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百農》:豆瓣8.5分,“願這世界再無勉強的微笑”感人至深

熱播劇《都挺好》今夜落幕,然而“原生家庭”的解讀一直是最近熱門的話題。

不論是大火的重男輕女《都挺好》,亦是苟且偷生的《小偷家族》。都因為家庭的原因,釀成了人生與命運那些咬牙切齒的悲劇。

但即使說得再多,在已經被“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思想荼毒的中國,

結婚生子,你往哪兒逃?

2019年某一日,在爛番茄網站上有89%新鮮度和91%爆米花指數,在IMDB網站上有8.4分,豆瓣電影上有8.5分的電影——《迦百農》橫空出世,多少人的目光,投向了後人這一話題。

《迦百農》:豆瓣8.5分,“願這世界再無勉強的微笑”感人至深

《迦百農》講述的是一個12歲小男孩的艱難活著的歷程。

《迦百農》講述的是一個男孩“控訴”父母的故事。

這樣的一個故事,從銀幕裡栩栩如生的出現,卻又形似地獄的質問人們,生而為人,應當如何過活?

《迦百農》:豆瓣8.5分,“願這世界再無勉強的微笑”感人至深

12歲男孩扎因出生在破敗的貧民窟,父母只生不養,更無力賺錢養家,導致孩子淪為沒有身分證明的黑戶,生活處境更是雪上加霜。

“懂事”的扎因幫忙父母照料家 中7個小孩,更每天一早上街頭叫賣果汁賺錢,一肩扛起家中經濟重擔。不料父母卻因缺錢走投無路,竟將年僅11歲的妹妹“賣”給商人當作老婆,而給的,僅僅只是5只雞。

在這樣的家庭,生而為人,應當如何活著?

《迦百農》:豆瓣8.5分,“願這世界再無勉強的微笑”感人至深

我們無力選擇怎樣家庭,卻能選擇成為一個怎樣的家庭。

這是我在看電影時候感受出來的。

物慾橫流的2019年,人們的思想依舊形單影隻,如牲畜,如死屍。

那些充滿陽光的人費勁全力想要通過許多的慘烈和劇痛的事實告訴自甘墮落的同類,如何正確的生活,如何正確的成為一個家庭。

而多少人選擇的,依然僅僅是那一句“墮落使我快樂”

如地獄

如深淵

在這樣的環境之下,依然有人將世界變得越來越病態,並樂此不疲。

“微笑,扎因”

“微笑,人類”

《迦百農》:豆瓣8.5分,“願這世界再無勉強的微笑”感人至深

在大學的時候,我做過一次演講,演講的內容大致是“如果你想改變自己,試著成為一個父親或者母親”

你總能發現生活得過且過,無法擁有目標和夢想的人。

因貧窮,因無能,因迂腐,因自大。

我總能覺得這樣的人,“活下去,也會成為一顆癌細胞,荼毒這個世界的一寸又一寸土地,數量多了,大地就枯萎了”。

《迦百農》:豆瓣8.5分,“願這世界再無勉強的微笑”感人至深

《迦百農》裡的男孩,扎因,在法庭上控訴自己的親生父母。這一幕是如何,心有言而不能說。

在孩子眼中的你,是做什麼,他學什麼。

許多人將自己的無所畏懼歸類為“我還只是個孩子”,多少人無視了,在中國的“成人禮”之後,就應當承擔成年所要懂的一切社會責任。

責任的確是一個極其可怕的東西。

醫院墮胎的人,不少。房間裡衝動的魔鬼,不缺。最後作為一個有所承受的人,稀有。

那麼,“萬一”留下的孩子,是否就如同片子沒有身份苦苦“早熟”的扎因一般,他缺少的“身份證明”,又找誰去要呢?

《迦百農》:豆瓣8.5分,“願這世界再無勉強的微笑”感人至深

現實生活比電影還要悲慘,電影裡抓住的是:無節制的生育這個點。

而在影片最後,男孩扎因在監獄裡接受電視臺記者電話採訪時,說了一段點題之語:“我希望無力撫養孩子的人別再生了。

我只記得暴力、侮辱和毆打,鏈子、管子和皮帶。

我聽過的最溫柔的話是"滾,婊子養的!’‘滾,你這垃圾!"

生活是一堆狗屎,不比我的鞋子更值錢。

我住在這裡的地獄。

我像一堆腐爛的肉。

我以為我們能做好人,被所有人愛,但上帝不希望我們這樣。

他寧願我們做洗碗工。

.....

是的,電影裡的窮人的無節制生育確實加劇了生活的貧困,但是不生就能改變目前我們生存環境裡的現狀麼?顯然是不可能的。

“無力撫養孩子的人,別再生了。”

其實在我眼裡還有一句潛臺詞:“逃避責任的你,別在做一隻毫無思想的魔鬼了。”

《迦百農》:豆瓣8.5分,“願這世界再無勉強的微笑”感人至深

生命,是溫暖而清澈的一條河流

匯聚多了,就是一片汪洋大海,既透明,又能孕育更多美麗的生命。

生命,又有漫長而黑色的滾滾長河

積累多了,漸漸染黑了那片寬闊海,即使速度不快,但終究會將彩色,變成黑白。

但即便如此,

我們依然選擇在病態的世界裡默默的成長,

願病態世界沒有勉強的微笑。

《迦百農》:豆瓣8.5分,“願這世界再無勉強的微笑”感人至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