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自主招生取消,強基計劃專業值得報考嗎?專業就業方向如何?

從目前公佈強基計劃的選拔機制、培養模式等等來看,它非常符合現在新高考改革的培養模式,以及國家對人才的戰略需求,相信會給高中教育和大學教育注入一道活水

高校自主招生取消,強基計劃專業值得報考嗎?專業就業方向如何?

強基計劃將積極探索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一、單獨制定培養方案。高校對通過強基計劃錄取的學生可單獨編班,配備一流的師資,提供一流的學習條件,創造一流的學術環境與氛圍,實行導師制、小班化培養。建立激勵機制,增強學生的榮譽感和使命感。

二、 暢通成長髮展通道。對學業優秀的學生,高校可在免試推薦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學、獎學金等方面予以優先安排。探索建立本-碩-博銜接的培養模式。

三、推進科教協同育人。鼓勵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前沿科學中心、集成攻關大平臺和協同創新中心等吸納這些學生參與項目研究,探索建立結合重大科研任務的人才培養機制。

四、強化質量保障機制。建立科學化、多階段的動態進出機制,對進入計劃的學生進行綜合考查、科學分流。建立在校生、畢業生跟蹤調查機制和人才成長數據庫,根據質量監測和反饋信息不斷完善招生和人才培養方案。

五、開展學校:36所雙一流高校。

六、強基計劃錄取在提前批之前鎖檔,沒有鎖檔並不影響後續批次投檔錄取。

從以上內容可以看出,強基計劃非常值得考生報考。

高校自主招生取消,強基計劃專業值得報考嗎?專業就業方向如何?

強基計劃七大基礎專業就業情況

一、數學專業就業方向:


高校自主招生取消,強基計劃專業值得報考嗎?專業就業方向如何?

在人類歷史發展和社會生活中,數學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學習和研究現代科學技術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數學乃萬科之基,眾科之王。畢業後收入較高、工作相關度高、提升較快的專業主要集中在計算機、金融、信息安全、軟件工程等相關行業領域。而數學專業畢業生大多從事相關行業的技術崗位,如精算師、銀行、證券業工作、程序員、數據分析師等。

二、物理專業就業方向:


高校自主招生取消,強基計劃專業值得報考嗎?專業就業方向如何?

主要在高校、國防部門、科研機構等從事教學研究及相關科研管理工作。如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理論物理研究所、近代物理研究所、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等。在就業領域,許多以物理為基礎的學科領域都閃爍著該專業畢業生的身影,如信息、能源、航天、軍工、材料、交通、經濟、生命科學,等等。

三、化學專業就業方向:


高校自主招生取消,強基計劃專業值得報考嗎?專業就業方向如何?

主要在化學及其相關領域,如化工、生物、醫藥、材料、環境、農業、食品、檢驗檢疫、環境、國防、能源、信息等行業從事生產與科研工作,從事教師職業、報考政府機關公務員也是不錯的選擇。此外,有一些畢業生立志當科學家、搞研究,他們就選擇在國內外深造,繼續攻讀碩士、博士學位。

四、生物專業就業方向:


高校自主招生取消,強基計劃專業值得報考嗎?專業就業方向如何?

生物科學專業的畢業生可以到科研機構或高等學校從事科學研究或教學工作,也可以到工業、醫藥、食品等行業的企業、事業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與生物技術有關的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生物信息和生物統計方面有較好的就業前景。這兩個領域與信息科學和統計學有交叉。所以,生物專業的學生也可以考慮多接觸跨學科的知識領域。

五、歷史專業就業方向:


高校自主招生取消,強基計劃專業值得報考嗎?專業就業方向如何?

總的來看,當前歷史學專業畢業生主要就業方向:在科研機構、大中專院校、博物館、檔案館從事研究工作;在高校、中小學從事教育工作;在出版社、雜誌社、網站等媒體從事編輯、記者等工作;報考政府部門公務員;報考研究生,繼續深造等。

六、哲學專業就業方向:


高校自主招生取消,強基計劃專業值得報考嗎?專業就業方向如何?

畢業生可在國家、省、市等行政管理部門從事管理或文字性工作,哲學專業的畢業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較強,從事這方面的工作具有很大的優勢;文教事業或新聞出版部門。除公務員外,該專業畢業生還可到學校、科研單位或新聞出版等部門從事研究性、採編類工作,但這些單位對畢業生的學歷等條件要求較高;各類企業等。還有一部分畢業生可到企業的黨辦、文秘、人事管理等部門從事各類實際工作。

七、古文字學專業:


高校自主招生取消,強基計劃專業值得報考嗎?專業就業方向如何?

古文字學是以古漢字和各種古漢字資料為研究對象的學科,也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涉及語言文字學、古文獻學、歷史學等多個學科,有著互相促進的關係。考生可關注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四川大學、中山大學、吉林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高校。

古文字就業方向:與一般學科相比,古文字學人才成長週期更長,培養難度也更大。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雖然成就突出、湧現出多位學術大師和一批學術骨幹,但是總體上看研究力量不足、後備人才匱乏依然是一個突出的問題。隨著高校關注度提高,師資力量偏向,未來發展光明。

更多高考政策持續更新中……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