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吃了清明粑,是記憶裡的味道!

在湄潭,有一種粑粑叫“清明粑粑”,可烤,可煎,等到兩面金黃後,蘸上蜂蜜,一口咬下去,焦香酥脆,口齒留香。

昨天吃了清明粑,是記憶裡的味道!

昨天吃了清明粑,是記憶裡的味道!


今年的清明來得晚一些,清明菜大都不在脆嫩,但媽媽還是掐了“尖尖”(指細嫩的部分)做了一點兒。在一些向陽的坡地上就已經有青蒿萌芽了。遠看一簇簇的雪白,那是因為青蒿剛出土時嫩葉上面長了一層白色的絨毛,一眼看上去有些像多肉。

昨天吃了清明粑,是記憶裡的味道!

摘鮮嫩的部分,洗乾淨,用開水燙過瀝乾水分,切碎後拌入面用木甑子蒸熟。

昨天吃了清明粑,是記憶裡的味道!

蒸熟後的蒿面需趁熱用石臼(jiù)舂,舂臼得差不多的時候,將蒿面從石臼中取出,手工將它揉成麵糰,放在案板上壓成餅狀,可以趁熱直接食用或者用火烤、用少量油煎烤。

昨天吃了清明粑,是記憶裡的味道!

剛做好的面蒿粑粑有一股青蒿的清香,掰開來,那青蒿葉子上面的絨毛就像棉花一樣的絲絮相連著,抹上點蜂蜜,那叫一個清新香甜!

昨天吃了清明粑,是記憶裡的味道!

除了清明粑粑,湄潭還有很多粑粑,味道都非常不錯,比如:豆沙粑、餈粑、米粑粑、玉米粑粑、蕎粑粑…你還知道哪些呢?告訴小編,一起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