只有英文和德文,需要中文說明書的可以點擊鏈接從RME中文官網下載說明書。

兩臺一體機簡評:RME ADI-2 DAC & Lavry DA11

機器前面板從左到右分別是電源開關、6.3mm耳機孔、3.5mm耳機、主旋鈕、功能按鍵、顯示屏、兩個副旋鈕。dac基本上沿用了pro的模具,前面板和pro是一共模子裡刻出來的,唯一的區別只有左上角的字由ADI-2 pro換成了ADI-2 DAC FS,右側的耳機由6.35mm換成了3.5mm的iem口,fs說明了這臺機器使用了SteadyClock FS時鐘。全黑色機身的一體感更好,搭配上比pro更好看。接電不開機時,屏幕和主旋鈕周邊的led不亮,電源鈕邊上的一圈led呈紅色。

兩臺一體機簡評:RME ADI-2 DAC & Lavry DA11

開機以後,電源按鈕的指示燈改為白色,主旋鈕燈和顯示屏亮起。屏幕分辨率不錯,觀感比較細膩。這機器的參數調整方式比較獨特,靠按動那四個功能鍵進入相應的菜單,然後按動和轉動那兩個副旋鈕去調整。主旋鈕主要用於調整音量。rme的音量調整幅度跟你擰的速度有關,如果以很慢的速度來轉,就會以0.5db為步長來調整,而如果旋轉速度快,步長也會隨之加大,手感極好。

兩臺一體機簡評:RME ADI-2 DAC & Lavry DA11

相比pro,dac砍掉了AD部分,因此相應的模擬輸入和數字輸出的部分就去掉了,減少了一對xlr模擬輸入以及光纖、coax和aes數字輸出。dac的背板從左到右分別是電源接口,USB、coax、光纖數字輸入各一組,XLR模擬輸出一組,單端模擬輸出則由pro的trs換成了rca,更適合民用。電源插口依然維持了pro那個特殊的接口,插進去轉一下可以鎖死,拔出來需要先向反方向擰才能拔出,有效防止電源意外脫落,提高可靠性。

兩臺一體機簡評:RME ADI-2 DAC & Lavry DA11

由於去了一路dac,因此dac無法通過雙耳機口組平衡輸出了。不過也因此6.3mm耳機孔得到了一定的加強,雖然比不上pro的雙dac組平衡,對付對付HD650還算是夠用的。沒有了平衡口也就不用糾結了,單端往上捅就好了,幸好2k上下的耳機基本上標配的也都還是單端耳機線。而dac新加的這個iem口底噪控制超群,入耳耳塞插進去底噪全無,聲音漆黑如夜,比絕大部分隨身聲音都要乾淨,同時作為一個臺機無論是解碼的素質水準還是耳放的推力都要遠勝於隨身。

兩臺一體機簡評:RME ADI-2 DAC & Lavry DA11

聲音方面,dac基本上和pro沒什麼區別,主要區別還是在於少了平衡輸出,難推的耳機搞不定了。我這裡就犯懶直接套用我之前pro的評價了。

這臺機器的解碼部分表現十分不錯,雖然是一臺專業機,但即便電和周邊環境不夠好的情況下,也不是乾巴巴冷冰冰的,在不上好的界面並對數字部分認真調整的情況下,整體也不會難聽,而Symphony IO和8XR在周邊不到位,調整不好的時候真的是有點讓人坐不住。adi2p的聲音十分均衡,有點偏暖,中頻略凸,聲音比較柔和,氛圍感很好,作為這個級別的dac來說,素質也沒什麼問題。而且,作為一款專業機它有非常多的參數可調,還有可以五段調整的DSP,可以選取任意的五個頻率從多個維度進行調整,我自己瞎玩了一下,對於三頻分佈、人聲遠近、聲場形狀都可以大幅進行變更,個人跟金菊花的PMEQ類似,玩過的朋友應該對那種換EQ如換機的玩法深有感觸,有專業知識的朋友用這個dsp來調整應該會有非常好的效果。

缺點方面,我認為第一是聲場偏小,我自己聽慣了chord家的聲音還算能適應,但即便不與高端的dac比較,即使是香榭麗舍的聲場也比它更大,這主要受了dac部分的束縛,我LO出來給AmberIII也只能說略有改善,唯一值得欣慰的就是它聲場很圓,雖然比人家都小一圈但是結像沒什麼問題。第二個缺點就是聲音還是欠缺點韻味。作為一款專業機雖然它的聲音已經算是相對好聽了,但是對比2qute、YGG還是略有不足,甚至對比同為專業機的NV4040來說韻味也有差距。

