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為了追求更高的出圖效率,破曉在4月開始組建一套棚拍系統(這部分會專門寫一篇。)

而棚拍需要用到圖傳系統,為了合理利用空間,我計劃使用筆記本電腦+筆記本立架的模式,輕便又靈活。

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如果不買站架的可以考慮圖中三腳架加橫杆的搭配

緊接著是筆記本電腦的選擇。我希望它是一款可以滿足多種辦公需求的筆電。

我的需求其實是從以下兩點出發:

1. 作為棚拍的圖傳監視器

2. 日常通勤 / 偶爾出差的生產力工具

最好能一步到位,作為符合我需求的最優解。

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具體的需求:

1.足夠輕薄。

就像170克的手機和210克的手機,拿在手裡的感覺完全不同。因為經常要出差和通勤,輕薄本如果能再減重200克,使用感受也會有明顯的變化。

線下體驗過重薄本,有些筆電確實把厚度做了下去,但重量還是實打實的,用作通勤負擔不小。對於重量,我的希望越輕越好。

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2.拓展接口多。

因為攝影的關係,需要駁接的設備比較多。但【接口豐富】往往和【輕薄】屬性相違背理論上越輕薄的筆記本,都傾向於砍掉各種接口。

如何平衡二者,這也是讓我頭痛的點。

3.分辨率足夠高,2K起步,4K最好。

高效辦公需要打開更多的軟件窗口,高分辨率是必備的選項。高分屏帶來的不只是文字更加清晰銳利,而且搭配SONY imaging Edge套件,看預覽圖和批量選圖時可以更加清楚。

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4K屏的多窗口效果

4. 處理器的性能不能羸弱。

商務本薄歸薄,但性能也要有保障。

就像12寸的Macbook就很薄,但雙核1.2GHz(boost 3.0GHz)的處理器放到現在無疑是弟中弟。

為了追求更輕的重量,我對獨顯沒有要求(減輕了散熱模組的重量),但希望處理器性能可以跟上多任務處理的需求。

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當時備選有兩個,一個是朋友在出的Macbook Pro 2018 15寸版本,另一臺則是VAIO SX14 。

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Macbook Pro 2018 15寸版本性能確實比小尺寸有提升,但撇去散熱問題不說,缺點是那一臺只有256GB的硬盤。

硬盤容量問題對其它品牌的筆電而言,是可以克服的(自己更換),但Apple把硬盤焊死(直接在主板上焊顆粒),靠手動升級硬盤是沒指望了。

256GB的SSD是什麼概念?可用空間還沒相機上的SD卡容量大,很容易患上硬盤容量恐懼症。

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金士頓Canvas React Plus等於SD卡中的邁巴赫?

幾番衡量,最後還是選擇了VAIO SX14 。

選VAIO SX14理由真的很簡單:

1. 輕薄本中,帶4K分辨率的屏幕真的很少

2. 除了輕以外,SX14的接口非常多,可拓展性強。

3. SX14帶14寸的屏幕,約1KG的重量,通勤負擔很小。

4. i7-10710U / 16G /1T SSD 的性能夠用。

它不是性能怪獸,信仰結晶,但幾個特點綜合起來的確實很少有。

可以說SX14的技能樹很特別:既要非常輕薄、還要分辨率高,接口必須豐富,性能又要主流,同時點全這些技能樹的款式可能只有它?畢竟打破了輕薄筆電缺接口的慣例。

可以說同為高端筆電,VAIO SX14的差異化做得非常明顯。

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 VAIO SX14 有多種顏色可選選,包括月光銀、深夜黑、尊耀黑和金棕櫚,標配1920×1080 分辨率。

其中金棕櫚和尊耀黑有額外的4K分辨率版本,再加上限量版的耀世紅,目前2020款SX14有3款支持4K分辨率。

這次開箱的是2020款 SX14 金棕櫚高配版:

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 2020款的VAIO SX14搭載了第十代intel Core處理器。

在低負載使用時,更加省電是intel的傳統優勢,所以輕薄本採用intel的移動處理器算是常規操作:

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 除此以外,VAIO SX14的C面並沒有其他奇怪的貼紙,(intel標只要用了,除了Apple以外基本無法避免貼標)

再加上VAIO SX14並沒有把揚聲器設計在鍵盤區的左右,所以顯得C面非常乾淨:

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 VAIO SX14的鍵盤區:可以看到按鍵的字符間隔沒有進行過壓縮,打字時不會因為按鍵過於緊湊而影響輸入體驗

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另外這款SX14的按鍵產生的噪音也明顯小於很多筆電,更加貼合商務使用的情景。

不論是在途還是辦公區,沒人希望自己的按鍵敲擊聲成為焦點。

▼ VAIO SX14支持指紋識別,指紋識別更多的應用於開機解鎖,而VAIO SX14的觸摸板屬於小巧型,因此指紋識別模塊被安排在C面的右側而不是觸摸板上:

