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法律職業資格考試難嗎?塑逆商,接住每一次“找茬”,就不難

號稱“天下第一考”

法律職業資格考試,近期迎來通關考生領取資格證的收穫季節。

許多人談法考色變,被它虐過的考生無數,苦澀地稱它為“全國最難的考試”。這一點,它真是當之無愧。

早在司法考試時代,它就以10%左右的低通過率聞名。不管你是碩士生還是博士生,被法考挫敗,都不是丟人的事情。因為,它真的很難。

15個必考科目,300多萬字的備考資料,150多萬字的真題材料……即便過了“堅持”這一關,到了考場,考題中的陷阱也在向你得意地揮手。案例充分體現了出題人“神編劇”的優秀素質,只有你想不到,沒有案例裡的角色辦不到的。思維轉不過來彎,這題是一看就會,一做就不對。

如此難如登天的考試,備考過程是不是更艱辛?是的,這是個不斷考驗你的智商、情商以及逆商的考試。而且,能順利複習都算是你的運氣好,萬一中途出現任何茬,你都得重新調整備考策略。

那麼,通關的三大法寶中,核心技巧是什麼呢?當堅持和對抗遺忘都不在話下時,誰能成功塑造出逆商,誰就拿到了通關秘鑰。

通過法律職業資格考試難嗎?塑逆商,接住每一次“找茬”,就不難

高知識留存率下的“堅持”,是通關的首要密語

有人說,“成功的路上並不擁擠,因為能堅持下來的人並不多。”

2018年,北京市67歲的退休老人呂鐵馬登上熱搜。7次闖關終於通過法律職業資格考試(以下簡稱“法考”),讓萬千網友敬佩不已。

退休之後,呂鐵馬老先生開始學習法律。從律考時代到司考時代,又到2018年首次改革的法考,呂老先生是中國法律資格考試的見證者,這三次考試的變革他都經歷了。

他學習時看過的書,摞起來比他的身高都高,用五顏六色的標記筆做的筆記比年輕考生的還認真。

通過法律職業資格考試難嗎?塑逆商,接住每一次“找茬”,就不難

呂鐵馬老先生

這位當年北京考區年紀最大的考生,用驚人的毅力一路披荊斬棘,最終成功通過考試,取得法律職業資格證書。

很多人覺得人老了就該服老,記憶力也減退了,高強度的學習也吃不消了,何必給自己找茬呢?但是,他偏不信!

貴有恆,何必三更起五更睡;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

法考學習”貴有恆“。從前一年的11月開始,到第二年的10月結束,這個考試最真誠的地方就在於,對能堅持下來的人,有豐厚的回報。

通過法律職業資格考試難嗎?塑逆商,接住每一次“找茬”,就不難

呂鐵馬老先生領取證書

當然,堅持,不是擺出個學習的樣子--報了個班、每天去聽課、老師講什麼都劃下來。堅持,是要動腦進行”刻意練習“,而不是停留在”低水平勤奮“。

美國著名視聽學習專家埃德加·戴爾,在20世紀50年代最早提出了“學習金字塔理論”。戴爾先生認為,單純的聽講和閱讀所帶來的知識留存率分別只有5%和10%。也就是說,其實上課時聽老師講解、下課後認真複習,大腦所能記住的知識,仍然不超過所學內容的10%。

那麼,如何提高法考學習內容的留存率呢?

通過法律職業資格考試難嗎?塑逆商,接住每一次“找茬”,就不難

美國肯塔基大學創新教育系副主任海蒂·安德生教授在她的一篇論文中指出,戴爾的“學習金字塔”揭示了一個重要的學習規律,學習者通過“做”和“行動”所習得並加以內化的知識,要比通過“聽”“讀”“觀察”有效得多。

著名的教育專家黃靜潔女士在《學習的格局》一書中,也說過,“學習內容留存率最高的活動是主動把所學內容講給他人聽,高達90%,而留存率最低的就是被動式學習的典型--課堂聽老師講解。”

  • 備戰法考的學習過程也是一樣,聽過老師的課件後,課後要覆盤,自己動筆畫思維導圖,或者默寫重要考點。
  • 在上課或下課的路上給同學講講你對課上所學知識的理解。這樣有方法的堅持,能夠幫你查缺補漏。因為聽課時你以為懂了的知識,很可能被大腦當時的反應騙了。當你把所學的給別人講出來時,那個說不明白的點,才是你沒有真正掌握好的,需要加以改進細化學習的。
  • 對照教材和法條,把檢索出的薄弱點,重新整理、再強化。
通過法律職業資格考試難嗎?塑逆商,接住每一次“找茬”,就不難

法考學習就是一個不斷遺忘的過程,“擊敗遺忘曲線”是不二法門

一個人若是沒有確定航行的目標,任何風向對他都不是順風。——蒙田

江蘇省一名50歲的法院保安趙傳朱,他說自己想做一名公益律師,為打不起官司的人做法律援助。於是,高中沒畢業的他,利用站崗的空隙和其他能利用的時間,開啟了學習狂人的模式。

4年時間,他精讀了各種法律考試資料,看了300多本法律專業書籍,做了不下1萬道的考試真題。最終,夢想總是青睞肯努力付出的人,他終於通過司法考試,如願以償。

學習的過程會是一勞永逸的嗎?肯定不會,用趙傳朱的話說,“看這些法律的書,就像看天書一樣,我得從零學起。”

通過法律職業資格考試難嗎?塑逆商,接住每一次“找茬”,就不難

從零學起的,不只有保安趙傳朱。對於法考的考生來說,一切都是顛覆性的學習。大學時學的知識,要麼荒廢了,僥倖記住的,也被不斷修訂的法條改得不剩什麼了。

對於法考考生來說,普遍面對的問題就是--遺忘!要學的東西太多了,經常是學完了民法,刑法的知識忘得差不多了,學完了訴訟法,民法和刑法的知識像被集體蒸發了一樣,從大腦中溜走了。

這就是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理論,也是法考學習中最大的攔路虎。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從1885年開始通過實驗來研究人類的遺忘規律,發現了關於人類記憶的著名的“遺忘曲線”。每個學習者會以極快的速度遺忘掉70%左右,剛讀過的或者聽過的東西,而剩下30%的內容,則會以稍慢的速度逐漸而緩慢的被遺忘。

通過法律職業資格考試難嗎?塑逆商,接住每一次“找茬”,就不難

那麼,面對這個“遺忘曲線”殺手,怎麼打敗它呢?

