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威脅供給,滬鎳或轉入多頭格局!

昨日滬鎳主力合約2006大幅拉昇,成功收復10萬關口,收漲於102030元/噸,漲幅4.42%。倫敦鎳在過去半年內最大熊市波動幅度累積達40%,4月中旬周線級別收復1.2萬美元,熊市波動面臨技術反轉。


國內宏觀預期改善,利於鎳的需求復甦前景

國內方面,昨日中國央行下調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至3.85%,此前為4.05%。中國央行下調五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至4.65%,此前為4.75%,這是自去年8月LPR改革以來,降幅最大的一次。這也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釋放流動性,把資金用到支持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上,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提振市場情緒。

中國是鎳最大消費國,最早走出疫情陰霾,也最早啟動更全面復工復產,積極的貨幣財政政策扶助,利於鎳的總需求復甦。

我國疫情危機以來的寬鬆貨幣政策


疫情威脅供給,滬鎳或轉入多頭格局!

海外疫情持續發酵引發供應擔憂

鎳價上行的主要因素還是來自於供應端。上週,由於疫情的持續影響,西澳大利亞州東金伯利地區的薩凡納鎳礦暫停運營。臨時停工已影響多個方面,包括運輸,人員可用性以及設備和用品的成本。相關方面表示,薩凡納的暫時停工將有助於保留現金,而礦山恢復運營時對其資金結構進行審查。

巴西礦商淡水河谷上週五調降2020年銅和鎳產量預估,因新冠疫情的爆發導致一些設施推遲重啟。淡水河谷稱,將2020年鎳產量預估從20-21萬噸調降至18-19.5萬噸。

另外,由於東南亞疫情加劇,鎳資源大國印尼、菲律賓成為重災區,菲律賓已經關閉三個鎳礦出口地區,持續時間至4月30日。據瞭解,目前菲律賓方面已經取消了部分4月鎳礦訂單,這對於國內鎳鐵廠家來說無疑將進一步增加原料供應的緊張程度。預計未來兩個月,4月和5月的鎳礦進口量同比將繼續下滑,引發全球鎳短缺的預期。就國內而言,鎳礦主要來自進口,印尼和菲律賓兩地進口總量佔國內鎳礦總量的95%以上。

需求預期改善+供給端擾動造成的生產收縮,為鎳價提供上行動力。其行情趨勢延伸的時間和空間,取決於疫情後國內需求復甦的進程,以及海外疫情發展形勢下鎳的供給損失程度。


疫情威脅供給,滬鎳或轉入多頭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