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 VAIO SX14觸摸板的表面塗層手感很細膩(這也是有別於很多筆電的一個特點),操作定位比較精準。

另外VAIO SX14的觸摸板支持多點觸控,並有一套自己的操作邏輯,其中多點觸控下可以實現更加快捷的功能。

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 不論是三指輕擊喚醒Cortana 搜索框,或是三指向上滑動,模擬Win+Tab來實現切換瀏覽,都可以提升使用感受。

至於三指下滑,模擬Win+D(顯示桌面),習慣後會比手忙腳亂按鍵盤要更加迅捷。

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 VAIO SX14支持屏幕撐腳功能。

筆記本電腦依靠機身自帶的弧度很難做到比較舒適的輸入角度,因為機身厚度不允許。

在不依靠額外墊腳的情況下,VAIO SX14自帶屏幕撐腳,將筆電啟屏,就可以獲得一個舒適的輸入角度:

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 VAIO SX14自傾角示意圖:

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 就舒適度而言,帶坡度手指敲擊的角度可以減少很多,會比水平輸入更加輕鬆:

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 開關鍵被設計在了C面的右上角,以指示燈的形式存在(如果不告訴你這是開關鍵,一眼掃過它很可能被忽略)。

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 因為VAIO SX14側面都是接口,所以將開關做在C面,並採用了這種相對隱蔽的方式:

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 VAIO SX14的A面,採用了碳纖維材質,在保證外殼可靠性的同時降低了機身的重量:

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 A面非鎂鋁合金(金屬遇到夾筆等意外容易形變),VAIO SX14的碳纖維材質在遇到很多意外形變的狀況時,可以恢復原狀,另外VAIO SX14的出廠測試中就包括了夾筆測試,而且直徑比普通的筆更加大:

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可以說SX14的可靠性和它1KG的重量帶給人的感覺剛好相反:還是很可靠的。

▼ VAIO SX14 的LOGO為亮金色,A面並沒有做成視覺上的一體化,而是做了視覺上的分區:

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 在A面的外沿,是VAIO SX14天線所在的位置。

VAIO SX14特別將天線設計在了使用時的高處(屏幕頂端)來增加信號強度。

另外VAIO SX14支持MU-MIMO,可以減少多終端時網絡大幅下降的問題:

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 VAIO SX14 A面邊框細節:整體工藝細節表現不錯,沒有肉眼可見的瑕疵

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如果讓我點評SX14外觀的話,受到顏色偏愛的影響會比較大,有人喜歡金棕櫚,有人喜歡耀世紅。但如果說就工藝細節來講,SX14還是讓我滿意的。

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 VAIO SX14吸引我的很大一個原因在於:原生接口非常全面:

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 所以我覺得SX14的設計思路很新奇:一般而言,這種輕薄本的接口能砍就砍才是常態。

看過很多常規的筆電開箱,拓展接口不多的情況下,我們也傾向於圓一句:現在的筆電內部空間不夠,接口砍掉一些很正常。

但是一看VAIO SX14的接口規格就有一種瘋狂打臉的感覺,原來輕薄和可拓展性是可以兼容的:

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SX14接口彙總圖

▼ 對於一款14寸屏幕的顯示器而言,兼顧1kg重量和全方位可拓展確實很難得:

其中的Type-C接口支持65W充電,支持USB3.1 gen2數據傳輸,不論是通勤帶小體積電源,還是傳輸高速文件都可以勝任

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 對於我而言,各種拓展接口具有必要性:別的不說,我自己光還沒拆的SD卡就有這麼多

再加上連接外部屏幕、為其它設備供電、轉速轉存文件等,以上接口被佔用一大半是常事:

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 SX14的支持SD卡直插,這個功能對和我需求類似的人而言非常實用,口袋裡少放一個高速讀卡器,走路更輕鬆;相機包裡少放一個讀卡器,能多加一塊相機電池。

畢竟,扛包攝影的都懂:相機包裡沒有一寸空間是多餘的。

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 VAIO SX14左側還有兩個USB3.1接口:在接近1kg的重量裡,把機身拓展性做到極致

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 合蓋後的SX14側面:

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 因為功耗控制得好,VAIO SX14的背面並沒有額外設計散熱孔,也減少了進水的可能(VAIO SX14本身支持生活用水防潑濺,碰倒一杯奶茶不用太慌張)

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 VAIO SX14翻轉屏幕時可以看到撐腳結構,但在合攏後這一設計並不覺得很突兀:

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 位於A面邊緣的半透明迷你撐腳墊:在我看來作為一款輕薄筆記本,不需要藉助其他配件,直接把撐腳系統直接做進產品裡無疑是值得肯定的。

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 VAIO SX14高配版帶4K分辨率的IPS屏幕和人臉識別模組。其中4K屏帶來一個非常有利於辦公的特點是:

