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雪龍2”號出征南極,上市才三年,瑞特“委身”浙江省國資委


助“雪龍2”號出征南極,上市才三年,瑞特“委身”浙江省國資委

上市剛滿三年,常熟民企上市公司“瑞特股份”卻“委身”浙江省國資委,是“背靠大樹底下好乘涼”,還是不得已而為之?

瑞特股份創辦於1993年,主要產品包括船舶配電系統及船舶機艙自動化系統等,去年10月“雪龍2”號出征南極,其智能化設計創新這個亮點,就是由常熟瑞特電氣為主研製的。


助“雪龍2”號出征南極,上市才三年,瑞特“委身”浙江省國資委

瑞特電氣為什麼會“委身”浙江省國資委?


助“雪龍2”號出征南極,上市才三年,瑞特“委身”浙江省國資委

瑞特股份參加第20屆中國國際海事會展


4月16日晚,在創業板上市剛滿三年的常熟民企上市公司“瑞特股份”發佈權益變動報告書。

“浙江二輕”擬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受讓龔瑞良持有的瑞特股份16.96%股權和蘇州瑞特持有的瑞特股份12.41%股權,本次收購完成後,浙江二輕將成為瑞特股份的控股股東。同時,為了讓浙江二輕獲得瑞特股份控制權,龔瑞良承諾將放棄股東表決權。

本次股份轉讓前,瑞特股份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龔瑞良持有公司1.17億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38.77%;公司第二大股東蘇州瑞特持有公司3758.40萬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12.41%;另外,龔瑞良又持有蘇州瑞特99%股份。

本次股份轉讓後,龔瑞良持股比例將降至21.81%,浙江二輕持股瑞特股份比例增至29.37%,蘇州瑞特則不再持股瑞特股份。


助“雪龍2”號出征南極,上市才三年,瑞特“委身”浙江省國資委

2017年1月,瑞特股份上市


瑞特股份此次控股權易主,距離其在創業板上市剛滿三年。

2017年1月25日上午,常熟瑞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瑞特股份 證券代碼:300600)在深交所隆重舉行創業板掛牌上市敲鐘儀式。

瑞特股份創辦於1993年,是專門從事船舶及海洋工程電氣、自動化系統及其系統集成的研發、生產、銷售及綜合技術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產品包括船舶配電系統及船舶機艙自動化系統等。

值得注意的是,瑞特股份是本土企業中少數具有自主創新能力,並獲得大型船舶製造企業、知名船舶設計院,以及國家海洋局、中國海事局、中國漁政、航道局等政府部門及機構等下游客戶普遍認可的船舶電氣與自動化系統專業供應商。公司的整體實力在船舶電氣、自動化系統等相關船舶配套設備生產領域中,尤其是在國防軍用領域中處於領先地位。此外,公司產品在軍民兩類市場均具有較強競爭力,軍用及民用產品規模均較大,具有軍民產業技術融合、優勢互補的特點。

從下游市場來看,軍用船舶、公務船舶、海工船舶是瑞特股份產品的主流市場。此外,三大主流船型市場(散貨船、集裝箱船及油船)也在瑞特股份下游市場中佔有一定的比重。

2019年10月,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隊暨“雪龍2”號從深圳起航,本次考察,我國首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考船“雪龍2”號和“雪龍1”號”一起“雙龍探極”。

“雪龍2”號是全球第一艘獲得智能船舶入級符號的極地科考破冰船,入級符號為i-ship(Hm,M),其亮點在於智能化設計創新,比如擁有智能機艙、智能應急疏散指示系統等,而這些智能亮點由常熟瑞特股份為主研製的。


助“雪龍2”號出征南極,上市才三年,瑞特“委身”浙江省國資委

浙江二輕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虞嶽明


回頭再說“浙江二輕”。浙江省二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歷經浙江省第二輕工業局、第二輕工業廳、二輕工業總公司、二輕集團公司等多次演變,經省政府批准,於2019年8月由浙江省手工業合作社聯合社出資成立,真正成為產權清晰、管理規範的市場經營主體。

近年來,“浙江二輕”致力於走高質量發展道路,在設備製造、聯社資本運營、貿易和專項服務業方面做專做優,年均淨資產收益率達10%以上。

目前,集團下屬浙江省工藝品進出口、浙江省皮塑、申達股份、浙江省二輕商業、浙江廣傑投資管理、浙江省藝創投資、浙江省藝創文旅、浙江省工藝美術研究院等控股企業,參股浙商創投股份、匯孚集團、華江科技、杭州松下馬達等企業。

數據顯示,浙江二輕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86.49億元,淨利潤1.58億元。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浙江二輕不設股東會,並由浙江省國資委根據浙江省人民政府授權代為監管公司資產,其董事會對浙江省國資委負責,浙江二輕的實際控制人,即為浙江省國資委。

