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惡搞的名畫,背後有多少你不知道的故事

朋友們是否曾經被網絡上各種各樣的山寨名畫所困擾?明明知道是在惡搞某幅名畫,卻不知道原作品的名稱和背後的故事,因此即便對山寨畫作似曾相識,卻沒法接住惡搞的“梗”。

那些被惡搞的名畫,背後有多少你不知道的故事

愛德華·蒙克的《吶喊》常被人惡搞

其實,在眾多惡搞畫作中,有不少藝術性、創造性和趣味性俱佳的上乘之作,它們不僅是獨立的幽默作品,也是原作內容的拓展和延伸。本期《小艾瑪的遊樂園》,天洪和Emma就來和大家分享幾幅被“黑得最慘”的世界名畫

那些被惡搞的名畫,背後有多少你不知道的故事

蒙娜麗莎

說《蒙娜麗莎》是全世界最著名的畫作,恐怕也不會有人反對。達·芬奇在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創作的這幅油畫目前安靜地懸掛在法國盧浮宮博物館內。每年,蒙娜麗莎都要隔著厚厚的防彈玻璃,忍受著600多萬人的指指點點。

那些被惡搞的名畫,背後有多少你不知道的故事

戒備森嚴的蒙娜麗莎

蒙娜麗莎背後的故事和謎團足夠單獨寫一本厚厚的書。有人說她是彼時佛羅倫薩統治者次子朱理安諾·德·美第奇的前女友,有人說她是商人弗朗西斯科·德·焦孔多的妻子,還有人說蒙娜麗莎就是個上流社會的交際花。

那些被惡搞的名畫,背後有多少你不知道的故事

蒙娜麗莎真容

畫作本身也有不少內容值得挖掘,比如蒙娜麗莎兩隻眼球裡各寫了兩個大寫字母,右眼可以辨認出是

LV,也就是畫家列奧納多·達·芬奇的縮寫

那些被惡搞的名畫,背後有多少你不知道的故事

中世紀過後,文化、科學等領域百廢待興,各種新鮮觀點層出不窮,是個叛逆和革新的時代。在中世紀,教廷認為肚臍眼以下除了拉屎撒尿就是七情六慾,因此絕不應該出現在主流的作品中。而達芬奇創造性地將蒙娜麗莎的身體畫到腹部以下,本身就是對教廷的反抗

那些被惡搞的名畫,背後有多少你不知道的故事

既然當了反抗先鋒,就要做好被別人反抗的心理準備。在1919年,馬賽爾·杜尚在印刷版的蒙娜麗莎臉上畫上了山羊鬍,還寫上了“L.H.O.O.Q”幾個字母,這是英語“Look”的意思,也是法語“elle a ehaud au cul”的縮寫,是句和肚臍眼以下相關的髒話。

那些被惡搞的名畫,背後有多少你不知道的故事

馬塞爾·杜尚的“帶鬍鬚的蒙娜麗莎”

結果,就憑藉著這種我四歲就在旺仔、乖乖和海爾兄弟臉上畫滿了的鬍鬚,杜尚成了二十世紀實驗藝術的先鋒,超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誰曾想到四歲的我,在懵懂的藝術創作早期也曾產生過達達主義的萌芽。直到某天,我拿著水彩筆想在舊版2元人民幣上給兩位少數民族姑娘畫鬍子,因循守舊的家長撲滅了我的藝術人生。

那些被惡搞的名畫,背後有多少你不知道的故事

出現在舊版2元上的彝族和維吾爾族姑娘

儘管我的藝術人生只持續了幾個禮拜,但是不少像我這樣的年輕人拿起了手中的畫筆,開始對無數像《蒙娜麗莎》一樣的作品進行充滿創造力的二次創作。

那些被惡搞的名畫,背後有多少你不知道的故事

那些被惡搞的名畫,背後有多少你不知道的故事

小黃人版蒙娜麗莎


梵高自畫像

2017年,一部記錄梵高生平的動畫片《至愛梵高》上映,用梵高的創作筆法講述了他的死亡。這部全球首部以油畫形式呈現的動畫片由來自15個國家的125位畫家共同創作,根據梵高的120幅原作再加上演員表演拍攝成的853個鏡頭,創作了1000多幅手繪油畫,加工成為65000幀畫面,以每秒12幀的速率播放,成就一部90分鐘的電影。

那些被惡搞的名畫,背後有多少你不知道的故事

電影、電視節目或是我們在手機上看的小視頻,只有達到每秒24幀,也就是每秒出現24個畫面,肉眼看起來才能連貫。因此,每秒12幀的《至愛梵高》看起來是一個卡頓感很強的動畫作品。儘管這是一部開創性的動畫,但並不是一部容易讓人沉浸其中的電影。前往影院觀影的朋友表示,大約在第15分鐘後,影院內響起了此起彼伏的鼾聲。