總體來說,這機器體積極其小巧,有良好的USB界面、素質優秀的解碼、靠譜的前級和夠用的耳放,還配備了遙控器,有多段eq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自行調整聲音,價位也十分良心,非常適合喜歡小巧一體機或者經常需要出差和外駐辦公的朋友,即便帶來帶去放在揹包裡也非常容易攜帶,尤其適合耳機、箱子都聽的朋友。考慮到它的體積和價位,以及音質表現,我覺得唯一的槽點可能也就是體積過小讓人無法開腦放了。

二.Lavry DA11

這貨玩hifi玩的早的很多朋友都接觸過,是著名的三小強之一da10的升級產品。Lavry是一家專業音頻廠商,話說當年好像玩hifi的很多都是玩的專業機,lavry、apogee、benchmark、prism sound等等的機器全都是專業機。

兩臺一體機簡評:RME ADI-2 DAC & Lavry DA11

這款機器也是老爺機了,2009年上市,早已停產。這一臺da11是朋友玩過出的,我接盤過來玩了兩個月。這機器當年上市超過萬元,現在二手不足4k。機器體積不算大,比香榭麗舍還小,長度差不多,但是窄一些薄一些。

兩臺一體機簡評:RME ADI-2 DAC & Lavry DA11

機器的正面看著就很有專業範,典型的老式機器,用了好幾個三段撥杆,中間是LED燈珠,右邊是一個紅色的數碼管。這機器更改設置和切換輸入的方式也很有意思,最右側的撥杆比較單調就是調整輸出增益,左側的撥杆切換不同的輸入源或者選項,第二個撥杆向下按動可以選擇或者更改,通過觀察燈珠的顏色來確定相應的參數,不同的顏色組合還能顯示碼率,整體操作較為複雜,需要配合說明書使用。中間的兩個撥杆則是他家的專利技術Playback Image Control,扳動那兩個撥杆可以調節左右聲道互饋的深度,從而來調整聲場和能量分佈。我個人比較喜歡左右+1的位置,-的話會越來越侷促擁擠,加多了中間聲音會變空顯得很不自然。

兩臺一體機簡評:RME ADI-2 DAC & Lavry DA11

機器背面的輸入輸出則比較簡單了,輸入就是usb、coax、光纖和aes各一組,還算比較齊全,輸出則只有一對XLR模擬輸出。不過這對XLR輸出可以通過XLR轉RCA的轉接頭,再更改機身的參數設置改為RCA輸出(正常的RCA輸出電平,直接XLR轉接RCA往往會因為XLR電平過高,接收端電平溢出導致發生爆音)。這機器說實話雖有USB輸入,但由於年代久遠的緣故,效果差強人意,還是接個界面用同軸或者aes輸入更為靠譜。輸出方面,感覺前級主要還是靠數字衰減,效果一般。

兩臺一體機簡評:RME ADI-2 DAC & Lavry DA11

聲音方面,單就解碼來說,Lavry還是值得一聽的,畢竟是當年的萬元專業機,解析密度都很不錯,聲場雖不大但畢竟規整。在調音上也能感受到廠家的主張,雖然是專業機,但聲音並不是機械清冷的,而是一種偏柔清麗的聲音,確有其獨到之處。老專業機比如da2、nv4040這些都頗有味道,而比較新的機器如apogee symphony io和8xr聽起來往往都比較“專業範”,rme雖然偏暖但也還是有點欠缺韻味,不知道是不是時代的變化所致。

而綜合來說,就不得不感慨時代的進步了。香榭麗舍也好,GD02也好,在作為一體機的完成度上都要好於DA11。而adi-2 dac這種小豆丁,對於它可以說是全方位超越了,價格還更便宜。da11雖然解碼部分還行,但是usb界面幾不可用,前級表現平平,當一體機不夠省心,這價位的話純解碼說實話有別的選擇。

總體來說這機器有機會可以玩玩體驗一下,但是沒什麼必要專門收來使用,畢竟現在新機層出不窮,靠譜的機器也不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