1.可以在桌面上平鋪更多的界面/軟件。

2.就算是同樣的界面,4K分辨率的清晰度會更高:

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 實物上,4K分辨率的清晰度是很容易分辨的,但在文章中圖片會經過壓縮,並不如現實中那麼明顯。

這裡在同角度、同參數分別拍攝在1080P和4K分辨率下的界面:

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 截取對焦中心1920×1080的字樣,可以看到不論是漢字還是數字,文字明顯發虛,邊緣比較模糊:

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 對比4K分辨率清晰銳利的字體就明顯的區別,如果你同時打開多個窗口,而每個窗口的文字又比較小的話,4K分辨率可以發揮出高分辨率的優勢:

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銳度有明顯的提升

▼ 在進一步的對比中,可以看到4K的郵箱圖標清晰銳利,而1080P下的郵箱圖標邊緣出現了鋸齒感,實際的畫面差距會更加直觀:

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 另外,VAIO SX14 5mm的側邊框厚度為B面帶來不錯的使用體驗,不會像Air一樣帶來可以停航母的邊框:

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 同時在正常角度看,VAIO SX14屏幕的底邊也不至於特別厚,使用時算作三邊窄框:

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實際使用:

搭配圖傳功能後VAIO SX14可以明顯提升出圖的效率

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 VAIO SX14的Type-C接口不但支持65W充電,同時支持USB 3.1 Gen2傳輸協議,帶寬10Gbps,這裡用Type-C接口來實現實時圖傳功能:

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 利用Type-C USB 3.1 Gen2接口,可以有效減少畫面延遲:

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畫面同步

▼ 立架+VAIO SX14(環境有點暗),4K的挑圖和預覽無疑更加可靠和清晰,以往需要將圖片放大到一定程度才能繼續選圖,現在因為細節更加清晰,選圖明顯提高了效率:

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圖傳的回看效果比相機屏幕要可靠得多,不論是否精準對焦,還是畫面比例都可以及時反饋給用戶:

下邊是幾張例圖,加入了圖傳後拍攝的成功率明顯高出很多:而4K分辨率在多個環節都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圖1

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圖2 新鞋瞎圖3拍開箱

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圖3

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圖4 花梨木鍵盤

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從VAIO的品牌延續性來看,高端線一直都是特立獨行又很能打的存在。

到了這一代,VAIO SX14的技能樹很獨特,也很實用。相比其他高端的筆電,它在於更輕的重量、4K分辨率和強大的拓展性,它的競品有不少,但又很難真正被替代。

一、 14英寸屏的VAIO SX14擁有著和屏幕尺寸不相符的輕便,在通勤上便利度非常高(碳纖維材質減重,但保持了結構剛性)。

二、4K 分辨率對於商務辦公而言,有天然的優勢。它意味著更加銳利的字體和更多的平行窗口來提升體驗和效率。

在棚拍搭配SONY A7M3和神牛 Xpro S+燈組做棚拍+圖傳功能時,畫面更加清晰。得益於SSD有著超快的數據轉存和讀寫能力,相機那剛拍完,筆電出圖的速度很快。拆機看了一下硬盤為三星PM981A,算是一線的性能。

三、豐富的拓展接口。SX14是我在本代輕薄型筆記本里看到過拓展接口最豐富的,有特殊需求不再需要外接一個拓展塢使用。

四、支持Type-C 65W充電;支持人臉識別和指紋識別,安全有保障;支持MU-MIMO,網速更穩定。

五、採用i7 10710U,6核心12線程,溫度牆的設計比較激進,可以解鎖出25W的功耗,從而獲得更強的性能。這一點我倒是看得比較開,至少給了一個打雞血的選項,而不是和其它輕薄本一樣各種撞牆強制控制功耗。這在圖片處理、視頻剪輯這些後期工作時,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真到了封裝和轉碼的時候,人離開喝一杯茶就是了,溫度不是問題。

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如果你是商務人士,喜歡用輕薄的筆電,有設備拓展的需求,並且不想隨大流的話,那麼VAIO SX14確實是比較合適的一個選擇。

在主打高端差異化的道路上,SX14確實走得很遠。它不能幹掉所有的對手,但就是這麼難以被取代。

最後是關於VAIO的一點想法。

所有品牌的筆電,高端線都是大展拳腳的舞臺,有些筆電以性能怪獸著稱,有些筆電以抗震保護為賣點。

但還是忘不了多年前VAIO 拿出高端款時,那種“像藝術品”更甚於“像產品”的那種感覺。包括VAIO Z Flip、Duo13, VAIO Z Canvas。畢竟,Z系列是日本(甚至說業界?)最高的筆電工藝設計水平了。

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VAIO Z Canvas

這是我見過接口最全的超薄本:VAIO SX14 筆記本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