那些被惡搞的名畫,背後有多少你不知道的故事

電影《至愛梵高》劇照

梵高短暫的一生充滿了痛苦和挫折。當時,學院派是藝術圈的主旋律,印象派完全不入流。因此,他的作品在生前可謂一錢不值。在梵高生命的晚期,患有間歇性精神病的他與當時同居的另一位畫家高更在創作上產生了巨大的分歧,在一次激烈爭吵過後,高更憤怒離去,梵高則割下了自己的耳朵。

那些被惡搞的名畫,背後有多少你不知道的故事

《割耳朵後的自畫像》

除了舉世聞名的《星空》和各式向日葵,梵高還有35張自畫像流傳於世。其中最能帶給人震撼的就是這幅《割耳朵後的自畫像》。消瘦的臉龐、痛苦的雙眼、血紅色的背景、冒煙的菸斗和標誌性的包裹著耳朵傷口的繃帶,這樣一幅充滿了苦澀和痛楚的作品與他的其他畫作一樣,成了被惡搞的對象。

那些被惡搞的名畫,背後有多少你不知道的故事

那些被惡搞的名畫,背後有多少你不知道的故事

那些被惡搞的名畫,背後有多少你不知道的故事

就在今年4月1日,法國奧塞美術館發佈了一則新聞:該美術館的一名安保人員在疫情期間帶著自己6歲的女兒Betty來單位值班,結果Betty把一幅梵高的自畫像進行了一番馬賽爾·杜尚式的塗鴉,新聞中還放出了被塗鴉後的梵高像。但該消息隨後便被闢謠,這只是個愚人節玩笑。

那些被惡搞的名畫,背後有多少你不知道的故事

梵高在創作的高峰期,作品吸收了來自全世界的1藝術營養,而

日本的浮世繪就是他與高更最重要的靈感來源之一。而說到浮世繪,不得不提的就是那幅已經爛大街卻少有人真正瞭解的《神奈川衝浪裡》。


神奈川衝浪裡

在日本料理餐廳的門簾上、在日式禮品的外包裝紙上、在家裝公司的牆紙手冊上,你一定看到過這幅畫。這幅名為《神奈川衝浪裡》的浮世繪已經不再是被大英博物館束之高閣的藝術珍品。今天,它的作用與1803年左右日本畫家葛飾北齋創作它時一樣,裝飾著平常百姓家。

那些被惡搞的名畫,背後有多少你不知道的故事

那些被惡搞的名畫,背後有多少你不知道的故事

第一眼看上去,《神奈川衝浪裡》是一張關於滔天海浪的畫作。仔細觀瞧,會發現海浪後方被積雪覆蓋的富士山。海浪裡,有三條如同落葉般渺小的漁舟,船上的漁民們驚恐地抱緊船板,聽天由命。

那些被惡搞的名畫,背後有多少你不知道的故事

這幅作品與其他日本浮世繪一起,曾帶給像梵高、高更這樣的西方作家以靈感。同樣,《神奈川衝浪裡》也汲取了來自西方繪畫藝術的精華。儘管當時的日本進行著嚴格的閉關鎖國,僅允許中國和荷蘭的船隻在長崎進行貨物交易。但是畫作中的藍色,卻是一種來自德國的合成顏料,學名叫做普魯士藍。遠處的富士山的個頭遠遠小於近處的海浪,說明葛飾北齋借鑑了西方繪畫的

透視原理

那些被惡搞的名畫,背後有多少你不知道的故事

普魯士藍的顏料

這幅作品本來就不是什麼用來進貢或是拍賣的藝術品,而是用來裝飾百姓家客廳的印刷製品。1842年,《神奈川衝浪裡》的精緻印刷品印刷了5000幅以上,每幅售價16文錢,在當時只相當於兩碗麵的價格。如今,初版中保存完好的作品在英國大英博物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法國國家圖書館和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都有收藏。

那些被惡搞的名畫,背後有多少你不知道的故事

東西方融合是那一時代藝術創作的主題

如今,這幅作品不但在各種生活周邊裝置中廣為使用,也成為最容易被惡搞的日本浮世繪。滔天的巨浪、積雪覆蓋的富士山適合作為任何日本漫畫形象的背景板。

那些被惡搞的名畫,背後有多少你不知道的故事

那些被惡搞的名畫,背後有多少你不知道的故事

那些被惡搞的名畫,背後有多少你不知道的故事

哆啦A夢與靜香版《神奈川衝浪裡》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2019年,如果說有哪幅作品是因為眾人的惡搞而爆紅網絡,《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絕對當仁不讓。1665年,荷蘭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以自己14歲的女兒為原型,創作出了這幅流傳後世的油畫作品。

