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花卉園藝》2020年7期專題

在5G時代的風口,蝸居的時間成為業者自我提升、積蓄力量的契機,線上培訓活動被觸發,“雲賞花”、雲中課堂、直播展示等活動層出不窮。這其中,叫叫養花租擺培訓、荷維式“萬群社”、CGC園藝達人分享課、樑子花藝直播、鹿石花藝教育、花園集“研習社”等在線培訓脫穎而出。


5G時代 雲課堂讓知識變成價值 | 《中國花卉園藝》2020年7期專題

▲花園集“研習社”大咖講師雲集


5G時代 雲課堂讓知識變成價值 | 《中國花卉園藝》2020年7期專題

▲樑子花藝直播


平臺選擇很重要


平臺的選擇是線上培訓的首要環節,如何在互聯網海洋甄選一個適合自己課程的平臺尤為重要。尤其是在互聯網大潮中,形形色色的培訓平臺蜂擁而至,很容易讓初次涉足的使用者迷失。


在選擇中,首先要了解平臺的功能,是否滿足需求,教學管理體系是否完善,收費系統是否便捷。第二是平臺界面的友好程度。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風格,但大部分人的需求有共通點,一個友好的平臺界面是可以讓大多數人滿意的。第三需要多種嘗試。平臺是一種工具,工具是否用得順手,也取決於使用者的習慣。契合自己的理念和喜好,就是最好的平臺。


花園集、鹿石花藝教育、園景人和智匯園林等企業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小鵝通。這是一家專注新教育的服務商,以“知識付費·讓您一分鐘擁有自己的知識店鋪”為主打。平臺上有便捷的課程直播系統和收費體系,成為很多企業提供收費培訓的首選。


受疫情影響,全國各地的學校開學延遲。為響應停課不停學的號召,不耽誤學生學習,浙江農林大學教授包志毅將自己的專業課也按期上線了。他選擇了放在阿里巴巴集團開發的釘釘上。包志毅在釘釘上有1個本科群,1個研究生群和5個對外群,群總人數約5000人。釘釘有群聯播功能,還可以回放,包志毅很滿意平臺的這兩個特色。目前,他已在釘釘進行了5次培訓,效果良好。


千聊稱自己是“專注營銷獲客的免費知識變現工具和私域流量神器”,CGC和叫叫養花的培訓課程選在了這個平臺上。“我們很滿意千聊的教學管理系統和知識付費系統”CGC相關負責人這樣說。


花藝師樑子曾嘗試過其他平臺的花藝直播,但最終還是選擇了抖音。他認為,抖音的理念和觀眾群體更符合自己記錄美好生活、傳播花藝美好的初衷。但抖音沒有回看功能,細心的樑子只能每次把直播精華剪輯成短視頻上傳到粉絲群和抖音,也能達到讓粉絲回顧和研究的目的。


此外,北京市花木有限公司的花卉技術培訓和很多淘寶商家分別選擇了鬥魚和淘寶。鬥魚提供回放功能,便於技術人員學習,淘寶直播則直接鏈接店鋪,適合帶貨。


5G時代 雲課堂讓知識變成價值 | 《中國花卉園藝》2020年7期專題

▲鹿石花藝教育教學內容精彩


5G時代 雲課堂讓知識變成價值 | 《中國花卉園藝》2020年7期專題

▲張本聰的租擺課受到業內青睞


內容為王 各顯神通


內容是線上培訓的重中之重,也是核心競爭力所在。荷蘭可利鮮公司駐中國代表郭豔春曾在樑子花藝直播間裡分享過這樣一句話:能給觀眾帶來知識和成長快樂的培訓內容,是線上培訓的持久生命力所在。


以“普及中國家庭園藝和園藝文化”為主旨的CGC,把“園藝啟蒙和自然教育”作為培訓目的,提高國人對自然的認知、對植物的瞭解以及美化家庭的園藝水平。培訓講師有園藝界從業人員,設計師,園藝書籍的翻譯、編輯,也有淘寶店主和園藝服裝供應商。CGC從2019年5月開始策劃,疫情推動了培訓迅速上線實施。目前,CGC設置了一條系統化的課程路線:小花園設計指南,傳授家庭花園的設計理論和實踐知識,另有一條相對自由的課程路線:園藝大咖課,由大咖們分享種植、造園經驗和其他知識。CGC計劃今年將專業課程路線增加到4條:植物、花園設計、工程建造和生態園藝,另有3條擴展性的專題課程線:花園生活、自然教育和花園攝影,從而形成一個豐盈的園藝課程體系。


一直走在花藝時尚前沿的鹿石花藝教育簽約了來自歐洲、美國、韓國、日本和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的30多位國際一線花藝大師。他們不僅線下授課,也進行線上教學視頻的錄製。資料積累豐厚,因此鹿石花藝教育目前得以開設了多個線上花藝教學專欄,每週更新,從基礎的植物學原理到高階創意與技法。鹿石花藝教育市場總監郭蔚說,鹿石的在線課程內容都是根據國內花藝師的實際情況開發的,符合中國花藝師的學習習慣。除了原創視頻,他們還從德國以及西班牙分別引進了BLOOM’s和FLOOS原版花藝內容,成立獨立的團隊運營中文版雜誌和視頻,並在鹿石小鵝通商城銷售。


