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飛虎隊

飛虎隊,全稱為“中國空軍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創始人是美國飛行教官陳納德。他們受僱於當時的中國政府,以僱傭軍的身份在中國作戰,為抵抗日寇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歷史故事——飛虎隊

當時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日開戰前,高志航、樂以琴、劉粹剛,李桂丹等合稱為空軍“四大天王”的傑出飛行員,與日軍以命相搏,但最終也無法經受日本空軍的長期消耗,再也無力阻止日本空軍對中國城市的狂轟濫炸。

歷史故事——飛虎隊

之後蘇聯以航空志願隊名義,總共派遣支援了3000多人、400餘架各型飛機,用來幫助中國抗戰,協助中國空軍擊落、炸燬敵機986架,毀傷日軍艦船120艘。

歷史故事——飛虎隊

但隨著1941年蘇日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後中蘇關係逐漸轉冷,蘇聯對華支援基本撤回。此時,國民政府高薪聘請美國飛行人員,組成了僱傭兵屬性的空軍部隊,在中國、緬甸等地對抗日本。

歷史故事——飛虎隊

為其配備了100架P-40C戰鬥機,但其中也頗費周折。飛機原在納粹德國進攻法國時,法國從美國的寇蒂斯飛機制造廠訂購了140架P-40A型戰鬥機。但是當寇蒂斯公司準備把最後一批100架P-40A交貨時,法國已經繳械投降。

歷史故事——飛虎隊

於是只好把剩下的飛機轉賣英國。但英軍不滿P-40A的性能而將其拒之門外。於是國民政府才有機會以每架4.5萬美元的價格訂購了這批飛機。並且將P-40A改進成了P-40C戰鬥機,於緬甸仰光港進行組裝卸貨。

歷史故事——飛虎隊

到港後,有人提出在飛機頭部畫上鯊魚頭,用以嚇唬日本人。因為日本是一個海洋島國,最忌諱鯊魚,用鯊魚噴漆的飛機在作戰時可以有一定的精神震懾效果。

歷史故事——飛虎隊

當然鯊魚頭圖案並非原創,來源是飛虎隊員在飛行雜誌時看到的鯊魚牙齒圖案。甚至在以前就有將鯊魚牙齒塗在機頭上的情況出現了。比如德國空軍的 Bf 110C-3,震懾力十足。隨著飛虎隊揚名中外,鯊魚頭也成了飛虎隊的象徵。

歷史故事——飛虎隊

機頭是鯊魚頭,機翼上是飛虎標誌。坊間民傳,是當時的昆明民眾沒見過鯊魚,誤把鯊魚當成了老虎,大叫著會飛的老虎,於是口口相傳取了飛虎隊之名,還由此設計了飛虎標誌。

歷史故事——飛虎隊

事實上,機翼上的飛虎標誌和陳納德有關,其曾就讀過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L.S.U.)。LSU這所大學有150多年的歷史,以驚人的美式足球(橄欖球)戰績聞名於全美。

歷史故事——飛虎隊

歷史故事——飛虎隊

學校的校徽,是一隻兇猛無比的老虎。而機翼上老虎就是源出於此。

飛虎隊雖無力為中國撐起可靠的防空傘,卻也在天空中證明了反侵略力量的存在。而與之相關的P-40,在抗日戰爭時期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志願空軍戰鬥機。機頭的鯊魚頭的圖案,也深深的印在當時國民的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