那些被惡搞的名畫,背後有多少你不知道的故事

與梵高類似的是,維米爾也是天妒英才的典型。只活了43歲的他在死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被世人遺忘,直到19世紀中期才被藝術評論家們重新發現。

那些被惡搞的名畫,背後有多少你不知道的故事

維米爾另一代表作《倒牛奶的女僕》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帶給人最大的感受是光影和色彩的和諧

。純黑色的背景前,藍色和黃色的頭巾、清澈的眼睛,從左前側打來的柔光點亮了少女右側的臉龐,耳朵上的淚滴型珍珠耳環則是整個畫作的點睛之筆。目前原畫收錄在荷蘭海牙的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

那些被惡搞的名畫,背後有多少你不知道的故事

印有鎮館之寶的旗幟飄揚在博物館門前

2011年,中國一位名叫靳尚誼的藝術家為了向維米爾致敬,創作了一幅

《驚恐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在原作的基礎上增加了一隻無處安放的手,眼神也飄忽不定了些。

那些被惡搞的名畫,背後有多少你不知道的故事

《驚恐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大概從2019年開始,不知因何而起,網絡拉開了一場浩浩蕩蕩的對《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模仿的大幕。還有不少服裝、生活用品也把這位姑娘經過一番二次創作,貼在了自家產品上。Emma就有一件衣服,圖案是一隻帶珍珠耳環的小狗。

那些被惡搞的名畫,背後有多少你不知道的故事

那些被惡搞的名畫,背後有多少你不知道的故事

那些被惡搞的名畫,背後有多少你不知道的故事

那些被惡搞的名畫,背後有多少你不知道的故事

《辛普森一家》版


創造亞當

1511至1512年,米開朗琪羅在梵蒂岡的西斯廷禮拜堂的天頂上,畫出了《創造亞當》。這幅畫講的是《聖經·創世紀》中的故事,上帝創造了亞當後,兩位手指相互接近,馬上就要碰在一起。而相碰的那一瞬間,上帝就將把靈魂傳遞給亞當

那些被惡搞的名畫,背後有多少你不知道的故事

西斯廷教堂屋頂壁畫面積達500平方米。在創作壁畫的四年時間裡,米開朗琪羅需要長時間仰頭作畫,痛苦不堪。而畫作的內容取材於聖經中從開天闢地到諾亞方舟的故事。故事本身涉及到不少宗教教義和典故太過高深不在這裡過多討論。我們單說這幅《創造亞當》是如何被玩壞的。

那些被惡搞的名畫,背後有多少你不知道的故事

那些被惡搞的名畫,背後有多少你不知道的故事

在眾多名畫惡搞中,《創造亞當》是被官方“玩梗”次數最多的:

那些被惡搞的名畫,背後有多少你不知道的故事

漫威電影《死侍2》


那些被惡搞的名畫,背後有多少你不知道的故事

《創造海綿寶寶》


那些被惡搞的名畫,背後有多少你不知道的故事

甚至連中國人也搞了個《創造雙寶》...

只要你能想得到,任何人物、動物、卡通形象,都可以靜靜地坐在畫面的左側,伸出手臂,等待被“創造”。

那些被惡搞的名畫,背後有多少你不知道的故事

"創造“前記得要消毒喲!


美國哥特式

《美國哥特式》是美國藝術史中光芒萬丈的燈塔,與自由女神像、芭比娃娃、野牛鎳幣以及山姆大叔並稱為美國文化的五大象徵。這幅畫作由格蘭特·伍德畫於1930年,歷時兩個月完成,它象徵或諷刺的內涵一直令人們猜測不已。《美國哥特式》可以說是被惡搞最多的世界名畫了。

那些被惡搞的名畫,背後有多少你不知道的故事

男人沾滿泥土的右手緊握著農具,有人說是農業主導的含義,也有人說是男權的象徵,女人身著維多利亞時期服飾,不苟言笑地望向男人。他們身後,是一座哥特風格的農舍。

那些被惡搞的名畫,背後有多少你不知道的故事

農舍原址

兩人嚴肅的面部表情構成了該畫最讓人過目不忘的要素,也成了被惡搞的重點。有人給男人的三叉戟串上了烤串和巨無霸,也有人給畫中的兩位穿上了哥特風服裝,除此以外,馬里奧、小黃人等動畫角色也都上演過一幕幕“哥特式”。

那些被惡搞的名畫,背後有多少你不知道的故事

那些被惡搞的名畫,背後有多少你不知道的故事

那些被惡搞的名畫,背後有多少你不知道的故事

那些被惡搞的名畫,背後有多少你不知道的故事

那些被惡搞的名畫,背後有多少你不知道的故事

《美國哥特式》的房子原址就在愛荷華州南部小鎮艾爾敦(Eldon),今天依然存在,並且免費對外開放,房子所在的道路已經改名為美國哥特式路。準確地址為:300 American Gothic St, Eldon, IA 5255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