今年2月,一篇關於鍾南山講述擺花有利於環境的文章激發業內共鳴,轉載量達10萬多次,撰文者就是叫叫養花創始人張本聰。張本聰深耕租擺行業10多年。2016~2019年受“花卉租擺聯盟”和各大租擺企業的邀請,他陸續對3000多名一線植物養護人員進行了專業技術培訓。疫情期間他重啟3年前的相關網課,每週上線“本聰話租擺”公開課和“本聰植物學”系統專業課各1次,其間穿插綠植種養技術,為從業人員充電,讓他們用專業知識和技能武裝自己,以便疫後更好地投入工作。


原來從事花園設計施工的鄭既楓2016年在蘇州創辦花園集,他的目標是把花園“行當”變成“行業”。從2018年開始,花園集每週1次在線主題分享課,每年至少33位業內嘉賓做分享。2019年花園集開啟線上課程的系統規劃,橫向有設計施工管理和技術節點課程,縱向分為入門、初、中和高級。疫情對在線培訓起到了很大促進,2月16日花園集開始第一場直播,穩定的講師和受邀嘉賓結合授課。他們的大部分直播內容免費,回看收費。拼團學費每年399元,包含30?50個課程,低價和豐富的內容有很大的吸引力。目前,已有2萬學員,其中付費學員達3000多人,其中1000多名購買了系列課程和全年研習社課程。


瑞趣公司董事長勞選亦的線上培訓課另闢蹊徑。她與擁有2200萬粉絲的社群商業操作師周導團隊合作,聯合易賺平臺打造萬群社,致力於從業者的理念提升並推動花店的升級改造。勞選亦認為,粉絲資產是企業和創業者最強的“免疫力”,社群商業潛力無限,從業者都應力爭領跑社群時代。


5G時代 雲課堂讓知識變成價值 | 《中國花卉園藝》2020年7期專題

▲荷維式創始人勞選亦打造的“萬群社”理念別具一格


線上培訓考驗能力和實力


在線培訓打破了地域和時空的限制,節約了房租等基礎費用和交通成本,課程內容可在互聯網雲端長期保存,人們隨時隨地和重複研讀學習,契合了當下用碎片時間學習的潮流模式。但如何在眾多培訓中引人注目?“能力和實力是線上培訓持續發展的兩大要素。”包志毅說。疫情突發讓線上教育浪潮提早到來,業內佈局隨之變化,如何在諸多培訓裡脫穎而出?無論是從案例、語言、文字等各個方面,要用內在的實力吸引人群,低水平和重複的內容會被時代淘汰。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可能會維持一個短期的熱點,但具有創造力的內容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性。包志毅一個月前的一場園林綠化行業線上講座引來3萬人聽講,靠的就是20年深耕、觀察及思考行業獲得的“乾貨”。同處園林行業,鄭既楓也十分認同在線培訓“內容”為王的看法,“打造和專注於一個領域,在一個領域做精做細。開發的課程要系統化,分類分層級,理論點明確,案例清晰,利用互聯網的優勢,降低成本,普惠更多的成員,讓學員加強對平臺的信任,真正地幫助學員成長。”


CGC園藝課程的高質視頻、圖像和實戰經驗分享是兩大重點。專業設計師製作的視頻課精美文藝,園藝大咖提供了接地氣的經驗乾貨,這讓視頻授課從視覺和內容上都力臻完美。郭蔚認為,在線培訓的核心是營造體驗感,讓人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這非常考驗講授者的展示方式和講話技巧,一堂生動、引人入勝的培訓課,專業性和趣味性缺一不可。此外,專業的打光、鏡頭感和剪輯也有助於提升用戶的觀看體驗。


樑子認為,新穎的設計理念是對粉絲最大的吸引力。他非常注重與學員的交流和互動,力爭為每一位學員答疑解惑,幫助學員提升自我。這也是他備受花藝界青睞的主要原因。樑子從大環境下的實體花店出發,匹配現實的發展需要來定製直播內容,不僅是對花藝設計製作的過程演示,更是從理念的源頭、商業價值的實現、設計潮流的前瞻性上,將基礎理論與實踐經驗分享進行結合。


線上培訓的內容涉獵廣泛,千姿百態,但是線上培訓的生存發展需要差異化內容生產,找到自己的特色和最熟知的領域,把自己擅長的內容做到最細,講到最好,傳播到最廣,才能在在線培訓的市場中佔領一席之地。同時,線上培訓也是對課程主講人的課堂掌控能力和氛圍調動能力的挑戰,實用性強的培訓內容是根基,而生動、有趣、能調動聽課者積極性和興趣點的培訓,是對在線培訓生命力的提升和促進。


