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初中歷史《中外近現代史上的改革》專題複習,快收藏


2020中考:初中歷史《中外近現代史上的改革》專題複習,快收藏


【知識網絡】

2020中考:初中歷史《中外近現代史上的改革》專題複習,快收藏

【要點整合】

1、不觸動根本制度的調整

2020中考:初中歷史《中外近現代史上的改革》專題複習,快收藏

2020中考:初中歷史《中外近現代史上的改革》專題複習,快收藏

2020中考:初中歷史《中外近現代史上的改革》專題複習,快收藏

2、對舊的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進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2020中考:初中歷史《中外近現代史上的改革》專題複習,快收藏

2020中考:初中歷史《中外近現代史上的改革》專題複習,快收藏

2020中考:初中歷史《中外近現代史上的改革》專題複習,快收藏

2020中考:初中歷史《中外近現代史上的改革》專題複習,快收藏

3、中國近現代史上的制度創新

2020中考:初中歷史《中外近現代史上的改革》專題複習,快收藏

2020中考:初中歷史《中外近現代史上的改革》專題複習,快收藏

2020中考:初中歷史《中外近現代史上的改革》專題複習,快收藏

4、世界近現代史上的制度創新

2020中考:初中歷史《中外近現代史上的改革》專題複習,快收藏

【思維拓展】

中外改革成功的原因及影響是什麼?

(1)原因:

①順應當時歷史發展的趨勢;

②要求改革的新力量不斷強大,保證了改革的順利進行;

③改革措施得當;

④出現了有利於改革的國內與國際環境;

⑤國家最高領導者的支持。

(2)影響:

①緩和了社會矛盾或克服了社會危機;

②改革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③使社會穩定,解放了生產力,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④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

⑤某些改革摧毀了舊制度,建立了新的制度。

【真題專練】

1.[2018·甘肅]改革是發展的直接動力。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蘇聯早期的領導人布哈林說:“我們過去認為,我們可以一舉消滅市場關係。而實際情況表明,我們恰恰要通過市場關係走向社會主義。”

材料二:羅斯福總統在第三任就職演說(1941年)中說:“八年前,當這個共和國的生命似乎由命中註定的恐懼而停止時……我們迅速、大膽、果斷地採取了行動。”

材料三: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歷史上一次偉大的覺醒,正是這個偉大的覺醒孕育下新時期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創造。實踐證明,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活力之源,是我們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步伐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

(1)材料一中蘇聯“通過市場關係走向社會主義”指的是哪一經濟政策?它是哪一政策推行引發危機的背景下出臺的?

(2)材料二中羅斯福總統採取的“行動”是什麼?這一行動的影響是什麼?

(3)材料三中“新時期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創造”指的是什麼?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堅持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2018·達州]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閱讀下列材料,重溫中外歷史上各國政府在農業建設方面的重大舉措。

材料一 新中國成立以來農村政策調整概況表(節選)

2020中考:初中歷史《中外近現代史上的改革》專題複習,快收藏

材料二 1861年,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簽署關於廢除農奴制度的法令:法令規定,農奴具有人身自由,包括有權離開土地,有權擁有財產,有權以自己的名義進行訴訟、立約等活動;地主不能買賣和交換農奴,不能禁止農奴結婚,也不能干涉農奴的家庭生活;農奴在獲得“解放”時,可以得到一塊份地,但必須出錢贖買,授予農奴的份地,在法律上仍是地主的財產,農奴只有“永久使用”權。

材料三 美國政府與農民簽訂合同,國家給農民適當的補貼,讓農民縮減耕地和屠宰牲畜。在《農業調整法》(1933年5月通過)生效的頭一年,屠宰了二千三百萬頭牛,六百四十萬頭豬,減少了三百萬公頃小麥和四百萬公頃棉花播種面積。法案實施後,農產品價格回升到1909年—1914年農業繁榮時期的水平。——摘編自李純武《簡明世界通史》

(1)材料一新中國成立以來農村政策調整概況表(節選)不完善,結合所學知識,請在①處填上土改後我國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在②處補充相應的農村政策。

(2)根據材料二回答:1861年改革,農奴獲得人身自由,直接解決了俄國資本主義發展所需的什麼問題?

(3)根據材料三,概括美國對農業進行調整採取的措施及特點。

(4)綜合上述三則材料,你能夠得出什麼結論?

【參考答案】

1.

(1)新經濟政策;“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2)羅斯福新政(或“新政”);使美國經濟緩慢地恢復過來,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資本主義制度得到調整、鞏固和發展;資本主義國家對經濟的宏觀控制與管理得到加強;美國聯邦政府的權力明顯增強。(任意兩點即可)

(3)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活力之源;是我們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步伐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任意兩點即可)

2.

(1)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2)勞動力問題。

(3)縮減農產品產量,穩定農產品價格(或鼓勵農民減產並給予補貼)。國家干預經濟。

(4)農業政策的調整要符合國情(或要符合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或要從實際出發,制定相應的農業發展政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