  • 首先,要進行重複記憶。開始一門新學科學習時,必須在兩天之內複習內容。在大腦裡覆盤一次新學的內容,這樣就可以快速中斷遺忘曲線的形成。民訴法的老師戴鵬也說過,聽過他的課後,最好當晚就把講義再看一遍,第二天再看一遍,否則,隔幾天再看,你會發現看的速度特別慢,而且很艱難。
  • 其次,經常進行測試。網上提供練習法考真題的APP很多,可以下載到手機上。學過一門學科,或者一個章節後,及時在APP上做題練習。一定要適應用電腦或者手機讀題做題,因為法考的主、客觀題考試都是用電腦操作。在《認知天性》一書中,說到專家們做了一個實驗,“我們只需為自己做一次小測驗,一週後的回憶率就能夠從28%上升為39%。”
通過法律職業資格考試難嗎?塑逆商,接住每一次“找茬”,就不難

  • 第三,融合情境記憶。講法考的老師中,很多都給自己的課程中設置一個“主角”,用來幫他們更好地講述案例,讓考生們在幽默一笑的氛圍中,就把難點啃下來了。比如,徐光華老師經常拿“毛毛”舉例子,毛毛今天受賄了,明天搶劫了,有了這個主角名稱,大家很自然會代入罪名中的情境,對於犯罪構成要件記得就更清楚持久。還有,羅翔老師的“法外狂徒張三”,孟獻貴老師“戴著的兩萬八千五的歐米茄手錶”成了遺失物,鄢夢萱老師的“萱草公司”破產了……
    這些梗會讓大家在面對枯燥的法律條文時,聯想出畫面感,通過一個段子,把考點融會貫通。
通過法律職業資格考試難嗎?塑逆商,接住每一次“找茬”,就不難

塑造“逆商”,應對突發狀況,克服這一難關,通關即在眼前

尼采說,“如果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他就可以忍受生活加諸他的一切苦難。”

1996年5月10日,31名登山者在登頂珠峰時遭遇了風暴。數個小時後,有人生還,另一些人則不幸遇難。登山者中還有舉世聞名的登山向導--貝克·威瑟斯,他也倒在雪地中不省人事。

令人驚訝的是,數個小時後,他居然能從極寒天氣中甦醒過來。憑藉著超高的意志力和對家人的想念,他強撐著走向大本營。沒有禦寒的手套,生命期限估計只剩3、4個小時,這些都沒能阻止他挺過艱險。

法考,考驗的不只是一個人的智商、情商,更有逆境中求存求變的“逆商”。逆商理論的提出者保羅·史託茲博士用這個登山的故事,把面對逆境的人分為三類:放棄者、紮營者和攀登者。

在法考的備考過程中,放棄者太多見了。很多人在初學時一腔熱血,隨著沉悶、冗長的學習過程開始後,他們就受不了與吃烤串、K歌等娛樂生活告別的日子,率先退出。

想當攀登者,就要注意,備考過程越順利,這個時候出現的逆境卻是最容易讓你變成“放棄者”,而退出學習的。

通過法律職業資格考試難嗎?塑逆商,接住每一次“找茬”,就不難

當你做好了長期複習的計劃,但是突如其來的變化,比如家人生病你要護理、單位緊急調你出去辦理案件時,把穩定的計劃打亂了。那麼,如何運用逆商應對一波三折、狀況百出的複習狀態呢?

  • 用一個隨身攜帶的物品趕走負面情緒。比如,籃球運動員“狼王”加內特和巴克利打球時,為了防止在場上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就在兩人的手上都戴上一隻橡膠手環。一旦發現自己要爆發脾氣時,就拉起手環,彈自己一下,防止不良思維的蔓延。
    在法考複習中,因為不斷學習新知識還要固化之前所學的知識,難免有焦慮的時候,那麼,可以隨身攜帶一個小物件,當情緒焦慮時,拿出來觸碰自己一下,達到阻斷負面情緒的目的。
  • 將長期計劃調整為短時的、更為具體的計劃。既然變化已經來了,那就先調整好心態。去除“災難化”,不要把這些橫生的枝節想象成重大挫折。否則,受害者心態浮出水面的話,你就會容易以此為藉口放棄學習。心態調整好後,將之前的計劃終止執行,把計劃修訂為目前沒有變化的一個星期、或者五天
通過法律職業資格考試難嗎?塑逆商,接住每一次“找茬”,就不難


  • 抓大放小,把往年的真題研究透徹後,篩選出出題的重點科目,著重把這一部分的課件聽完,真題做完。
  • 隨時可以進行的運動。備考過程漫長又磨人,要有個好身體,才能撐得起每天8小時以上的學習生活。這時,運動不能停。而且,運動能讓讓大腦充滿內啡肽,讓低迷的你重新興奮,恢復精神。運動也是釋放情緒壓力,應對逆境的最有效辦法,簡便易行。

結語:路漫漫而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修習法律,重塑逆商,更是如此。等待逆境的風暴結束,不如就在雨中造彩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