換句話說,本次股份轉讓後,瑞特股份將歸於浙江省國資委麾下,這家常熟民企上市公司也將變為國資控股屬性。


助“雪龍2”號出征南極,上市才三年,瑞特“委身”浙江省國資委


近年來,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四大建設”、“八大萬億產業”和“文化強省”建設等重大決策部署,作為省屬國資企業背景的“浙江二輕”,將瑞特股份這家專門從事船舶及海洋工程電氣、自動化系統及其系統集成的研發、生產、銷售及綜合技術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收歸進來,無疑將壯大集團旗下的製造業板塊。

今年4月,浙江省國資委總會計師董正泉到二輕集團指導工作時指出,要突出新的發展主業和努力方向。緊緊圍繞本省重大戰略,選準突破點,穩步佈局新產業,適度進行擴張,進一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顯然,浙江二輕這次受讓股權並獲得瑞特股份控制權,和省國資委總會計師董正泉上述“指導工作意見”的著眼點是一致的。

本次公告之前,瑞特股份發佈的019年度業績快報顯示,瑞特股份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8525萬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1.30%。

當下受疫情影響,和船舶製造相關企業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尤其是全球疫情尚未收斂,經濟一時難以回到常軌,和經濟脈動緊密相關的船舶製造行業更是遭受了重創。“委身”堅實後盾的“浙江二輕”,對於瑞特股份應對各種困難,規避各種可能存在的風險及挑戰,也是有好處的。


助“雪龍2”號出征南極,上市才三年,瑞特“委身”浙江省國資委

靠技術吃飯的瑞特,董事長龔瑞良曾獲海軍科技進步三等獎


助“雪龍2”號出征南極,上市才三年,瑞特“委身”浙江省國資委

瑞特股份董事長龔瑞良


過去的2019年,苦練內功的瑞特股份,取得了不錯的業績。一份“成績單”是民用船舶中壓市場在去年找到突破,打破了國外知名企業的行業壟斷。另一份成績單是“雪龍2”號正式交付一年後獲得中國船級社頒發i-Ship M智能機艙標識,成為首艘獲得智能機艙標識的電推船舶、首艘獲得智能機艙標識的破冰船。

也是這一年,瑞特股份憑藉高科技、創新“鋼琴式”船舶駕控臺,一舉摘得2019iF設計大獎。德國9iF設計獎,享有全球工業設計界“奧斯卡”之稱,自設立以來,迄今已有66年的歷史。

其實,從瑞特股份掌舵人、董事長龔瑞良獲得的那些獎狀、獎項來看,足可看出瑞特是靠技術“吃飯”的,其核心競爭力在於科技創新。

長期從事船舶配套電器的研製生產的龔瑞良,主持研發了某導航不間斷電源、某艦船自動補償電力穩壓裝置、某艦船輔鍋爐監控裝置,曾獲得海軍科技進步三等獎;他曾參與研製綜合登陸艦安全保障系統、艦艇直流低壓網絡自動化管理系統,並獲得綜合登陸艦安全保障系統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


此外,龔瑞良是多項發明專利及實用新型專利的發明人,也是多項授權外觀設計專利的設計人,2012年被評為江蘇省科技型企業家。


助“雪龍2”號出征南極,上市才三年,瑞特“委身”浙江省國資委

龔瑞良(右)在母校常熟理工學院


出乎眾多人意料之外,龔瑞良並非從名校走出來的,他的母校是常熟理工學院,也就是以前的常熟職業大學。

龔瑞良是原常熟職業大學電子專業87屆畢業生,大專學歷。

龔瑞良,生於1965年,大專畢業後,被分配到常熟市電子研究所從事研發工作。期間,他曾與中國礦業大學聯合開發了“煤礦環境監測系統”,在山西大同煤礦試用,並通過了用戶方鑑定。

1989年,龔瑞良擔任常熟市電子儀器廠研究所主任兼任電子儀器廠試驗車間主任,從事海軍艦船電氣自動化產品研究與開發,主持開發的一個項目於1992年獲得了“江蘇科學技術進步”獎;他參與常熟市電子電器設備廠的一個研發項目,獲得軍隊技術項目三等獎。

1993年,龔瑞良創建常熟瑞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之前身——常熟市東海電子儀器廠。創辦之初,僅有5名員工,當年產值也僅有30萬元。


助“雪龍2”號出征南極,上市才三年,瑞特“委身”浙江省國資委

常熟瑞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龔瑞良(左1)


2017年1月25日,瑞特股份正式登陸深交所創業板上市。

27年以來,瑞特股份幾次更名、幾經遷址。1995年,公司更名為“常熟瑞特電器”,遷址一期常熟長江路工業園;到2008年,又遷址二期蘇州路工業園,也就是虞山高新技術園,那年產值突破1億元。

2012年,公司整體改制並更名為“常熟瑞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到2015年遷址三期青島路工業園,當時年產值已達3.8億元。上市後,瑞特科創中心於2018年在虞山高新區柳州路98號正式揭牌。

目前,瑞特股份旗下擁有江蘇省重點企業研發機構——江蘇省可靠智能化船舶配用電設備工程技術研發中心。

受益於我國海軍裝備持續發展,未來瑞特股份軍民兩端業績有望持續上行;不過,疫情下,今年業績或受民船復甦及民船配套自主化政策推進低於預期之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