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勤原創首發:<<守望一一文學這片淨土>>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武漢市江漢區民族街中心文化站、礄口區文化館、江漢區文化館、礄口工人文化宮等,先後舉辦了文學創作講習班、培訓班等,掀起了一股文學熱潮,各種“文學小組”也應運而生。

我和不少愛好文學的青年,報名參加了武漢市江漢區民族街中心文化站文學創作講習班,成為了首屆學員,系統地學習了文學理論和寫作知識。聆聽了作家碧野,胡發雲,管用和,董宏猷等的講座。印象最深的是胡發雲,少年愛詩,愛音樂,也愛玩,由於許多機遇,讀了許多同齡人當年不太容易讀到的東西。當過知青,工人,企業幹部,後來成為一個職業作家。現身說法,創作體會,經驗之談令學員們鴉雀無聲,只聽見作記錄的沙沙聲。從那時起,便沒想到,十年後,我便和這期學員們重逢,有至今任職於通恆汽車廣告公司的老總邱和平,時任<>(內刊)編輯,後獲批刊名<>。當時,我能進入該報社,還是邱總招我進去的。但我倆並沒有認出來,隨後,現任<>的主任編輯劉建農,也進入了該報社任編輯,我們三人並沒有談及這段往事,後來,在工作中無意提起,哦,原來是這麼回事。到<>找編輯周西超,又碰到了時任編輯鄧一光(也是首期學員),他不僅文筆非常厲害,而且非常酷愛集郵,人也非常低調,謙虛,後成為了著名作家。還有不少學員都活躍在新聞戰線上,成為各大媒體的骨幹力量。更沒想到的是,二十世紀初,我在報社跑文化戰線又碰到了董宏猷老師(他是武漢市作協主席),採訪瞭解市作協的動態,還索取了他的墨寶,及聯繫方式。似有:人生何處不相逢。如果說,沒有當初那段時間的系統學習,老師們的講解,我能迅速成長起來嗎?所以,我非常感謝武漢市江漢區民族街中心文化站這片沃土,不僅讓我學到了不少文學知識,還認識了這麼多有本事的人。但我在跑新聞的同時,這多年仍然守望著文學這片淨土,時不時的也寫一些文集。雖然文筆一般,可不知道麼回事,越寫越想寫,越寫越多,也不知道何時是個頭。直至今天,三、四十萬字的文集,雖略顯粗糙,但贊聲一片,因為我把心交給了讀者,所以朋友們說:真實,如同發生在昨天和身邊。孩子們也說,文集裡面反映的內容是他(她)們沒有經歷過的。那麼,證明我的思路是對的,引起同輩的共鳴和回憶,下一代的瞭解和支持,我只不過是個記錄者,傳播機,插播機,文學這片淨土,需要人來守望,我願成為她的忠實代言人,筆耕不輟,構建一個龐大的回憶昨天,反映今天,展望明天的文集。


張勤原創首發:<<守望一一文學這片淨土>>

前段時間,我和時任<>雜誌社的主編談起此事(原<>編輯),當年既是我的老師,也是我工作的搭襠,(文,教,衛,新聞戰線)有一種尊稱。相互稱“老師”。我們在通話過程中,當談及現今的工作近況,對於我仍然堅守在文學的聖壇上,有所不解。但我答覆她,文學可承載流芳歷史的精神力量,它能讓人們在平凡的生活中,在世俗的世界裡,找到生活的美好和希望。這片淨土不該被冷落、被遺忘,它需要我們共同去呵護它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