5G時代 雲課堂讓知識變成價值 | 《中國花卉園藝》2020年7期專題

▲CGC園藝課程內容趣味性十足


科學知識普及借力“雲”手段


近來,“雲賞花”“雲賞櫻”等刷滿朋友圈,讓大家足不出戶就能欣賞大好春光,是時下最風雅的“踏青”之選。而使用這一形式的先行者中,就有上海辰山植物園。“雲賞花”系列活動是辰山植物園積極開展線上科普活動的一個縮影。從2011年開始,辰山植物園就通過微博、微信、中英文網站以及抖音、B站等平臺開展科普宣傳,致力於打造線上的“綠色博物館”。目前,辰山植物園官方微博粉絲近54萬,微信粉絲20萬,逐步成長為國內粉絲數和閱讀量最多的植物科普平臺之一。上海辰山植物園園長鬍永紅說:“我們圍繞網友關心的植物相關話題,充分利用網絡工具達到科普目的,網友是否身在植物園,都能感受到辰山植物園的品牌溫度。”在他看來,線上科普同樣要堅持“內容為王”,體現植物園的專業性和權威性;要尊重原創,並且運用VR、視頻、航拍直播等各種手段為科普注入活力;要充分考慮藝術性,提升傳播內容的品位;要進行多平臺科普,最大化提高傳播效果。


自2月11日起,通過抖音、微博等平臺推出“雲賞花”系列科普視頻直播,由植物園工程師、博士、植物達人帶領大家一邊賞花,一邊瞭解植物知識。短短半個月,以“科普遊園”為主題的“雲賞花”已推出13期,引起了公眾、央媒及地方媒體的高度關注。2月25日,新華社記者到辰山採訪和拍攝,視頻上傳後,新華網、澎湃、人民網微博平臺紛紛轉發,短短數個小時,僅新華網微博視頻播放量就達685萬人次,“上海的櫻花開了”微博閱讀量更是達到3.2億人次,一度上了微博熱搜排名第六位。3月3日起,辰山植物園推出“雲賞花”2.0版本——“植物死不了”系列,專注於家庭養花,相關微博收穫1500多萬閱讀量。為了讓“雲賞花”體驗更加豐富多元,辰山植物園還將一場迷你音樂會搬到了櫻花大道上,將“雲賞花”與“雲聆聽”合二為一,營造出別樣浪漫。3月28日,他們又通過官方微博開啟了“雲賞花”3.0版本——航拍直播,同時1.3萬人在線觀看櫻花美景。


現在春意日盛,雖然各地的公園景區大多恢復開放了,但是因為限流的原因總有些錯過花季的遺憾。由南向北,櫻花綻放,武漢大學的櫻花正在盛開,學校官微的櫻花視頻瀏覽量達到了300多萬人次。上海崇明即將舉辦第十屆花博會,今年的倒計時活動已在網絡上推出。之後,還會有油菜花、桃花等等的,在這個特別的春天,會讓大家記住雲中的美麗。還有不少春季的花事活動移步網上。比如,山東菏澤、河南洛陽牡丹花會,都已確定將通過豐富的網絡活動來開展。這些都成為傳播花卉知識,普及花卉文化的好時機。


5G時代 雲課堂讓知識變成價值 | 《中國花卉園藝》2020年7期專題

▲上海辰山植物園“雲賞花”直播活動


融合發展是未來趨勢


疫情雖然是一場災難,但對於線上培訓來說,卻是一次史無前例的推進。

郭蔚預計,疫情過後,國內的花藝教育機構都將加大在線上教育板塊的投入,大眾將享受到更加豐富、高品質的線上內容。鄭既楓卻說得保守,“面對面的互動交流,會增加人際關係。疫情後,線上培訓的熱度會降低,慢慢下降到平穩期而後逐步上升”。在線培訓打破了距離的間隔,成本低,但也有不足,對造園來說,“實戰”和“互動”是線下的優勢。


張本聰認為,下一個15年花卉租擺將從無序競爭階段逐步走向成熟期,品牌化和專業化是大勢所趨。他的在線課程推出不到1個月時間,就吸引了800多名從業者付費學習。4月初才開講的“租擺盆栽養護技術線上培訓”系列課程,499元8節課,報名人數已達數百人。“以往同樣課程線下學費要980元,吃、住、行費用還要自理。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能讓更多從業者專業起來,租擺行業能健康有序發展。”張本聰說。


樑子在抖音的免費公益花藝課目前已播出40多次。他每天最少直播2個小時,留下了大量粉絲。樑子說,疫情過後大家將會迴歸正常的生活狀態,自己仍會堅持分享優秀的理念與設計,也會對直播頻率與分享內容做出一些調整。勞選亦認為,通過線上培訓傳播知識是大趨勢。做好線上培訓要有核心點和內容,但線上培訓能否變現最終取決於內容精準度和觀眾的受益程度。粉絲量不是賺錢的決定因素,高粉絲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賺錢的概率,但並不成正比。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才能在信息時代立於不敗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