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20億元的首虧!亞太藥業何以墜入“至暗時刻”

公司會ST嗎?”“公司高管準備跑路嗎?”

這是在浙江亞太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亞太藥業”,002370.SZ)網上業績說明會上,被投資者問得最多的兩個問題。

是什麼讓亞太藥業如此令投資者擔憂?這與其2019年的“成績單”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其2019年業績出現大幅下滑,營業收入7.09億元,同比下滑45.84%;淨利潤虧損20.69億元,同比下滑1095.57%。這一成績,在醫藥類上市公司當中,幾乎墊底了。

在前期眾多醫藥股大漲的情況下,亞太藥業卻跌出了“新天際”,再加上公司的盈利能力如此令人堪憂。那麼,亞太藥業的未來會怎樣?

超20億元的首虧

日前,亞太藥業發佈2019年財報,公司的營業收入7.09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45.84% ;營業利潤-20.68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956.84% ;利潤總額-20.7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957.2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20.69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095.57%。

這樣的歸母淨利潤虧損額度,在醫藥類上市公司當中實屬少見。

除了業績問題以外,眾多投資者還有一個很關心的問題——公司是否會被ST?為此,《投資者網》在公司的網上說明會里向該公司董秘沈依伊提問:在醫藥股大漲特漲的情況下,亞太藥業卻跌出了多年來的最低價,這讓投資者擔心公司的持續經營能力,憂心公司在實控人和業績皆出現問題的情況下會有退市危險。公司實控人能否保住手中股份?公司是否會有易主風險?

就此,亞太藥業的高管在網上的業績說明會上多次強調:“公司經營正常,公司股票不存在被特別風險警示的情形。”

儘管亞太藥業信心滿滿,可公司自2月7日到4月10日期間,其跌幅為36.12%。股價直接從10.25元/股跌至今年以來的最低價4.68元/股。並且,這一時期,眾多醫藥股都在瘋漲,而亞太藥業卻如此另類地遭“腰斬”。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8年下半年及2019年上半年,公司實控人的兩個女兒陳奕琪、陳佳琪早已大幅減持手中股份。有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9月25日―2019年3月18日,陳奕琪、陳佳琪通過大宗交易和集中交易的方式合計減持2000萬股,套現2.59億元。彼時,公司股價在15元/股至20元/股左右波動。並且,在去年9月份,陳奕琪和陳佳琪就曾想過減持但遭到深交所的制止。

對此問題,亞太藥業卻保持緘默。

“頂樑柱”成罪魁禍首

亞太藥業為何會在2019年爆出這麼大一顆“雷”?

這與其2015年的一次定增收購有著密切關係。具體來看,2015年10月,亞太藥業公告稱,擬定增募資收購上海新高峰生物醫藥有限公司(下稱“上海新高峰”)100%股權。上海新高峰控股上海新生源醫藥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上海新生源”)在內的11家公司,大都從事新藥研發外包(CRO)服務業務。

彼時,亞太藥業的美好願景是,能充分利用上海新高峰來實現公司的產業轉型升級目標。可這一樁定增收購進行之際,正值CRO被資本熱捧,上海新高峰當時的淨資產還不足2億元,而亞太藥業卻斥資9億元收購了,從而也為其埋下了6.7億元的商譽。

高溢價收購的背後也有著業績對賭,當時上海新高峰的創始人任軍給出了一份業績承諾承擔連帶責任保證。即:承諾上海新高峰2015~2018年實現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0.85億元、1.06億元、1.33億元和1.66億元。

的確,此後的上海新高峰成為亞太藥業的業績“頂樑柱”。2016年至2018年,上海新高峰分別實現淨利潤1.08億元、1.45億元、1.46億元,在亞太藥業當年淨利潤中佔比分別為91.61%、74.91%、73.38%。同時,上海新高峰也是擦線完成每年的業績承諾, 2015年至2018年的業績承諾完成率依次為117.38%、101.49%、109.16%、87.86%。

看似美好的背後,往往藏著意想不到的事故。去年10月28日,亞太藥業發佈公告稱,上海新生源(上海新高峰的全資子公司)未經正常的審批決策程序,擅自為他人提供擔保,對外擔保餘額累計超1億元。亞太藥業在應對舉措方面表示:“公司將對上海新高峰及其子公司公章、合同章、財務專用章、銀行預留印籤、各銀行網銀U盾等加強管控。”

隨後,亞太藥業對上海新高峰的管控工作遭受到阻礙,上海新高峰無法正常運營,子公司失去控制。直到2020年1月,亞太藥業公告中坦言:“鑑於公司失去對上海新高峰及其子公司的控制,公司不再將上海新高峰及其子公司納入公司合併報表範圍,形成投資損失。”

於是,曾經的業績頂樑柱就成為如今的業績下滑的“罪魁禍首”。根據亞太藥業此前的公告內容顯示,其2019年度擬計提各項減值準備共計5.98億元;因上海新高峰及其子公司無法恢復正常經營,公司對上海新高峰資產組進行測試,確認投資損失12.4億元。公司本次計提減值準備、確認投資損失合計18.38億元,將減少公司2019年度淨利潤18.38億元。

2020年開局繼續虧損

在目前公佈2020年一季報的上市公司當中,亞太藥業再次引人注意,其業績可以說和“抗疫”帶來的機會很不搭配,表現是非常差的。根據公司公佈的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0年1-3月實現的歸屬淨利潤約-1500萬至-2500萬元。


對於業績變動的原因,亞太藥業稱“公司計提湖北省科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股權溢價收益、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計提利息,導致財務費用增加;紹興濱海新城新建的‘亞太藥業現代醫藥製劑一期、二期項目’部分生產線已投入生產,相應折舊費用、水電氣及人工工資費用增加;公司失去對上海新高峰及其子公司控制,本期未將其納入合併報表範圍;同時,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預計公司一季度銷量有所下降,致使報告期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下降”。

此外,新世紀資信評估公司將“亞太藥業”主體信用等級由AA/負面調整為A+/列入負面觀察名單,“亞藥轉債”信用等級由AA調整為A+。新世紀評估表示,其關注到亞藥公司業績大額虧損、被出具保留意見審計報告、實際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動人股票被凍結或收到民事判決書,後續將持續關注相關事項進展,並對亞太藥業/亞藥轉債的信用質量進行跟蹤披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